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通讯及显示设备开发科技工程实施方案
新型通讯及显示设备开发科技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以电子、计算机、新材料和通信网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新技术革命中的先导技术和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推动技术进步、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五次革命,促使整个世界从工业化阶段进入信息化阶段。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应用性和渗透性延伸到国民经济各个产业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和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是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前半叶,信息技术仍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驱动力。所以,在“十五”计划中,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是实现我省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作为我省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的科技工程“新型通讯及显示设备开发”正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提出的适合我省大力发展的科技重大项目,包括“程控交换及接入设备”、“网络及安全产品”、“新型移动通信产品”和“PDP和新型LED关键技术”等。
意义有三:
1、有利于形成规模产业。信息技术发展的最终出路是,成果产业化,应用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2、降低运营成本。国产设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迫使进口设备降价,这将使运营业节约大量投资,降低成本,也间接给消费者带来收益。
3、带动配套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配套产业,如机械工业、元器件制造业,集成电路设计和加工、电池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等基础行业的全面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主要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
1、程控交换及接入设备
从纵横交换设备到数字交换系统,程控交换技术有了跨越式发展,容量越来越大,带宽不断增加。光纤技术和光通信的发展,更给程控交换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整合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向接入网作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的连接部分将最终脱离只能传送话音等窄带业务的传统束缚,摆脱多厂商、多制式等困扰,在通信网中形成新的体系。因此先进的多媒体公用通信信息宽带接入网已成为当今电信业的关注焦点,也是未来通信市场争夺的焦点。从技术上来说,光纤到户(FTTH)是接入网的最终解决方案。光纤到户的优点在于:对用户来说带宽不受限,这为宽带业务进入家庭提供了带宽上的保证,另外光纤直接到家,不受外界干扰也无泄露问题,室外设备可以做到无源,避免雷击,性能更可靠,供电成本也更低。缺点在于成本太高,不能大量推广。目前技术的发展分为:内置接入网、MATM技术为基础的无源光网络(APON)、基于光纤环路(FITL)和ATM技术的交互式数字视频接入系统(SDV)和宽带无线接入的本地多路分配系统(LMDS)。世界各国因国情不同,实现接入的方式也各异,北美采用光缆和原有金属双纹线及同轴电缆提供多媒体图像业务,美国使用单向HFC方式,实现CATV,欧洲采用数字用户环路DLC方式,日本也实现光纤到楼和光纤到路边。我国随着接入网概念的提出,也相应制定了一系列的接入网技术体制、将来能达到3000万数据网络用户,市场潜力巨大。
2、网络安全产品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的渠道成为社会的三大动脉。信息流的安全畅通状况和信息运用效果直接决定着物资流和资金流的效益。网络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载体,其交通性能和安全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单位、部门和国家的信息流安全来看,安全产品必须具有国家自己的自主产权,才能保证安全的可靠性,就此而言,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还未成立自己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市场上用的网络安全产品大多是国外产品,所以,建立自己的安全体系,生产自己的安全产品,任重而道远,安全产品中,核心路由器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交通和控制枢纽,重要性尤为突出。从网络通信的需求和技术发展来看,高性能路由器将逐步淘汰低端的网络交换设备,因而,社会对路由器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3、新型移动通信设备
中国自1987年开始提供蜂窝移动通信业务,从1991年到1998年移动用户平均增153%,到去年年底已达4000万,到今年底将会突破7000万,2005年将达到2.38亿,平均年增长率为29.8%,届时移动电话普及率将达17%。世界发达国家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40%以上,而中国目前只有5%,因此,中国有着极为广阔的无线接入市场空间。
自1993年TIA批准CDMA为扩频数字蜂窝系统标准以来,CDMA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网络建设方向。CDMA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覆盖范围广、建设快、话音质量高、保密性好等优越性,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在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主流技术大致分为:WCDMA、CDMA2000和TD-SCDM技术,从总体比较,三类技术各有优缺点,但WCDMA更为优越,因此各国选用的几率很大,但是从抢占市场的角度考虑,CDMA2000则是首选。预计CDMA2000在2001年底完全商用,而WCDMA则要等到2003年底才能开始商用。我国的联通公司正在大规模铺设CDMA2000移动通信网,WCDMA要到2003年才能在我国开始商用。
4、PDP和新型LED等关键技术等
多媒体信息显示技术目前主要是等离子彩电(PDP)和LED大屏幕显示技术。彩色等离子显示器具有高画质、大画面、宽视角、超薄、超轻、无任何失真、抗磁干扰和无X射线等优良的技术特点,同时还具有全数字化特点,可以预期在将来的信息传播媒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填补国内空白发展高科技显示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重要意义。此项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掌握,我省的中显公司也掌握了此项技术。彩色巨型显示屏是集电视技术、显示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处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在未来的信息传播媒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受到国内外政府的高度重视,国际上只有日本几家大公司等少数公司能生产高性能彩色巨型显示屏。上述技术及产品必将取代以往CRT的主要产品而得到飞速发展。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有限目标,突出重点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根据未来5—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依据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力量,在信息技术领域,确保完成程控交换与接入设备、网络产品,新型移动通信设备和显示技术等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的若干项目,突破关键技术。
2、市场导向,加强创新
重视创新研究,面向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目标,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广泛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加以重点扶植,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3、发挥优势,集成精品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开发,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技术、设备等信息技术资源等条件,有创造性地进行研制开发与系统集成,形成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技术及产品,发展我省信息技术产业。
4、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合理培植资源,将人才培养与项目开发相结合,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队伍,促进技术转移和辐射,提高企业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
四、目标与任务
1、目标:“十五”以来,形成信息技术的规模化产业5—10项。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主要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世界主流产品,部分优势领域的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进步对信息产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保持50%以上,研究开发基地基本完善,人才队伍力量适应技术产生发展总体需要。
2、任务:根据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在程控交换及接入设备方面,重点发展接入网设备,开发研制U9000数字通信网接入平台;在网络安全产品方面,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和数据加密标准,研制高质量的安全平台,设计自主产权的加密算法及高速加密芯片,开发安全核心路由器、安全服务器、网络保密机、客户保密机、安全操作系统等产品;在新型通信设备方面,重点发展CDMA2000CMT系统和WCDMA通信基站设备和关键技术芯片。在显示技术方面,重点发展PDP等离子彩色显示器和LED大型彩色屏幕。
五、进度和考核目标
1、CDMA移动通信系统CNT,由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
开发内容:移动交换子系统
移动基站子系统
关键元器件及芯片
终端设备
进度:1年
2001年7月制定总体方案
2001年8月无线接入单元硬件方案设计
桌面无线上网中断硬件方案设计
移动交换网络控制设备硬件方案设计
制订CMT协议细节
2001年9月无线接入单元硬件开发设计
无线接入单元软件开发设计
桌面无线上网中断硬件开发设计
移动交换网络控制设备硬件设计修改
移动交换网络控制设备软件方案设计
2001年10—11月无线接入电源软件代码编码、分系统调测
桌面无线上网终端软件代码编写与系统调测
移动交换网络控制设备软件代码编写
移动交换网络控制设备硬件调测
无线接入单元硬件调测
2001年12月无线接入单元系统联调
桌面无线上网络终端系统联调
移动交换网络控制设备软件与系统调测
移动交换网络控制设备联调
2002年2—4月全系统联调,开无线市话试验局
2002年5—6月相关系统漫游功能设计实现
2002年7—12月开通试验局,申请入网证,转入商网生产
2、WCDMA基站设备和关键技术芯片生产
开发内容: RF
控制部分
数据处理部分
进度:18个月
2001年7月 总体方案设计
2001年8月 RF硬件设计
控制部分软件设计
数据处理部分软硬件设计
2001年9月—2002年3月
RF软硬件设计、调测
控制部分软硬件开发、调测
数据处理部分软硬件开发、调测
2002年4月 全系统联调,芯片设计
2002年5—8月 入网测试
2002年9月申请试验局,申请入网证,输入商网生产
3、安全产品开发
开发内容:网络安全路由器
安全服务器
网络保密机
客户保密机
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操作系统
安全IC卡
安全加密芯片
进度3年
2002年:网络安全路由器、安全服务器、网络保密机、客户保密机、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IC卡、安全加密芯片的研制。
2003年3月 调试
2003年4—6月 调试
2003年7月 生产
4、U9000数据通信网接入设备
开发内容: U9000系统局端设备(COT)开发
U9000系统网关设备(GW)的开发
U9000系统光纤互联设备(ON)的开发
U9000系统远端设备(RT)的开发
U9000系统网络管理(NM)软件开发
进度:2年
2001年 填报项目建议书及批准立项
编制可行性报告及审批工作
设备造型及定货、厂房改造
2002年 开发、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投产、人员培训
5、安全核心路由器
开发内容:核心路由器
进度:2年
6个月 系统软件生产
6个月 系统硬件生产
6个月 产品、集成和测试
6个月 试投产
6、高分子厚膜电路生产工艺研究
开发内容: 多层高分子厚膜集成电路工艺
高分子厚膜集成电路的集成化
开展用高分子厚膜工艺制作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场效应管的研究
进度:5年
2001年 完成用于高分子厚膜设计的材料和应用研究
2002年 完成高分子厚膜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研究
完成配套生产工艺的研究
7、北斗1号双星定位地面用户机和核心芯片
开发内容:北斗1号双星定位地面用户机、地面用户机核心芯片
进度:1年
2001年制定总体方案,地面用户机硬件方案设计
地面用户机核心芯片软件方案设计
地面用户机硬件设计
地面用户机核心芯片软件设计
软硬件调试、测试、生产
8、新型显示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开发内容:新型显示器件
液晶显示器件(STN-LCD、TFT-LCD)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建设TFT-LCD生产线,尽快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同时加强相关产业配套能力,提高中高档STN-LCD和TFT-LCD用原材料的国产化率。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
对已有一定基础的30英寸以下的工艺技术加速推广,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开发研制40英寸以上的彩色PDP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超高亮度LED
超高亮度LED,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材料生长、管芯制作,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少数单位已掌握超高亮度兰光LED的基本制作技术,应重点支持进行批量生产技术开发。
进度:2年
六、措施
1、统一部署,统筹安排信息技术等的研究发展
2、调整计划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计划间的衔接
3、跨部门联合研究开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以省队为主的研究开发队伍
4、增加投入,保证开发资金的充足
5、建立有利于信息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1)政府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政策
(2)高科技产品进出口政策,在关税、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
(3)有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开发能力企业
6、稳定高科技开发队伍。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
- 下一篇:Notch信号在大鼠胎肺AECⅡ细胞转分化调控…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