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研究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
科 研 课 题 申 报 书
课 题 名 称 学案导学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谢丽、孙全军
课题所在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1年6月
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制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学案导学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研究 | ||||||||||||||||||||
课题单位 |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电子信箱 |
sunquanjun29@163.com |
邮编 |
2 | ||||||||||||||||||
负 责 人 概 况 |
组 长 |
姓名 |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79.7 |
政治面貌 |
群众 | ||||||||||||
职务 |
教研组长 |
职称 |
中一 |
最高学历 |
本科 |
学科专业 |
思品 | ||||||||||||||
办公电话 |
67607288 |
手机 |
13914985491 |
宅电 |
| ||||||||||||||||
主 持 人 |
姓名 |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73.5 |
政治面貌 |
群众 | |||||||||||||
职务 |
教师 |
职称 |
中高 |
最高学历 |
硕士 |
学科专业 |
| ||||||||||||||
办公电话 |
67607288 |
手机 |
18936097359 |
宅电 |
| ||||||||||||||||
课 题 组 主 要 参 加 人 员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学历 |
专长 |
工 作 单 位 | ||||||||||||||
宋大男 |
男 |
1964.3 |
中高 |
本科 |
学科教学 |
苏州工业园区教研室 | |||||||||||||||
|
男 |
1972.6 |
中高 |
本科 |
学科教学 |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
女 |
1973.5 |
中高 |
硕士 |
学科教学 |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
女 |
1974.7 |
中高 |
本科 |
学科教学 |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
女 |
1981.11 |
中二 |
本科 |
学科教学 |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
男 |
1973.7 |
中一 |
本科 |
学科教学 |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
男 |
1977.7 |
中一 |
本科 |
学科教学 |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
男 |
1979.7 |
中一 |
本科 |
学科教学 |
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主要成果 |
| ||||||||||||||||||||
经费来源及数额 |
| ||||||||||||||||||||
预期完成时间 |
| ||||||||||||||||||||
申报途径(市、县学会或专委会名称) |
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思想政治专业委员会 | ||||||||||||||||||||
二、课题论证
1、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
理论价值论证: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导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 3.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巴班斯基指出,“最优的”,就是“从一定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教学、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而师生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的时间又不超过学校卫生学所规定的标准。 4.《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自主学习既涉及学习内容,也涉及学习方法。 实践价值论证: 1.研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尝试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优化组合,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最大优化,切实增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研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研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指导上,走近学生,指导学法,让自主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这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技能与水平。 |
2、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 “学案导学”的模式,形成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体系。探索与实践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与各种课型特征的学案设计与课堂基本操作,构建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探索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最大程度的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4)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和行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主要内容的论证: (1)通过以“学案导学”高效推进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解决分层教学过程中如何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调控的问题。 (2)通过以“学案导学”高效推进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解决如何使“教授化”的教学策略转变为基于学生学习策略培养的“学习化”教学策略。 (3)通过以“学案导学”高效推进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解决学案如何既体现整体教学目标,又符合学生个性差异,使学案具有针对性、动态发展性和可操作性,从而高效地引领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 (4)通过以“学案导学”高效推进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解决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问题,使评价既有全面性又体现特殊性、既有基础性又体现发展性,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 |
3、对课题实施过程设计和主要措施的论证: |
初定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重点工作是理论学习,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学案教学法的教学理论以及实验方案,对如何设计、编写和使用学案,建立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思考。 2.完成课题申报评审填写;撰写课题的初步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初步制定课题实施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具体研究任务,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和实验。 2.组织组内教师积极开设学案导学模式研究课,并外出学习兄弟学校经验。 3.进行关于“学案编写与应用”的经验交流活动和阶段小结。 4.开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学术沙龙,初步形成“以学案为载体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 5.召开中期成果汇报会。 第三阶段:深化总结阶段 1.评估本课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及时修改、完善研究内容,采取相应改进措施,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形成“以学案为载体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策略,加强实践,扩大研究成果。 2.将本校思想品德学科的学案整理、编辑成册。 3.撰写科研论文,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撰写结题报告。 4.在区内外学校推广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课题组加强课题研究指导工作,期初进行课题研究的专题培训,着重于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步骤等方面的指导。 2.学期初课题组组长制订本组课题研究计划,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本学期课题组活动计划和要求。围绕这一课题进行全员研究,使群体研究成为带动学校科研整体发展的新方向。 3.认真学习学校课题方案,搜索课题研究相关资料,增强研究意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实施研究,把课题研究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 4.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由该组教师在课题组织的协调下,定主题、定内容、定形式主持活动。课题组长收集整理一系列活动材料。 5.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着重分解课题,落实教师个人研究子项,进行课题研究专题学习;具体落实 “个人研究样本课”、研究活动,进行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6.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每学期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并积极组织教师投稿。 7.期末每位课题组成员写好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课题组长写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初步形成一套“学案导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8.做好课题的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课题组网管教师定时、及时更新、完善课题组网页,通过网页能充分展示课题组研究进展情况。 |
4、对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
1.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的论证 本课题成员将由区教研室政治教研员与校内政治教研组6位老师组成,其中6位教师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过去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有数十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重点期刊发表或省、市论文评选中获奖。多次开设市、区、校级公开课,主持、参与了多个省、市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是一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成员简介如下: 谢丽 孙全军老师,星港学校政治教研组长,苏州工业园区教坛新秀、教科研能手,毕业至今一直跨初二、三政治课教学,成绩优异,主编出版教学用书、教辅用书多册,在国家核心期刊和省重点期刊发表教学论文、设计数十篇,数十次应邀在市、区教研活动中开设观摩课,作经验交流。 孙玲老师,苏州市工业园区教学能手,多次在市、区范围内开设公开课,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周卓明老师,苏州市工业园区教学能手,多次在市、区范围内开设公开课,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陈俊超老师,苏州市区学科带头人,多次在市、区范围内开设公开课,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夏静老师,曾获苏州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在读教育硕士,多篇论文在各级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 2.科研保障条件的论证 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文献搜集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研究的整理,并且我校政治组已开展了近两年的学案导学的实践;而且,我校的 |
三、课题所在单位的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