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阅读心理探究

中学生语文阅读心理探究》课题申报书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中学生语文阅读心理探究    

         学科分类                           

         课题负责人           胡洁玲            

         负责人所在单位      赣州三中           

         研究起讫时期   20069—20087

         联系电话(区号)     0797-8225322      

         邮政编码                341000         

         通讯地址     江西赣州市青年路30     

         电子信箱        hjl0611@163.com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印制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负责人一名。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中学生语文阅读心理探究

负责人姓名

胡洁玲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36

行政职务

团委

副书记

专业职务

中学一级

研究专长

语文教学

最后学历

大学本科    江西师大语文教育硕士(在读)

主要承担研究任务人员

 

性别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称

职务

工作

单位

具体分工

胡洁玲

33

本科

汉语言文学

中学一级

团委

副书记

赣州

三中

全面组织协调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及课题研究的总体

詹晓渊

46

本科

化学

中学高级

教师

赣州三中

负责实验

研究的实施和研究论文的撰写

叶志峰

28

本科

汉语言文学

中学二级

教师

赣州三中

 

25

本科

汉语言文学

中学二级

教师

赣州三中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1.研究成果

 

年龄

职称

著作、论文、实验报告名称

获奖级别(出版)

胡洁玲

33

中学

一级

《大家评——大家品》

中国教育学会

一等奖

詹晓渊

46

中学

高级

《我校高三学生自我概念

的研究报告》

省级一等奖

叶志峰

28

中学

二级

2004年赣州市语文优质课

竞赛选拔赛

全市第一名

 

25

中学

二级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境运用》

省级一等奖

 

 

 

 

 

 

 

 

 

 

 

 

 

 

 

 

 

 

 

 

 

 

 

 

 

 

 

 

2.工作基础

 

 

 

课题组成员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也有化学专业的教师,但他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与咨询心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成员们对语文阅读教学比较熟悉,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以及具体文章的解析上下功夫,虽然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不能彻底解决阅读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原因是忽略了阅读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学生阅读心理的研究与指导。课题组成员立志改革,大胆创新,并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心理学》、《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等理论知识,积极探究、实践,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语文教学大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语言训练,提高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文本解读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心理过程,是能动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人脑中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与反应的过程。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心理。

1、研究目的

从阅读主体入手,审视阅读文本,阅读促进者、阅读情境、阅读外延、阅读教学方法等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唤起学生内在的力量,教学生做会思想的芦苇,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让学生动起来。极大限度开拓学生的知识和文化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理论假设

初、高中学生群体有其心理和行为的特殊性,在类似的环境条件下,特殊性在个体上的表现程度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是认知不同的结果。因此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探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3、基本内容

1)阅读本体研究

2)阅读主体研究

3)阅读客体研究

4)阅读教学研究

 

 

 

 

 

4、重点和难点

1)阅读的主体:阅读必须根据他们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合作、创新精神,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探究式研究模式

探究学生的种种阅读心理,激励他们的内部动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品质,倡导参与、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5、目的意义

阅读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生理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参与的认知活动,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多种内容的阅读心理。阅读教学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发现,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者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发现积极学习,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探究阅读主体——学生的心理,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究未知的知识,去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

 

 

 

 

 

 

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胡洁玲从事教育工作13年,对语文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在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参加市级、省级优质录像课比赛获一、三等奖,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及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论文10篇。2004年考取江西师大语文教育硕士,立志语文创新教育。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进行课题研究。

詹晓渊是学校化学组的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热心教育教学事业,倾心于心理学研究,业余时间参加北师大发展心理与咨询心理研究生课题班学习,并顺利结业,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及一流的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研究论文有多篇获奖;课题组成员叶志峰、李莉也曾多次参加过市级以上的教学优质课竞赛、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均获优异成绩,而且他们都比较年轻、精力旺盛,是语文教改的积极分子。通过多年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具备了承担具体课题研究任务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在教学设备方面的要求不同,另外学校每年在教学设备方面都有比较充足的投入,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件、硬件建设、装备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硬件设备;现有各种网络平台软件多个,教学资源库拥有丰富的软件资源,并建起了学校校园网,为实验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先进的物质保证。

课题组人员分工:胡洁玲全面组织协调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及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詹晓渊负责实验课题的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案的制定;叶志峰负责实验研究的实施和研究论文的撰写;胡洁玲、李莉等各自承担从本实验班为中心而进行的语文阅读心理的测试和研究方案,并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提供案例和撰写论文

 

 

 

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9

   1)成立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3)统一课题组教师的思想认识

4)制定实验研究的各项管理制度

5)制定课时计划纳入课表开设

6)布置好学生阅览室,准备好各种阅读资料,确定一批必读和选读书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9——2007.8

  1)立足大语文阅读的三大板块,着眼于既定目标,调用七大课型,具体实施大语文阅读

  2)收集研究的原始资料:教案、阅读人数、登记表、笔记本、讨论登记本、学生写的书评等。

3)组织阶段性测评和研究评估。

4)不断检验和修正研究方案、实施计划

5)不断撰写各种阶段性总结和理论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中期评估阶段(2007.9——12

   1)初步评估学生基本状况分析,将学生进行分类。

 2)可适当进行几项心理测试与前测对照分析,预测方案的实施效果。

第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08.1—7

1)进一步收集、完善研究的各种资料和素材。

 2)对研究进行全面的终结性评估,并撰写研究报告。

   3)组织课题成果鉴定。

4)逐步做好该课题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五、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06.9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布置学生阅览室,准备好各种

阅读资料

实施方案

实验研究的

各项管理制度

胡洁玲

2

2006.9—2007.8

1、调用七大课型,实施大语文阅读

2、收集研究的原始资料

3、组织阶段性测评和研究评估

4、本阶段论文报告论文

阶段性测评和研究评估

阶段报告论文

詹晓渊

3

2007.9—12

1、初步评估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2、心理测试及与前测对照分析

学生状况

分析表

阶段报告论文

叶志峰

 

4

2008.1—7

1、各种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

2、研究报告的研究论文

终结性评估

全体成员

5

 

 

 

 

6

 

 

 

 

7

 

 

 

 

8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县(市)教研室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七、设区市教委课题办(教研室)评审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八、专家评审组意见

 

 

 

 

 

 

 

 

 

评审组组长签字:

       

 

九、省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章:

       

 

 

 

十、课题结题情况

 

评审方式      鉴定专家组成人员      评审结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