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喷泉实验探讨"教学设计
“喷泉实验探讨”教学设计
龙山中学
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
(1) 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学习并掌握收集、调查、归纳信息的方法和报告讨论等方法.
(2) 学习"喷泉实验"形成原理,从而通过实验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进一步探讨其形成条件,实践中应用.
(3) 通过研究性学习,巩固书本所学知识.
2.能力方面
(1) 培养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在物理,数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品德方面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工作的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安排:
第一周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介绍
学习目标:
1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目的,意义.
2了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般步骤.
3了解本课程研究日程安排.
4确定学生课题小组的组成.
教学建议:
(1)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的.
(2)介绍研究性学习一般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验证假设----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自我评价.
(3)按照学生意向,每10----12人为一组推举课题组长.
第二周提出课题 确定研究准备工作
学习目标:
1观察"喷泉实验"现象,提出相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进行组内分工,确定研究工作.
3了解图书查阅和上网搜索的基本方法.
教学建议:
1向学生说明敢于提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定课题前,必须对课题有关住处资料有一定了解.
2教师分发"喷泉实验"资料,并作一些必要解释.然后由教师演示该实验,充分引起学生研究探讨该现象的举趣
3.同学讨论研究准备工作(如收集资料.研究内容)并进行组内分工.
4.介绍收集资料途径和方法.
5.向学生介绍图书查阅.上网搜索的基本方法.
第三周 资料汇总,讨论与课题研究意向
学习目标:
1. 学生对所获资料研究意向汇报.
2. 学生对其他同学汇报中思考进一步探究问题。
教学建议:
1. 各组轮流作汇报,根据本组所获资料讨论,提出子课题研究意向。
2. 引导同学讨论子题的可行性。
3. 实步确定研究意向。
第4周 子课题确定和开题报告
教学目标:
1. 研究课题的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
2. 使所有同学能积极参与探讨和子课题提示方案。
3. 指导学生确定和子课题的开题报告。
教学建议:
1.和子课题组依次展示本小组并进行讲解。
2.经全体讨论,教师点评,提出指导和改进意见,最后制订方案。
3.安排设置好开题现场,渲染气氛,制造氛围。
4. 参与子课题:
① 实验原理讨论(增压.减压.增减压)
② "喷泉实验"(课本)成败原因及相就改进措施。
③ "喷泉"现象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④ CO2气体喷泉实验最佳方案
⑤ 空气喷泉实验
⑥ 气体形成喷泉现象的因素(玻管长.气体溶解)
第五――八周研究阶段
学习目标:
(1) 学会制作"三表",座谈表.问卷调查表.抽样调查表
(2) 学会发现问题.并由此设计操作实验。
(3) 学会记录和整理各种数据
(4) 学会筛选,使用所收集的资料
教学建议:
1. 指导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提出假设验证。
2. 指导进行数据记录和整理
3. 指导学生分析已获得信息.讨论实验可行性,科学性并得出结论。
4. 组织小组相互交流.互通信息.互补资料.互相促进。
5. 加强对学生研究进程的监督和管理
第八―――十周课题结题
学习目标:
(1) 学会撰写结题报告.加强学生撰写结题报告规范意识和科学态度
(2) 培养学生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意识
教学建议:
(1) 检查各小组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真实
(2) 监督并指导学生将资料分类整理
明确结题程序:
(1) 小组讨论
A.确定结题报告的框架
B.反思课题。提出课题发展的设想
(2) 拟定课题报告
(3) 指导教师审议
(4) 修订结题报告
第十一周 总结,反思与评价
学习目标:
1. 小组讨论并分工制作成果汇报的展求课件
2. 完成相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 学生总结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心理体会
4. 组织学生讲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参考学校的评价标准)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初中物理课题申报
- 下一篇:《在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