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少数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二)研究价值

1、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2、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3、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教学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也曾提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二、课题研究主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主导思想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职高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数学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三、课题的内涵界定

1《现代汉语词典》对“提问”的解释是“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即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又包括了职高生的提问意识。

2、职高生有效性提问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见解。

3、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总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主动地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 “主见”和“思想”。我们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提问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具体目标

1、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2、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职高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

3、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我们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的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2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3、职高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职高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他们在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受。反之,如果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那么,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激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课题组将对职高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按课题方案的设计要求,做好实施准备——进行现状调查——确定研究对策——按步加以实施全面反馈评价——总结研究经验。

1准备阶段(20084月~20086月)

主要工作:

1)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

2)设置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

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

2 实施阶段(20086月~20092月)

主要工作:

1)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

2)理论学习。

阶段成果:课题小节,中期报告。

3、总结阶段(20092月~20094月)

主要工作

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

2)撰写研究报告

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

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以课堂为载体从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师生共同行为三方面研究职高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操作模式,总结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及途径,构建一套职高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2为学生提供提问的平台,从三大方面来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第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第二,增强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3从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类型、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过程、职高数学课堂提问的要求等方面总结职高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各个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八、研究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职高数学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论文、案例。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瓯海二职的学校领导积极支持课题并保证课题组成员有时间做调查,做问卷等研究活动。本校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数学组教师曾参加过市、区级教学评比,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与此同时,他们都是活跃在课堂一线的老师,在组织教学、处理教材、与同学交往中都有一定的经验。

十、课题组成员

组长:陈然

成员:叶婵慧

十一、参考文献

1】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职高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人民教育》2000/10

2】吴立岗《现代教学论基础》[M]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1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