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立项申报书

《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立项申报书

课 题 名 称

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课 题 类 别

学科类

 

物理

课 题 主 持 人 基 本 情 况

       主持人姓名

王树青

性别

参加工作时间

1992.8

行政职务

教研组长

职称

中学一级

研究专长

初中物理教育

最后学历

大学

最后学位

学士

工作单位

银川市第十六中学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银川市第十六中学

邮 箱

 

邮 编

 

课 题 组 核 心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10人)

姓 名

专业职称

工 作 单 位

研究专长

课题研究中承   担的主要任务

刘建志

中学高级

银川市第十六中学

初中物理教育

设计研究方案

杨宜平

中学高级

银川市第十六中学

初中物理教育

收集资料

负责调查问卷

杨江莲

中学高级

银川市第十六中学

初中物理教育

记录整理研究小结

杨立

中学一级

银川市第十六中学

初中物理教育

收集小实验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限500字以内)

物理是一门以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小实验,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做好这些小实验,对于落实教材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物理教学中用到的实验器材主要依靠上级部门配置,一方面实验器材数量不足,限制了学生参与动手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实验器材质量低劣,设计上有许多缺陷也影响到使用的效果,由于上述原因使物理实验的开展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多以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为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不强;使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教师,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发实验,改进实验,自制教具,真正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由教师指导、师生共同自制教具,改进并开发大量小实验将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所以研究这个课题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限200字以内)

1.进一步促进我校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

2.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懒得动手的现状,通过学生参与小实验活动,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创造的能力。

3.改变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不迷信书本内容,敢于大胆质疑、乐于动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研究目标(限300字以内)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使我校物理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水平。

2、开发一些符合初中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教具,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我校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起学生对课外物理小实验的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地去做,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

4、通过充分重视物理课外小实验研究方法的指导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再到“善于学习”的发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目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而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全国各地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的课题有好多,如:《对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实验的研究》 、《新课程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关于如何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等。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限500字以内)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标准》还指出: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除此之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尽量创造条件做一些其它力所能及的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同时,应大力提倡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这样既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是以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需要而研究。

    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一些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用应,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六、研究方法(限500字以内)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小实验的开展对物理教学效果作用的研究。

2、利用随手可得的生活物品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

3、课程标准中新增内容的实验设计与自制教具研究。

4、学生课外小实验的实验设计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网络资料等方法,研究初中物理课外实验开发的策略,了解与物理实验有关的课题研究的经验。

2、个案研究法

从班级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名学生,对比指导,跟踪研究。
3
、案例研究法

结合某一节课或一个物理规律来设定做物理小实验的目的、方法,如何去找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并对学生的小实验进行评析、进一步指导。

4、问卷调查法

即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教师对本课题开展的认识、学生对开展课外小实验的感受等进行问卷调查。

5、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我校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

6、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尤其注重提炼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七、研究步骤

研究思路:本课题拟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组织学习现阶段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前期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在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分析和理清相关研究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二)实施阶段

确立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各成员根据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重点,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各成员根据实施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并及时进行交流。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阶段小结。

(三)总结阶段

展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为课题的结题鉴定作好充分的准备。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20147月——201412

第二阶段  20151月——201612

第三阶段  20171月——20177

 

具体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课题组人员学习资料、交流研讨,召开课题研讨会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确定研究的具体方案,落实分工,明确研究任务。完成开题报告

2调查分析我校实验开展情况,研究学校物理教学器材的现状与自制教具开发的策略理论提出改进办法,购买必要器材研究教材内容,明确哪些内容适合开展小实验活动。

3、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学生认识到不仅要重视课堂理论知识、课堂实验,也要关注课外实验、家庭实验,让他们明确实验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

4、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与学生家长取得共识,获得家长对子女在家做物理实验的鼓励与支持。

 

(二)实施阶段

1各成员根据本课题的主要任务和研究重点,制订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

2、教学中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教师布置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学生也可以自找一些题目,选取家庭中易找的器材或废旧材料,自制一些简单实用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报告,全体同学共同讨论与交流。

3、分阶段召开课题组会议,通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交流研讨。

4、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自制教具的使用情况及开展物理小实验活动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与改进之处。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

5、召开课题研讨会,研究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的成果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对策。研究组成员及时撰写关于研究活动的小结,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总结阶段

1收集学生自制的比较好的实验器材。

2、收集学生的“物理小实验报告单”,装订成册。

3、研究组成员撰写“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小结。
4
、反思不足,交流总结。
5、展示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限500字以内)

1、成果表达形式

①调查报告:我校初中物理实验器材的现状与自制教具的开发整理。

②实物展示:小制作、自制教具、以及实验器材改进的展示

③论文:课题组成员有研究范围内的论文发表或交流。

④研究报告:我校初中物理课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的研究报告

2、在教学实际工作中的实效

①对物理实验中有关器材进行改进或创新,优化实验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②学生通过课外实验活动,积极参与到物理教学中,弥补了实验器材的不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增强

③促进我校物理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④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科研素养增强。

 

九、主要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 201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教育思想专题》 袁桂林 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朱慕菊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  百度百科

 

十、整体研究水平

研究组的几位教师,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研究热情高,干劲足,肯钻研。学校对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按要求购必要的器材及相关学习书藉以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研究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对本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