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强国的内涵与特征分析[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动态

15(总第313)    内部资料    2008年5月30

人力资源强国的内涵与特征分析[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使命、新目标和新策略。教育要在承担并完成文化功能的同时,不断改善和提升人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创史人舒尔茨明确指出:把教育视为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分析不否定他们的观点中正确的地方,我的方法不是为了说明教育没有文化目的。我的意思是除了达到文化目的以外,某种教育还可以改善人的能力。这一改善将增加国民收入。这些文化的和经济的效果都加入教育的结果之中。”[2][]西奥多·舒尔茨:《由教育形成资本》(英文版)1960年版。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承担和发展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强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和教育发展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人类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

人力资本经典理论学家舒尔茨所说:人类的未来不是预先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而是要由人类的知识发展来决定。[3]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应该是用于后一代的教育,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李斯特,1981)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20021215,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在“2002年国际人力资本论坛上致词时指出,从人力资源角度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国正在成为人力的超级大国。

    当今世界,人才和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未来世界各国的进步将更大限度取决于人的发展。我国有十三亿人口,人均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传统的发展方式很难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中国的优势就在于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开发现实生产力、培育未来生产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一.人力资源强国的内涵

    人力资源强国(A Country with Rich Human Resource,简称CRHR)是中国的一个原生概念和创新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人力资本理论的拓展和丰富。人力资源强国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开发水平和开发质量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具体而言,是指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和发展贡献方面的综合指数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

    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一创建良好的企业环境》指出:国家的繁荣最终取决于竞争力,而竞争力则表现为一个国家借以利用其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生产力。”[4]中国正是选择了一条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中央的一贯思想和战略抉择。人力资源强国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全球化时代通过人类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人力资源强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和教育发展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和和平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管子在《重令篇》中说: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5]这里仿佛是古代人力资源强国的思想萌芽。早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6]小平同志为中国设计了人力资源优势与制度优势并重的发展模式。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联合提供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有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的竞争。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仅决定于物质资源、地理位置和金融资本,更多地取决于国家的整体国民素质。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APEC文莱年会上发表讲话中指出:世间万物,人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亚太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应当好好开发利用。要将人力资源的潜力转化为现实发展的优势,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特别是要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加快人力资源能力的培育。”[7]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和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主张。2005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到人力资源强国。胡锦涛同志第一次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人力资源强国的思想。2006829,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8]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也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人力资源强国是将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实现科学发展与和平发展不可缺少的坚实基础;人力资源强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有力支撑;人力资源强国是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振兴、人民富裕安康不可缺少的可靠保障。“十七大”报告指出: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三个转变”主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需要有制度保障。

    人力资源强国包括两层重要内涵:一是指既重视国家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又重视每一个公民自身人力资源的开发,国家整体人力资源不但在数量上,而且是质量上居于世界领先位置;二是指一个国家告别依靠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掠夺他国自然资源的方式,实现自然资源有序和可持续开发,并主要依靠对人的自我能力的开发,实现强国目标。前者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思想,后者体现了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核心是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和平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1.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强国思想的核心理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最大的国情是有13亿人口。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促进13亿人口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本。人力资源强国思想的核心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存在,尊重存在的人,重视人的自身资源开发和能力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也是人力资源强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以人为本的关键是要明确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分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是要解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战略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也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将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是人力资源强国理论与实践的核心内涵。要坚持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与人的自身资源开发相结合,实现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利用。坚持国家开发与个人开发相结合,既重视国家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更重视每个个体自身资源的开发和能力建设,重视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2.以民为本是人力资源强国思想的价值取向

    实现全体国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充分利用和充分价值,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要坚持以民为本,为了全体国民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全体国民的人力资源。人不分男女长幼,地不分东西南北,做到人有其学、学有其所、学有其用。全体国民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充分利用,为国家复兴、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做出贡献。

    3.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促进和平发展根本途径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中国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和平发展是中国政府实现发展的战略选择,这就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人力资源是中国最大的资源,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资源。中国不是也不可能依靠掠夺别国的自然和人力资源来实现国家的发展,不是也不可能单纯依靠开发和掘取自然资源实现国家的发展。

    中国的和平发展,就是争取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加快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就是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争取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本质上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和谐的发展与合作的发展。中国和平发展是二个全方位发展的过程。著名学者郑必坚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是从消费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不仅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意味着在中国的又一次伟大变革,意味着中华民族又一次伟大改造。[10]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是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使全体国民具有促进自身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4.人力资源强国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人力资源对于物质资源具有较强的替代性,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力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基础——全民整体素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第一,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发展问题。人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享有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载体,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优先人力资源开发,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三个转变”的根本保证。第三,教育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才能使全体公民形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促进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四,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教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可持续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空间。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应有之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目标,也是促进和平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实现全体国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充分利用和充分价值,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根本诉求。促进中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摆脱不发达状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目标指向。

二、人力资源强国思想的理论贡献

人力资源强国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全球化时代谋求和平发展的新概念。人力资源强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和教育发展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和和平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一个基于全球化时代特点和中国基本国情做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决策,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新思想、新理论和新实践,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具有全球意义和中国特点。中国的复兴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平发展是中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强国之路的重要特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7831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11]人力资源强国思想是和平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

    1.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贡献

    人力资源强国理论从更加宏观和战略的高度研究人力资源问题,将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要的国家目标和国家行动。江泽民指出: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12]与传统经典人力资本理论相比,人力资源强国理论和概念实现了三个突破:

    第一、以国家为主要研究单位,突破以自然人或企业人研究为基础的经典人力资本理论,将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视野拓展到国家和全球层面,从人力资源的家庭和企业收益转向人力资源的国家收益研究,更加重视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发展能力与竞争能力的研究。

    第二、以宏观分析为主要方法,突破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研究方法,采取了以宏观经济学为主导的国家整体经济活动和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寻求全球范围内人力资源的国际研究和国别研究。

第三、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涵,突破了人口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建立了人类经济学和国家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解决的是人力资本的价值问题,为国家教育优先发展、加速国民经济增长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国家人力资源理论解决的是如何增强国家人力资源竞争力、实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增长的现实问题。人力资源强国既重视全体国民的素质提升,也更加重视、更自觉地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战略和国家规划,更加全面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制度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一种国家人力资源理论。

    2.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对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

    在数十万年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人类发展经历了单一自然资源采集与猎取的原始社会、主要依靠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农业社会、依靠自然资源开掘与人力资源掠夺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历史时期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或对其他民族的掠夺。社会主义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走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复兴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不但代表着一种理论创新,更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

    人力资源强国理论对于发展理论的贡献在于:第一,告别传统的以自然资源掠夺为条件的国家崛起模式,寻求依靠开发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和挖掘本国人力资源的潜力,实现国家腾飞与发展模式,为和平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保障。这是人力资源强国理论与实践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第二,人力资源强国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人力资源在生产三要素中发挥更加主动和积极的作用。第三,将人力资源作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推动力量,更好地解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问题。同时,中国的经验和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与经验。

    3.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对人口理论的重要贡献

    人口是指由具有一定的共同标志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理论可以划分为人口发展理论、人口增长理论、人口流迁理论、人口素质理论等诸方面。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石是两种生产原理,即社会生产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二者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中,物质资料生产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人类自身生产处于次要方面,制约物质资料生产。

    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特别是“两种生产”思想重要体现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阐述了“两种生产”的思想。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概括了两种生产的思想,即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双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13]人类的物质生产为人类的生存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保障,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为了世代延续所进行的生产,是人类生命的延续。在“两种生产”过程中,人是主体,也就是说人既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自身生产的主体。所以,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思想,重点研究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并站在国家的视角研究人的再生产意义、过程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强国思想是一种国家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强国理论将人力资源思想与强国思想相结合,不但强调人力资源生产的生产性和社会性特征,也强调人力资源的国家特征和作为生产要素的决定性特征。与世界工业化起源时期不同,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工业化后期乃至知识社会的人类发展理论。

    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对于人口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1)人力资源的增长要从依靠人口数量与规模增长,转向以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特别是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等重要因素的增长上来。通过人口质量提高,扩大人力资源规模、提高人力资源质量。(2)要将人口发展作为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人口发展整体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发展目标,通过有计划的国家开发和个人自主开发,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既为个人带来利益和发展机会,也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和发展机会。(3)在人力资源强国理论体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互统一。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行动、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本行动、人本利益和人本目标相互协调、相互统一。将国家开发与个人开发、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美统一,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经。(4)国家要优先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提高国际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根本表现为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竞争。人力资源强国理论是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口发展理论。

    三、人力资源强国的典型特征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是一个整体和综合的概念,是以一个国家为单位考察和评价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思想与理论,是充分利用本国人力资源促进和平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劳动者所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同其他人力资源结合在一起,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舒尔茨,1990)。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强国是一种集合概念,它的基本优势体现为四个方面:数量优势、质量优势、结构优势和效益优势。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上分析,人力资源具有经济性;从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上分析,人力资源具有替代性;从国家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关系上分析,人力资源具有竞争性;从产品生产与人类再生产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具有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动力包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现代经济增长大体经历了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人力资本决定论三个发展阶段。具体分析,人力资源强国具有以下的典型特征:

    1.人力资源强国的数量特征。数量指一个国家具有劳动能力人口的规模数量,是人力资源强国的基本性指标。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人口规划是人力资源强国的一项重要标示。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存在于人的自然生命机体中的一种国民经济资源,它以人口为存在的自然基础。一个国家如果人口不达到一定的数量,就难以成为大国或强国。从人口规模出发,人力资源强国具有明显的数量优势。从现实生产力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可以划分为现存人力资源与潜在人力资源、正效人力资源与负效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特点,流动性、能动性、再生性的特质使其可以表现为“有限性”和“无限性”两种状态,即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是有限的,作为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说人力资源又具有“无限性”;数量规模是有限的,而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目前,在进入统计的世界23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印度两个国家人口超过10亿,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9个国家人口达到1亿以上,有11个国家人口超过5000万,有56个国家人口超过1000万和151个国家和地区人口不足1000万。

    2.人力资源强国的结构特征。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和层次结构。人力资源的结构主要是指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之比,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之比,即15—64岁人口与0—14岁人口及65岁以上人口之和的比,其指数形式为15—64岁人口/(014岁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x 100%。同时,人力资源的层次结构是指初级劳动力和高级劳动力的结构,具体指标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PM.罗默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将人力资源区分为从事物质劳动人力资源和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力资源。

    3.人力资源强国的经济特征。其经济内涵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对于开发人力资源进行的投资,二是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一般用人均 GDP来表示。前者可以用教育经费占GDP比例来表示,后者可以用一个国家的GDP总量或人均GDP来表示。对于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问题,著名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对人力资源要素作用进行精确计量分析,对人力资源和经济增长关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解释,即1929—1957年间,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3%的份额要归功于美国的教育发展,这一重要结论和研究成果为人力资源理论做出重要贡献。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8年,在中国持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资本的贡献率为28%,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贡献率为3%,其余全部是劳动力的贡献。[14]就这一点而言,人力资源是经济性的资源、是战略性的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追加人口质量的成本和获得其收益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当收益超过了成本时,人口质量就提高了,[15]可以用较小的投资,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与影响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先进的制度、战略和政策可以激发人力资源无限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落后的制度、战略和政策则会阻碍人的创造力和创新力。

  4.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特征。人力资源强国首先要成为教育强国,要具有先进、完备和完善的教育现代化体系,综合和具有竞争力的教育与培养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走在世界前列。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人均受教育水平是评价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一个是指社会中从事有用工作的人数及百分比、劳动时间,这是一般的劳动者和劳动能力的概念,其公式为:人力资源=1564岁人口总量*人均受教育年限;另一个是指社会中具有知识、技艺、熟练程度与其他可以影响人类从事生产性工作能力,是人力资本质的特征。[16]

    就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而言,人力资源具有可持续开发和无限增值性的特点。质量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和先进程度,一般以人均受教育年限为标志。以人均受教育年限8年为标志,可以将人力资源开发划分为低级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8年以下)、中级阶段(8l0)、中高级阶段(1012)和高级阶段(12年以上)。质量优势中还包括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成长、开发优势,可以用教育经费占 GDP比重加以衡量。

  5.人力资源强国的健康特征。健康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经典人力资源理论最初就将医疗和保健纳入其中,从广义上讲,健康包括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精力和生命力。美国经济学家西克里斯特(HESechrist)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发表的《医疗经济学》首次阐述了卫生保健、家庭经济和国民经济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看作是在这一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五十年代初,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达发表《卫生的经济问题》,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医疗卫生保健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尔达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早期代表。人力资源强国要有比较完善的公共医疗条件和制度保障,人均预期寿命一般要超过70岁。

    6.人力资源强国的竞争力特征。人力资源竞争是一种软性竞争。从国家竞争实力出发,人力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综合实力。有专家提出,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于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人力资源强国显示一个国家在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体现出来的竞争能力。

效率是人力资源强国的竞争力特征重要体现。这里的效益指人力资源所创造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人口既是一种资源,也可以成为一种负担。人力资源的效益是指劳动力发挥的正效应与负效应之差,即人力资源所产生的赢利减去人口负担,两者之间的差越大,效益优势也就越明显。本研究将人力资源的效益划分为正效益和负效益两种,其中正效益包括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专利数两个指标。在研究人力资源贡献的同时,特别设立了人力资源的失业率、文盲率和老龄人口比率等三个负指标,以考察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真正优势。投资于人的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国家战略,产出效益是衡量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

 

(执笔:高书国)

 



[1]《人力资源强国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项目为中央级公益性科研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课题主持人:高书国副研究员(博士);成员有王放教授(博士)、任强副教授(博士)、王建副研究员(博士)、王蕊博士、玉丽助理研究员。本文为该课题主报告第一部分摘要。

[2] []西奥多·舒尔茨:《由教育形成资本》(英文版)1960年版。

[3] []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源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42页。

 

[4]  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62007Creating an improved

Business Environment)》,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5]  转引自:李希文、徐兴国、龚国安:《简明人口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6]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人民出版社,《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页。

[7]  江泽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20015月,新华社北京2001515电。

[8]  胡锦涛:《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报》2006831,第一版。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人民出版社,200710月第一版,第15页。

[10]  郑必坚:《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力量》,中国网,20060216,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11]   胡锦涛:20078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jyb.com.cn

 

[12]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1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35卷,第145页。

[14]  王俊秀:《中国距劳动力短缺时代还有多远?》,《中国青年报》,200859

[15]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16]   高书国、杨晓明主编:《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