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关于初中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及调查目的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新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带着这些疑问,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全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各阶段初中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的确定

1调查对象:石岛湾中学174名学生,其中初一年级47名、初二年级47名, 初三年级42名,初四年级38名。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

3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了解学生在课堂内的行为表现

三、调查结果: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表现:

  附表1

课堂上,你认真听讲吗?

年级

从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不讲悄悄话

偶尔会开小差

很少认真听

1

5

40

2

2

3

44

0

3

7

31

4

4

6

29

3

 

从附表1可看出:占98%的学生能比较好的认真听讲。

 

  附表2

课堂上,你什么时候最认真听?

年级

刚上课时

老师上讲新知识时

同学发言时

讲评练习时

1

3

38

2

4

2

0

46

1

0

3

4

32

2

4

4

2

31

1

4

从附表2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在讲解新知识或习题时积极性高。

 

附表3

你认真听讲的主要原因是:             

年级

老师讲得生动

认真听会得到表扬或奖励

老师要求我们认真听

1

37

4

6

2

43

1

3

3

31

1

10

4

19

3

16

 

从附表3可看出:97%的学生能认真听讲。

 

附表4

你不专心听讲的主要原因是?

年级

老师讲得内容我已经懂了

老师讲得我都听不懂

班级课堂纪律不好

管不住自己

1

23

4

15

5

2

14

7

0

26

3

14

11

2

15

4

7

14

2

15

 

从附表4看出:40%的学生缺乏自控力,需要重点关注。

 

附表5

如果你有时不专心听同学发言的原因是:

年级

同学表达不清楚

发言的声音太小

发言的同学思考的时间太长,没有马上发言

1

22

15

10

2

26

12

9

3

17

17

8

4

9

18

11

 

从附表5可看出:学生回答问题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加强。

 

附表6

老师讲评练习或作业时,你的表现是?

年级

认真听,按要求回答

认真听但不发表意见

做小动作,和同学说悄悄话

1

22

18

7

2

23

20

4

3

16

21

5

4

7

24

7

 

从附表6可看出:75%的学生回答能认真听讲。

 

附表7

 

 

小组合作交流时,你的表现是

年级

争着说,抢着说

不听也不发言

认真听,轮流说

认真听但不发言

1

5

18

19

5

2

2

0

39

6

3

2

11

26

3

4

1

5

25

7

 

从附表7可看出: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倾听,积极参与的程度高。

 

 

附表8

你旁边的同学上课不专心,你会怎么做

年级

我会受他影响也变得不专心,所以告诉老师

只要没有影响我,我就不管

 

1

30

17

 

2

9

38

 

3

12

30

 

4

6

31

 

 

从附表8可看出:学生的自控力较弱,需要积极地影响。

 

 

 

附表9

你会自觉记录笔记吗?

年级

会,可以总结重点

比较少,不知道怎么记

不记录,觉得没必要

1

19

11

17

2

16

26

5

3

7

32

3

4

10

17

11

从附表9可看出:大多数学生课堂中没有做笔记的习惯,需要以后强调。

 

附表10

课堂上,你喜欢向老师或同学提问吗?

年级

不提问

很少提问,怕被瞧不起

提问,解决问题

1

10

17

20

2

6

9

32

3

20

4

18

4

8

4

26

 

从附表10可看出:大多数学生自觉主动提问的意识不够。

 

附表11

你希望老师讲课时透一点,还是喜欢自己思考分析

年级

老师讲得细

讲的适当,留有思考空间

老师稍微指导,主要自己思考

1

11

23

13

2

2

39

6

3

11

26

5

4

5

23

10

 

 

从附表11可看出:少数学生能自己思考,老师的精讲还是很有必要。

 

附表12

你提问时,通常以什么内容为主?

年级

随意性大

针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涉及面大,重点不突出

1

6

32

9

2

1

41

5

3

5

31

6

4

3

27

8

 

从附表12可看出:学生提问的针对性不够,需要在课堂中多加引导和激发。

四、分析与思考:

1总体分析: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校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特别是课堂发言、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习惯都令人满意,但在提问、课堂听讲等方面的习惯等方面有所欠缺。

调查对我们的启示:

1)多数学生学生已经有合作交流,探讨学习的习惯,从统计结果看,有42%的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这就对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做到精讲,实现因材施教。

2)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良好,但我们发现,只有62%的学生想好了就立即回答,其他学生都有一定的顾虑,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这才能够让学生尽情地表达。

3)同学之间合作讨论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但是从讨论的动机看,教师命令而讨论的学生占55%,合作讨论应该是学生自觉的需要,而非教师的指令,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

4)学生讨论的方式一半为口头讨论,结合画图、计算的占42%,讨论的层次较以往 有提高,因而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巩固这一成果,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改进交流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层次。

5)学生交流、学习的方式呈多样化趋势,只有24%的学生有疑问向老师提出,这说明教师作用在起变化,同时也提醒老师必须多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

2相关问题及对策:

1)听讲问题及对策: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需要提高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要及时地表扬或批评,特别是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可在讲课中随时提问,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对个别学生暗示性的引起注意力,在督促中使其进步。

2)讨论动因问题及对策:

  学生的合作讨论最终应该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执行教师指令性的行为。如何使学生在平时就注意主动讨论主动合作,需要教师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教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即正确理解讨论合作的自主性,而非课堂点缀;二是教师要在学习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合作讨论的必要性;三是对合作讨论富有实效的小组或个人应及时进行表扬。

3)交流问题及对策:

            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不在是学生获取信心的唯一途径,教师的作用正在被弱化,教师应该正视这一现状,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课中、课后都能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养成善于向老师提问、乐于与老师进行交流的习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