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200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理念,这都是此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但要实现新课程目标理念的有效性,就必须优化当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以致达到高效的课堂。所以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适应了当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教育新理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由于新课改理念的到来,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化多端。例如,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山东省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以及杜郎口中学336教学模式等都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行的新方法。近年来,我校提出了“两把、两重——探究式”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探究为方式、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新观念。当前我校高三英语备课组在英语教学中一直探索并运用“二分法”教学, “二分法”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而言任务分配都比较大,对学习自主性要求比较强。所谓“二分法”教学,指将学生获得语言技能的时间一分为二,一半在课堂,一半在课外。课堂上也一分为二,老师一半时间讲解要点,一半时间留给学生操练。课后引导并指导学生也将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一分为二;一半预习,一半复习,从而真正尝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二分法”教学,不仅仅于时间安排上,从教学内容上,我们也倡导知识的积累,一半来自课本,一半源于课外,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英语,通过媒体、影视、外教等多种途径将语言学活。

总之,新课程改革理念是当前教学形式下给与教师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每位教师应该认真贯彻新课改理念,解放自身,解放学生,善于创新,为培养学生健全的综合语言用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目标而奋斗。

二、课题研究相关问题的简述

(一)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规律,结合高考要求,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探索出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二)研究内容

1. 如何高效地使学生具备高考的要求。

(1)如何处理好有限的课时与繁杂的教材知识之间的矛盾。

(2)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2. 如何在课堂及课外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综合应用能力。

(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使用。

(2)如何在课外提高学生对于英语这一语言工具的使用。

3.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1)如何通过设置课堂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如何通过课前与课后的任务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研究对象

本课题旨在研究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故研究对象为学生,教师,课本(课本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高考(高考为现今高中教育的主要实际目标)。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教育调查法、学生带动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选题、立项、进行资料的查新,成立课题组,确定人员。请专家讲座指导,培训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提高认识,调动积极性,明确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制定方案等基础性工作。

2. 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12月):调查现状,形成调查报告,抓好研究管理,探讨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理配置课堂教学资源,构建有校本特色的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形成阶段成果。

3. 总结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三、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的开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成绩都有了显著的变化,适应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明确了有效教学的相关概念

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亦可称之为一种教学思想(高慎英、刘良华,2004)。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率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率,并非指教师是否教完内容或教得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能否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中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就英语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日常英语教学当中,学生出现厌学现象则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的表现之一。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这些,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要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英语课堂语言使用的适度性,教师过于流利地使用过于深奥的语言不便让学生理解,反而会使英语教学成为无效或低效。

(二) 调查分析了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

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我校2010级的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对“怎样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存在着理解上的一些误区。

1. 面对新高考,教师不知如何把握高考难度和深度,教师认为课堂容量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就高。面面俱到的教学不仅模糊了教学重点,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深度的把握。

2.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量,一些教师备课时更多的是在“教”上下功

夫,由于教师忽视了学生“学”这一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教学效果反应在学生身上收获总是差强人意,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

3.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可以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有的教师对所提问题的逻辑缺乏了解,课内提问随心所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4. 教师的表达设计与课堂效率没有必然联系,教师不注意表达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不可能提高。教师在课堂上仍把自己视为教学的主体,不敢大量让学生思考,忽视学生的淡漠情绪,始终坚信自己的讲解是有效的。

根据调查结果,课题组从以上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以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建合作的课堂环境等领域策略的运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 初步探索了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 促进高中英语课内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1)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需要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机积极性,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广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常常听教师说“某某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仅仅依靠学生自发、自觉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在学生已有兴趣淡化时及时找到新的激励点,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动机(陈俭贤,2012)。

u 运用“皮格马里翁效效应”,提高学生的信心

皮格马里翁效应就是: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报有较高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会感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责任,便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和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因此这些学生也就很容易得到老师的预期的结果。让学生写日记或周记不仅可以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而且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同时,英语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的日记或周记进行反馈,取得双向的沟通,从而使学生有一种被老师肯定和重视的感觉,主动融于英语学习。

u 适当给予表现机会,促进学生“情感迁移”

教师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在课堂内外适当给学生展示特长的机会,使他们在被肯定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情感迁移,激发他们潜藏的英语学习动机(陈俭贤,2011)。笔者在执教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小组各成员扮演Henry、Waiter、Owner、Hostess等不同角色,共同探究表演情景,通过亲身的表演来体会文章的脉络和内涵。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们把被点燃的激情自然地转移到英语学习中。只要教师以后继续强化这种积极性,自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恰当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犹如大海航行的明灯,指示、引导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施良方等,2005)。恰当、实际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确立有效的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呢?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学目标注重学生语言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逐渐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课堂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且确保新课程理念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步发展。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情景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最后,发展是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学目标要体现发展性。只有在教学中体现出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教学,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要实现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就需要确立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这种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完整的教学。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生存与发展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有效结果。

(3)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一个由不同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各个环节的衔接。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既行云流水,又能环环相扣。教学环节间合理、恰当的衔接能带来很多益处。首先,它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良好的衔接立足于上一环节,又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学生能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教师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其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环节之间的衔接是授课教师奇思妙想的体现,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它能引发思考。衔接的实质是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环节进入另一个环节,期间可能有疑惑、有想象,也可能有惊喜。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应该考虑:

u 层次性。要使教学成为一个有序、连贯的整体,教师需要从层次性着手

设计教学环节,将知识目标中的能力范畴分解为从“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到最高层次的“评价”,将知识有机地组合联系起来,引领学生走向巅峰。

u 逻辑性。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是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

严谨整体的必备条件。例如,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积累有效的思维方法。教师应在设计阅读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整体设计科学、严谨,从而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分析各环节逻辑关系时,一般可以考虑六种逻辑顺序: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

u 主体性。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构成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不仅要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更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只有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活动,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要关注学生的体验。例如在读后环节的设计中,以探究活动为契机,关注学生的体验,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和展示独特视角的机会,实现学生之间个性体验的交流和共享。

(4)创建合作的课堂环境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个体在共同从事一项工作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实现的相互配合和默契(郭华,2002)。合作的课堂是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唯有在课堂上相互协调、高度合作才能使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充满效率。因此,课题组在教学中开展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具体操作如下:

u 分组

基本结构

① 四人小组(个别两人或三人小组),前后四张单人课桌为一组。

② 民主选出小组长,负责安排全班同学的学习及小结,确定研究性课题,组织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展示等工作。

基本要求

① 尽可能男女混编,便于角色转换。

② 自愿组合为主,适当调整为辅,便于形成小组凝聚力。尽可能保证学生英语水平相差不大,便与竞争,也便于合作,更便于发现共同性问题。

基本条件

① 至少一本英汉高级双解词典。

② 至少一本全面的课本同步参考书(含课本练习答案)。

③ 至少一本全面的适合高中生的语法参考书。

④ 至少每两人一套自己制作的单元词汇卡,并随时补充词汇。

⑤ 根据本小组、本单元的需要,提前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并作相应的文献记录和心得体会(也可在电子阅览室下载相关资料并研究)。

u 合作式的课堂教学

每天晚上9:30-10:00小组民主讨论当天学习的得与失——由一人总结成书面材料即What and how have I learned以及第二天的学习准备工作——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以阅读课为例:

学生:根据本小组、本单元特点,共同探讨本小组成员如何理解、熟读、复述以及背诵全文,如:交互提问式熟悉全文;词汇填空式复述全文;重点词汇提示式复述各段落;演讲或话剧式背诵全文等。发现问题,即时讨论、分析和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在熟悉、复述和背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给与必要的方法指导。通过表演与听写(以重点句子、段落或全文缩写听写为主)等方式进行检测与评价。

通过近两年的分组合作式教学,学生学习的气氛和上课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同时,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大大加强。教师要及时地认可、强化学生合作的贡献。及时的认可与鼓励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强化学生的合作动机,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合作行为。

(5)创设有效的提问模式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曾说:“教学主要的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监控学生学习,促使学生输入和输出更多的语言知识。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u 问题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任何一堂课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实行,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所以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整个问题都要围绕本节课的目标而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如果严重脱离教学内容或背离课堂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u 问题必须有思考性和创新性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问题设计的好坏不在于简单或复杂,一节好的课堂就在于这些问题是否具有思考性和创新性,是否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所以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提问不能只限于“Yes” 或“No”的浅层问题上,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思考,也不能测试出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提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问题的教学情境,力求问题设计新颖,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完成必修2 Unit2课文An Interview 的阅读教学后,笔者提供了以下几个开放性问题供学生讨论:

1.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Olympics?

2.Our government tired its best to compete for hosting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hich cost a lot of money. Do you think it was worthwhile to do that?

3.Why does Pausanias think people may be competing for money in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特定信息或观点,或者某段某句的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准确推断和评价。通过这些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课文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深层次地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事实原因,作者观点以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理解合理地各抒己见。

u 问题必须有层次性

问题须有层次性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以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据此调控课堂的进度和深度。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育部,2001)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缓解英语薄弱生对课堂那个提问的畏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激发学优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教师让学优生回答高难度的问题(如分析型、归纳性问题),让英语中等生回答中等难度的问题(如what,where,how等词引导的理解性问题),让英语薄弱生回答低难度的问题(如判断型问题)。

(6)建立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障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施良方等,1999)。有效的课堂管理一方面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生学习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课堂管理行为由以下方面组成:

u 制定课堂规则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首先是法令、规章及班级的优良传统、习惯。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学校规章制度等,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制定课堂规则的重要依据。其次是课堂风气。一般情况下,课堂风气与课堂规则是相辅相成的,课堂规则是否妥帖直接影响到课堂风气,而课堂风气的状况也影响着课堂规则的制定。作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经全班成员全体参与与共同讨论后,制定出合理的课堂规则,并对课堂规则的实施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高三英语教学时,为了提高大家学习英语的效率,共同制定了默写本单元语言知识点的规则:每一位到黑板前默写的同学如果出错率超过25%,檫黑板一次。结果,第一次就有一个女生没过关,而且她自尊心特别强,一边檫一边流泪。课题组反思了这一规则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它无视学生之间差异,一些英语基础好的同学永远没有得到处罚,起不到督促作用;一些同学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承认,也起不到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作用。于是,课题组对规则进行了变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自己是否檫黑板,对于老师的裁决可以提出申诉。这样,同学们都急于到黑板前默写,写完之后简短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规则在无形之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存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u 管理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造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家庭、社会的原因,还有的可能是不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或教师的教学失策造成的。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是否得当,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地运用管理策略。

① 防患未然的策略。在问题行为产生之前,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课堂行为标准,确立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期望行为。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确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成功率,以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降低挫折水平,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

② 行为控制策略。当问题行为在课堂上发生时,教师必须予以有效地控制,使之得到及时的处理。教师可运用信号暗示,对发生为题行为的学生用走近、眼神暗示、手势等用以警告学生,进而终止刚刚发生的问题行为。对于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产生的问题行为,如采用当面制止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可采用比喻的方法来暗示,用以制止问题行为。教师也可用教育机智,转移话题,避开问题行为。

③ 行为矫正策略。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帮助学生清除、纠正习惯性的、严重的问题行为,塑造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模式。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会因为某种情绪故意不执行教师命令,教师可换个学生回答,课后开导。课后教师可以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发现其思想原因再对症下药。

u 课堂时间管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在上课后的第5到20分钟,这段时间是教学的最佳时域,教师应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益。其次,教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安排学生的自学讨论要有条理和计划,且要适时开展,提问紧扣重点和关键性问题,语言要精练。

(7)及时把握课堂动态生成

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而不是一切都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可见,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简单、机械地执行,而是课堂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二分法”教学通过教师把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让学生自己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完成小组任务。这种互动性是促成“生成性”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执教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单元时,教师主动提问学生关于节日的问题,看看他们对中西方节日的了解。让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中,让他们讨论关于自己不太了解的节日,并给他们一些问题认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生成性学习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他们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来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善于捕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或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并将它们及时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使之成为有效且可用的教学资源(于文森,2007)。

(8)把握学生心理,做好课堂评价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评价既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又要激励学生自强;既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又要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既坦诚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更要表达教师的关心和期望。教师要常把肯定性的评语挂在嘴边,鼓励为主,树立学生信心。

u 运用语言的丰富性进行口头评价

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予以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评估方法、不同的鼓励话语。比方说,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多说 “ Try your best!” “I think you can! ” “Never mind! Think it over! ” “ You have improved a lot.”等等。对好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多说 “ Try better.” “Try it another way! ”等等。要尽量避免使用 “ You are wrong!” “ I’m sorry that you are not right!”等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评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u 调动体态语言参与评价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调动体态语言进行评价,能达到口头评价达不到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调动体态语言,丰富评价内涵。例如,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种亲切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常给学生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交流和学习,学习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

u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后,对于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为学生制定综合全面的评价量表,要全面地进行评价,不仅仅涉及英语语言知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还要涉及学生情感、态度与行为的评价。如教师可以尝试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课堂学习自评表,如下图:

评价内容不满意一般很好优秀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小组讨论1234
能与别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1234
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认为学习英语很有趣,花费时间是值得的1234
能轻松地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1234
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掌握所学的知识1234
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1234

但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总是有偏颇的地方,那么小组评价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和对同学学习活动的评价过程,既是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总结,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从而为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明确评价的标准、内容与要求并提供具体的范例,让学生对学习目标及成功完成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形成清晰的认识。还要重视对学生在群体中的表现进行指导,教学生在互评中合作的习惯和技能,如轮流发言、相互倾听,对对方工作进行肯定的同时给与建设性的批评等等。

2. 促进高中英语课外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1)培养早(晚)读习惯,提高早(晚)读效率

利用每周三次的早(晚)读课。让学生出声地读,有目的地记,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早读时间要全体学生开口读。让学困生跟读及正音,激发学生读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形成良好的读、说英语的氛围。这一阶段主要读教材的词汇、段落、篇章,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并预习将要学的内容。因此,读的内容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学过的词汇、段落、篇章,另一个是将要学的词汇、段落、篇章。

读的方式有:1)模仿原声带齐读;2)跟着教师有针对性地读;3)让发音纯正、嗓门较大的学生领读或带读;4)自由读(自己读、同桌对话或小组分角色读等)。以上方式的选择、次序以及时间的分配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但必须注意:1)学生的读必须是出声地读,最好投入感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培养语感,认识自己的语言错误。2)齐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良莠不齐,如果全部时间自由读的话,很多学困生往往无法顺利地读通课文而失去信心,导致对学习的厌恶。所以这一方面旨在帮助学困生顺利地完成对课本的朗读,从而增强信心。3)自由读的目的是把时间教给学生自由支配,让学生自主读书,取己所需,补己之短。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自由性、多样性,灵活性的原则,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第二阶段:晚读时间要求全体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写或读背训练。教师或课代表精选最近一两天所学的词汇、语句或名段、名篇写在黑板上(无名段、名篇情况下,一般的模式建议为:记忆20个单词、10个词组、2个句子),最后3-5分钟以背诵、默写或听写的方式当堂对部分内容进行检查(无名段、名篇情况下,一般的模式建议为:默写10个单词、5个词组、1个句子)。

(2)培养作业习惯,提高作业效率

每天作业量以中等生能够在30-35分钟(不含听力时间)内完成为准。每天坚持读报(如《英语辅导报》、《学生双语报》等),坚持抄写好词、好句和好段落,其它的课本作业尽可能在课内解决。每单元结束时,自编一套试卷检测学生,以巩固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注重基础,考点全面。

(3)进行及时的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孙霞蓉,2008)。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过程,能够进一步深入优化教师以后的教学。课题组老师在完成教学后,会自觉总结成功和失败之处。有时候也请备课组或教研组教师来听改进了的第二个班相同内容的课,课后即时讨论和反思。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的过程,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精益求精。

(4)开展有效的课外活动

此外,课题组还协调学校、年级配合学生开展了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如每周2-3次的英语广播,以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要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年级、学校和省市等举办的英语能力竞赛、英语朗诵、英语书法大赛、影视配音、英语晚会、英语日、英语周,并积极参加英语角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以及英语选修课。

(四) 运用“二分法”教学,促进了学生发展的成效

在运用“二分法”教学后,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参与程度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英语学习不再是以前的死记硬背和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二分法”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近两年来,我校2010级多名学生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二、三等奖。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我校2010级高三学生的英语成绩不断提高,稳居武汉市同类学校之首。

2012—2013元月调考高三质量分析(理科)


                                                                                                          平均分                                                     前100名                                                    ≥130.5分                                                     600分以上                                                    ≥122分                                                     590分以上                                                    ≥119.5分                                                     580分以上                                                    ≥117分                                                     550分以上                                                    ≥110.5分                                                     535分以上                                                    (重点)                                                    ≥107分
国际部109.66                                                     4.32%14.81%22.22%32.1%54.94%60.49%
平行部118.73                                                     12.72%43.71%53.11%62.65%82.12%88.08%

2012—2013元月调考高三质量分析(文科)


                                                                                                          平均分                                                     前30名                                                    ≥128.5分                                                     580分以上                                                    ≥128分                                                     560分以上                                                    ≥123分                                                     540分以上                                                    ≥119.5分                                                     510分以上                                                    (重点)                                                    ≥110.5分
国际部113.91                                                     9.38%12.5%18.75%37.5%68.75%
平行部121.83                                                     30.11%31.18%48.39%66.67%89.25%

2012—2013二月调考高三质量分析(理科)


                                                                                                          平均分                                                     前100名                                                    ≥127.5分                                                     600分以上                                                    ≥118分                                                     590分以上                                                    ≥116.5分                                                     580分以上                                                    ≥114分                                                     550分以上                                                    ≥107.5分                                                     538分以上                                                    (重点)                                                    ≥105分
国际部109.09                                                     4.91%25.15%30.67%38.04%62.58%69.33%
平行部117.25                                                     14.13%50.99%58.26%66.97%85.6%88.77%

2012—2013二月调考高三质量分析(文科)


                                                                                                          平均分                                                     前30名                                                    ≥123.5分                                                     580分以上                                                    ≥127分                                                     560分以上                                                    ≥123分                                                     540分以上                                                    ≥120分                                                     495分以上                                                    (重点)                                                    ≥111分
国际部116.74                                                     20.69%6.9%31.03%44.83%82.76%
平行部117.6627.96%13.98%29.03%46.24%83.87%

2012—2013第二次八校联考高三质量分析(理科)


                                                                                                          平均分                                                     前100名                                                    ≥135分                                                     600分以上                                                    ≥126.5分                                                     590分以上                                                    ≥124.5分                                                     580分以上                                                    ≥123分                                                     550分以上                                                    ≥117.5分                                                     538分以上                                                    (重点)                                                    ≥113.5分
国际部115.88                                                     3.68%19.02%24.54%30.06%53.37%64.42%
平行部123.4713.7%45.32%54.81%60.87%78.66%85.24%

2012—2013第二次八校联考高三质量分析(文科)


                                                                                                          平均分                                                     前30名                                                    ≥133.5分                                                     580分以上                                                    ≥130.5分                                                     560分以上                                                    ≥126分                                                     540分以上                                                    ≥123分                                                     521分以上                                                    (重点)                                                    ≥115.5分
国际部120.53                                                     16.67%26.67%43.33%53.33%70%
平行部126.1127.66%40.43%55.32%72.34%86.17%

(五)撰写了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推出了展示课题成果的示范课

在课题研究中,我课题组老师已将有效教学的理念深深扎入心中,并明确了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复尝试如何使教学更有效,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注重总结进行有效教学的经验,并在备课组和教研组内推广和应用。近3年来我校英语组已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英语骨干教师;这批老师带动了我校其他英语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写出了几十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屡屡获得各级奖项。我校教师曾多次在区市高三复习会议上交流有效教学心得,并和区内外兄弟学校进行有效教学的研讨,并将经验推广到同类层次的区市学校。我校老师还在区市内评优课比赛中屡获佳绩,受到大家好评。

课题成果汇总

姓名成果说明
龚源来2011-7主编《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8主编《华中师大一附中英语创新作业本》                                                    2012-8主编《多项选择与完成句子训练精萃》由高中生学习杂志社出版                                                    2012-9 主编《华中师大一附中学案——高中新课标英语》                                                    2013-1主编《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伊慧2012-1《浅谈词块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荣获武汉市中学英语教师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2-5《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发表于《中小学外语教学》(核心期刊)                                                    2012-10《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荣获湖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                                                    2012-12《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荣获武汉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2-12 由我申报的武昌区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情境教学在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研究》被批准立项                                                    2011-7主编《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高二年级)》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1-7参与编写《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2-8参与编写《多项选择与完成句子训练精萃》由高中生学习杂志社出版                                                    2013-1参与编写《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管璇2012论文The changing fac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发表于On the Horizon                                                    2012-12论文《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荣获武汉市中学英语教师论文评比二等奖                                                    2013-1参与编写《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李琛2012-5进行全区高二英语写作研讨课展示                                                    2012-11 在武汉中学进行全区公开课A Taste of English Humor展示                                                    2013-6论文《浅谈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的技巧》荣获武昌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2013-1参与编写《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熊丽2012-10《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隐身”与“显身”》荣获湖北省中小学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2-11论文《新教材需要新教法——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学习研究》发表于《考试周刊》                                                    2012-12获得区级教学比武区一等奖                                                    2013-3在武汉中学进行武汉市高三年级英语研讨课展示                                                    2012-8参与编写《多项选择与完成句子训练精萃》由高中生学习杂志社出版                                                    2013-1参与编写《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陈琛2011-11武汉市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1-12湖北省第三届英语创新教学演讲比赛二等奖                                                    2013-1参与编写《中学英语组合训练 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课题研究总结与展望

两年以来,伴随着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所有成员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我们一直在关注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分不开的,加上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的成果已经有所见效。鉴于成功的经验,我们将继续进行对全体年级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争取研究的成果更好,更有利于实施。

参考文献:

陈俭贤.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3):14-19.

陈俭贤.中学英语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8):13-16.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郭华.教学社会性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

施良方、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孙霞蓉.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有效教学的一点看法[EB/OL].http://www.jiashanedu.com/article/2008/0911/article_731.html, 2008-09-11.

于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 课程·教材·教法,2007(5):17-2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