<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报告

 <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许军平
课题组主要成员:尹柏青、张三平、刘长林、王以平、李本林 肖远强、杨晚云、袁宇文、王立新

摘要:本项实验研究报告拟从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实践层面上就以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创造技法的教学训练为手段,以组织竞赛活动为契机的创造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报告。
    
2002年至2004年,全县四十余所中小学校的师生参加该课题的研究、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对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认识,总结出了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般规律。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组就农村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办法进行了探索。
通过几年大面积实验,各实验学校在课题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科技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该县学生的科技创新大赛成绩由原来处于邵阳市中下水平,而跃居全省、乃至全国先进县、市行列。

关键词:科技活动    创造能力

                                       
        

    
为了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彻底改变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水平落后的面貌,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了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200010月被批准为湖南省十五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20029月,又被确定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通过五年的研究与实践,该课题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是:构建了农村中小学以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创造技法的教学训练为手段,以组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模式。汇集了大量来自教学实践的第一手材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了农村中小学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依据、途径和操作方式。实验学校学生的创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五年来,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获教育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和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共36项,我县也获得省级大赛和全国大赛的优秀组织奖5次,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同时,课题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对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教师创造教育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课题组整理了实验教师论文集3本,为深化该课题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省、市专家和领导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对丰富创造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本价值,在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和学生参加实践方面摸索出来的组织方式具有示范作用。
1
、问题的提出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1条明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条也明确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7条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两个《决定》精神是本课题的时代要求,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
1-2
、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致力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和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成为世界性共同趋势和各国的主要目标。特别在美国,一直十分重视启迪人们的创造精神,通过创造教学达到培养和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目的。
1950
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吉尔福特发表了《教育忽视了培养人的创造力》的著名演讲,指出人的创造性不能用知识教育代替,成为创造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开创者之一。至今以来,在美国从幼儿到成年都有一个开展创造教育以开发创造力的系统,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几乎同时受到三种以上的发明创造教育计划的覆盖。德国、法国、瑞典等也十分重视青少年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亚洲,日本自80年代以后,中小学普遍开设了创造学课程和创造性教学模式实践。
1-3
80年代初,我国的创造教育首先是在部分高等学校起步。进而许多地区的中小学也开始了实验工作,并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如北京市以161中学为代表,对初、高中生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同步增长进行实验研究;天津市对学科渗透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造个性培养进行实验研究;上海市以和田路小学为代表,对运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进行实验研究;成都市以11中学为代表,对转换办学模式,成立科技发明学校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行实验研究;重庆市以重庆长寿发明学校为代表对开设科技创造发明课,训练学生发明技能技巧,进行科技发明实验研究;我省以长沙市九中、株州市二中为代表,利用学校活动课,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研究等等。
全国部分中小学校进行创造力开发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课题提出的实验研究基础。
1-4
、我县的中小学科技活动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全省开展科技活动竞赛从1981年至2000年,有20年了,我县没有获过一项一等奖,更没有参加过任何全国性大赛。为了找到让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摆脱落后的途径,逼着我们只有去学习和研究。这也是我县教育现状的迫切需要。
总之,我县提出在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中进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实验研究课题,是在认真学习、落实两个《决定》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借鉴当代世界各国实施创造教育研究和实验的成果,学习和吸收了国内各种实验探索中取得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提出的。目的就是要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推动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培养农村创造型人才。
2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2.1
、课题的界定
2.1.1
、关于创造教育,我们认为,创造教育是指以克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创造学原理为指导,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教学与训练过程,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坚定创造志向、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初步掌握创造性发现、发明的创造技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简单地说,创造教育即开发创造力的教育。
2.1.2
、关于科创教育,我们把以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教育实践,简称为科创教育。它是创造教育的一种形式,它的教育方式是寓创造教育于科技活动之中;它的教育队伍是以科技辅导员教师为骨干;它的评价、检测手段是以各种形式的科学探索和实践成果来主要表现,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创造性成果。
2.1.3
、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三个基本方面:
2.1.3.1
、创造性个性及相关心理品质培养。个性是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在培养创造个性中我们把精神作为主要目标,其具体操作定义是在科技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意识、创造动机、创造意志、创造情感和创造个性相关的心理品质,包括好奇心和探究欲、独立性与自主性、敢于怀疑和富于冒险的品质。
2.1.3.2
、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旨在通过科技活动初步掌握创造思维方法,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具体操作定义为思维的流畅性和广阔性、思维的求异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精细性。
2.1.3.3
、创造技法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创造能力即在创造活动中的实践能力,或完成创造任务的技能和技法。由其在实践中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完成创造性作品的相应技能和技法而逐渐形成。
上述基本概念定义中,我们把科创教育(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实践)作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实践中认真操作,把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三个基本方面作为实践效果,力求认真观测。
2.2
、实验的基本假说
依据创造学的基本原理和创造性人才的心理特征,面向农村学生,实施以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创造技法的教学训练为手段,以组织竞赛活动为契机的教育模式,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像培养体育运动员一样,大面积培养小小发明家小小科学家
2.3
、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2.3.1
、学习借鉴阶段(2000.4—2000.9
学习国内外有关科技活动与创造教育的论著,寻求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3.2
、探索实践阶段(2000.10—2001.8
选定实验学校,按照假设的实验方案,进行第一轮实验,探索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内容、最佳形式、途径或方法。
2.3.3
、筛选创新阶段(2001.9—2002.12
在第二轮实验中,理清并完善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科创教育的评价方法。撰写研究论文。
2.3.4
、理论构建阶段(2002.12—2003.12
系统总结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完成《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步研究》的阶段研究报告。
2.3.5
、推广发展阶段(2003.12—
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模式及组织、评价方式,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在全县中小学校予以实施,并向其它学科正迁移。
2.4
、主要工作
2.4.1
、在市教科所的直接指导下,充分酝酿和制定了实验方案和工作计划,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市教科所所长和县教育局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由课题负责人许军平任组长。
2.4.2
、向省市申报课题立项。
由市教科所组织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论证,上报省里,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和湖南省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得到了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和省教科院基教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2.4.3
、教师培训。
课题组多次组织实验教师走出本县,赴北京、天津、郑州、长沙、株州、隆回向专家请教、参观展览、听学术报告,让实验教师了解全国的教育形势,提高对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认识。
课题组在200012月、200110月、2002年元月先后举办了三次培训班,就如何辅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如何辅导学生发明创造、如何开展教育实验等进行了专题培训,并请省、市专家来县做了专题讲座。
2.4.4
、办课题简报。
为了指导大范围的中小学校开展课题实践,由课题组办了工作简报,取名为《洞口科创教育简报》,共印发了13期。加强了对实验学校的理论指导、信息指导,对学校科技活动起到了导向、督促作用。
2.4.5
、举办了二次研讨会
2001
9月和2003年元月先后举办了两次科创教育研讨会,总结经验、交流作法、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并收集了两本论文专辑。
2.4.6
、表彰了一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2001
12月、200312月、200412月共表彰了27个(次)先进单位和73人(次)先进个人。
2.4.7
、以洞口县为现场,召开了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会议。
20021224~26
日,当年的第一场大雪,迎来了邵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以我县为现场召开,听取了我县的实验研究工作汇报,参观了洞口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览,听了一节创造技法汇报课。我县的做法得到了市政府副市长李兰君及到会专家和省、市、县领导、各县代表的充分肯定。
2.4.8
、总结经验,示范推广。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由第一轮确定的24所中小学校,在第二轮扩展到42所。不断总结经验,也让更多学校在课题研究中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2.4.9
、结题鉴定。
2004
11月,在湖南省教科院进行了专家鉴定。省创造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教授肖云龙、省教科院副院长黄宜锋、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李正坤、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李倡平、易志勇、省教科院基教所周振铎等同志到会,并在结题鉴定中给予了评价。
3
、成效和反响
3.1
、形成了系统的具体的行政规定。
首先是认识问题。课题负责人许军平撰写的《谈创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的论文,从马恩列斯毛的著作中,从江泽民的讲话中,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论述了创造教育、科技创新是当今教育的特殊使命,引起强烈反响。
接着,许军平撰写的又一篇论文《浅谈营造创造教育的教育环境》,引起了领导的重视。
在开题大会上,县教育局局长亲自做开题报告,并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生科技活动的行政规定。
2000
2月,把本课题的研究列入县教育局十五教育科研主要内容(见附一P29
2001
2月,出台了《洞口县青少年科技活动奖励办法》(见附一P33),在高考加分的基础上,增加了初中升高中的加分规定。
2001
3月,出台了《洞口县中小学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见附一P36)把学杂费中的科技活动费真正用到科技活动中来。
2003
4月,出台了《洞口县教育科研奖励暂行办法》,首次明确对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教师予以重奖。(见附一P40
2003
2月,县教育局在《关于下达2003年度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通知》中,首次把学生科技活动列入考核内容。(见附一P45~P46
各学区、学校在教育局规定的基础上,相应出台了各单位的教师考核和奖励细则。
3.2
、形成了三线配合的组织体系。
首先是行政管理线:县教育局普教股——学区业务专干——各中小学教导主任——班主任
其次是业务指导线:县教研室科技活动辅导员——学区科技活动辅导员——各中小学科技活动教研组——科技活动教师
再是社会协作线:
县科学技术协会——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教育局)
其他专业技术学会
——
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学校)——骨干会员 (教师)——学生重点科研项目——学生重点科研项目。
全县的科技活动业务全权由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承担。一方面保证了该项工作的管理力量,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县教育局普教股的工作。由于中小学科技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是很高,当遇有重大技术难题时,向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报告,然后由县辅协向县科协请求协作,县科协再组织有关专业技术学会的专家下学校给学生具体指导。有些项目还得到了省、市科协的大力支持。
3.3
、确立了中小学科技活动的课程地位。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们把科技活动列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是一门超载学科界限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题组负责人许军平撰写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一文做了专门论述。
在实践中,我们明确了科技活动的课时,每周一节,作为学生必修课,定师资、定计划、定内容。
明确了校外活动形式。各中小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保证必要学时,由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设学生科技创造活动室。在全体学生参加校外创造活动的基础上,组成跨年级的创造活动小组。
3.4
、找到了激活农村中小学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突破口。
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的关键是活动内容。以创造技法的教学训练为手段,是调动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适合少年儿童的教学训练方法。
在创造技法的教学和训练中,我们自编了《创造发明辅导》第一册,作为校本教材在试用中深受师生欢迎。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五种教学基本方法:                           3.4.1讲解法。教师应用启发式讲授和解释有关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
3.4.2
、讨论法。教师和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各自发表见解,对独特见解或被认为错误的见解、观点,不急于判断,并鼓励提出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3.4.3
、阅读指导法。教师先阅读教材,对学生提出提示,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质疑、自己归纳总法。
3.4.4
、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实例,师生共同讨论;或由教师讲一个实例(或一项创造成果)的创造过程、价值和普遍意义。
3.4.5
、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教师设置一定情景,提出课题和条件,让学生思考,寻找解决办法或开展创造实践。
我们组织了三次创造技法教学的观摩活动,有效地推动了科技活动中的创造技法教学。
该类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了其它学科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改革。木瓜中学彭涛老师是第一次担任创造技法观摩课教学的主讲教师,后来,她运用此类教学法参加物理教学比武,让学生边学知识边创造,获县、市特等奖,省二等奖。
3.5
、以组织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契机,解决评价学生创造力发展状况的难题。
为了解决评价学生创造力发展状况的难题,我们借以每年一度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组织全县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大赛。各中小学校在大赛前夕,都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例如举办科技活动月或科技活动节等活动,每年举行一次,普及创造学知识,展览学生创造作品,进行创造性竞赛活动。同时,搞好宣传和环境建设,形成学校内勇于创造、鼓励创造的心理环境,就好象学校体育运动会一样,形成群众性科技创新热潮。这样,在人人参与的前提下,做好学生创造力发展状况的考查和评价。
3.5.1
、考查与评价的内容
综合考查和评价:即综合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包括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水平和创造性个性品质。
创造作品考查与评价:即考查学生技术发明与创造作品、科学实践活动的实验论文,发挥科学想象的科幻绘画作品。主要标准是首创、新颖、实用性水平。
3.5.2
、考查与评价方法
观察法:教师结合平时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发展。
自评与他评法: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
作品评选法:依据作品的首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作品进行评价。
3.5.3
、考查与评价结果的处理
3.5.3.1
、对科创教育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价;
3.5.3.2
、对学生创造力发展进行指导与激励;
3.5.3.3
、发现创造性优秀人才苗子。
这样,由科技教师评语和科技作品等级共同构成了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状况的模糊评价方式,这种方式与对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评价相似。
3.6
、提高了教师对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认识,为深化创造教育积累了经验。
近五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使教师们加深了对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认识。无论是参加课题研究的专业人员,还是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在课题研究中勤于思考和总结,撰写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和经验文章。在湖南省科技教育协会2001200220032004连续四年的年会上,我县有31名教师的论文获奖,是全省获奖论文最多的县(市)。课题研究组组长许军平撰写的《谈创造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获中央教科所基教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二等奖;《浅论营造创造教育的教育环境》获全国第四届理科考试与命题改革研讨会一等奖;《论科技辅导员的创造性素质》在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2001年年会上获一等奖;《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的探讨》在全国第十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获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并在《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12期发表;《浅论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在全国第九届中学物理教学研讨会获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八期发表,获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第十一届论文评比二等奖,并被中国发明协会创造力开发工作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主办的《创造力研究开发》第62期刊载。
3.7
、学生的创造力有了显著发展。
五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使学生从小就受到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并为学生展示创造才华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3.7.1
、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刷新我县、我省最好纪录,共获全国大赛奖18项,省级大赛奖18项(详见附七表二、表三获奖目录及附件五《学生科技活动县以上获奖成果汇编》)。
2001
年是我县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二年,参赛学生首战告捷。洞口镇木瓜中学学生林治国、刘翠云、米彪在科技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胆实验,创造了种植草莓新技术,被省教育厅、科技厅、省科协推荐,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获三等奖,得奖金二万三千元,是当年我省学生获奖最高的,创下了全省学生获奖金的最多纪录,极大地鼓舞了全县师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士气。
2002
年黄桥镇中学学生谢少阳创新的试用稻草浸液进行无土栽培的实验成果,断在郑州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之后,又在北京获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二等奖,奖金五万元,也是我省学生获奖级别最高的,再一次刷新全省学生获奖金的最多纪录(至今全省还没有打破或持平该记录的)。由农村学校两次改写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生获奖金的最高记录,更加坚定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增加锻炼机会,我们还组织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全国首届中小学科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和由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少工委主办的第二届、三届、四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的比赛,均取得优秀成绩。
3.7.2
、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普遍得到社会认可,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花古中学胡茹婷同学的用奶粉、豆粉混合饲养蜜蜂,提高其早春繁殖率的实验研究,解决了早春蜜蜂繁殖率低,蜂蜜产量低的难题,为蜂农早春增产、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该项目通过县科协、县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在我县推广。预测全县每年为农民增收上百万元(详见附件五,学生科技活动县以上获奖成果汇编<>P25《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竹山小学学生在剩饭酿酒实验中总结出的新方法已被校办酿酒坊采用,给学校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
高沙镇太平中学学生发明的废塑料熔化器,已正式投入使用。
高沙镇柳林完小、醪田镇中学学生在环境科学实践中提出治理噪声污染的方案得到了镇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已被采纳。
3.7.3
、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得以形成
通过科技活动对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品质得以形成,改变了以往老师教什么,学生想什么的状况。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发展,乐于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勇于迎接困难的挑战,敢于探索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大胆地想象。山门镇中学学生提出了双袋瓜子包装的设想,竹山小学学生提出了班级雨伞甩干器、大水中学学生发明了安全方便领带,洞口二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大胆进行了菠菜烧豆腐的实验等。
洞口中学尹倩同学在野外探索过程中,采集到一种类似燕子的石头,她由好奇,感兴趣,而开始了我县有史以来的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2003515的《科技导报》以《燕子石从泥土里起来!》为题,做了长篇通讯报道(详见附六P1)。                                             这些都是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大胆创造的表现。

3.7.4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绩相应提高
    
通过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了、开阔了,学习知识、解决问题需求强烈了,学习方法科学了,积极性普遍提高,这些都促进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打消了参加科技活动,对文化学习有负面影响的疑虑。
木瓜中学是洞口镇一所农村乡镇的分部中学,自开展创造教育实践以来,教师的积极性很高,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积极参与组织各种活动,在2001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该校班班都有科研项目,每位教师都有辅导项目,并取得显著成绩,获得国家、省、市、县奖励。在学生创造力得到迅速开发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远远超出同类学校,这年初中毕业会考,省重点中学的洞口一中初中部达到一中高中录取线的只有26人,而木瓜中学的学生达到一中录取线的也有18人,及格率、优秀率都接近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黄桥镇中学谢少阳同学在科创活动中获得全国大赛二等奖,初中升高中的考试成绩进入全县前200名,以812分的好成绩考入省重点中学——洞口一中。
3.8
、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
各参加研究实践学校的干部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教学目标上由培养记忆、模仿、再现型人才转向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要激励思维,不是简单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教会如何去发现真理,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思考。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局限于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注重创设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形成与发展的氛围。在课题学校中有32所成为县文明示范学校,占课题学校的75%.
黄桥镇金田中学是我县边远中学之一,该校在科技活动中连续两年获得第二届、第三届宋庆龄少儿发明奖,该校教导主任张治新也是我县科创研究的积极分子,他们把科创教育的理念及方法迁移到语文教学中,提出了中学语文读写、创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非常显著。2003年初中毕业会考,该校的语文人平分超县人平分10.3分,跃居全县前五名。
3.9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2001
20022003,连续三年我县获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2003
2004年,连续二年我县获全国宋庆龄少儿发明奖活动优秀组织奖。
有林治国同学、谢少阳同学、刘长林副局长、许军平教师、邓光明教师、王伟教师、梁自友教师、刘兴柱教师等八位师生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
    
课题负责人许军平于20022003年连续两年出席中国科协年会,被评为2001——2002年度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工作者。被吸收为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技术创造发明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2
1224——26日,邵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
2003
年元月,《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步研究》获邵阳市第四次基础教育教研教改成果评奖一等奖。
2003
12月,《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初步研究》获湖南省200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上述研究成果在创造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科技导报》、《邵阳日报》、《洞口报》多次报道,对深入搞好我县的科创教育发挥了重要舆论导向作用。中国发明协会创造力开发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创造力研究开发》第55期、第58期、第62期做了介绍(详见附六:新闻报道剪辑)。
4
、体会与展望
4.1
、深化课题的理论研究,完善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体系。
   
科创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是同社会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创教育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在深入领会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在更新教育观念的驱动下,借鉴前人的经验,通过探索实践形成的一个新的教学体系。由于本课题属探究型,研究时间不长,虽然初步构建了理论框架,但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还需要在继续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矫正和完善,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断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特别是对科创教育的教育原则、途径,创造能力的测试评价,以及学生思维品质的个体差异、个案分析与对策,科创教育对日后成才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更要加大力度,以臻完善。
4.2
、充分发挥教研成果的社会效益
我们从事教育科研,是为了用教育科研成果来指导教育创新,用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经验再指导教学实践,使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认为,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课题的成功之处是找到了在科技教育及其活动中主动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破口,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实施素质教育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围绕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开发创造力正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驱动力。如何发挥现有成果的社会效益将面临新的挑战。这个成果有必要在更大范围推广,并逐步向其他学科迁移。
4.3
、推广研究成果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与全面贯彻实施,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内驱力仍存在着顽固的现实根源和市场,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任重而道远,必须争取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回顾五年来的教研实践,我们取得的成果中倾注了各级领导的多方关心和热情支持,我们深刻体会到领导的重视是深化教改的关键。教育改革,自始至终要靠教师去落实,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当前教育和未来教育最强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师资培训。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在观念、知识、能力方面的同步发展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是促使教改成功的社会基础。因此,要让全社会懂得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知道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景焕·创造教育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
[2]
赵承福·对创造教育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2002[6]
[3]
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总课组·科技教育创新——在行动中[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5
[5]
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编·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国内外创造教育研究综论·2000.5
[6]
马抗美,翟立原·全球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创造力——有关理论研究与教育实验的综述·[J]·广东:青少年科技活动通讯,[75]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