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
安 徽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研究 |
课题批准号 |
JG10327 |
课题承担人 |
马兆军 |
所在单位 |
安徽省灵璧中学 |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07年10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0--9--28 学校会议室 宿 州 市 教 科 所 王 峰 灵 璧 县 教 研 室 吴建华 灵璧中学课题组成员 马兆军 侯立刚 张家纯 王军 李成辉 李永 任启杰 灵璧中学教研室主任 陈凭心 姜维聪 朱帮助 陈广华 张新清 及其 邱小飞等理科学科教研组长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3000字,可加页) 题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研究 研究主要内容: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的调查研究。 2、分析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素。①教师行为的有效性;②学生行为的有效性;③教学目标的有效性;④教学评价的有效性;⑤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3、探索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①有效的课堂教学准备策略---课前预习导学案实施策略;②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③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检测策略。④构建学生“学”数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4、课程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研究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对多种教材版本进行整合,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研究中遵循的三个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即:在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理念的指导下有计划的科学研究。 ②主体性原则,即:以高一、高二全体教师和学生为研究主体。 ③实效性原则,即:课题研究要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专业发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努力将研究的认识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本课题还将对校本教科研与校本师资培训关系、校本教科研与校本研修关系及如何开发利用校本教科研资源、学校如何加强校本教科研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关联研究,创新校本教科研思路,使学校教育教学行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 + 实践探究 + 磨课、研课 + 形成初步“好课”评价方案 + 课堂应用实践 + 反思修正 。 组织分工:马兆军--课题研究全面工作。 侯立刚--理论研究及资料的搜集、整理。 张家纯--整理、搜集研究资料及实践研究。 李成辉 李永--实践研究。 王峰 吴建华---理论指导、实践调研、宏观督导督查,本地区的相关本课题研究的交流与经验推广。 进度安排:2010-4至2010-5 课题研究设计,对整个课题研究作系统构思,完成研究方案。 2010-6至2010-10 开展研究、收集整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与交流。 2010-10至2011-3 课题研究实践,研课与磨课、归类总结资料。 2011-3至2011-6 分析整理研究资料。 2011-9至2011-12 形成成果报告。 预期成果:初步构建形成“学”数学由“学乐”进而变为“乐学”的“教数学”的有效教学模式,并推广应用。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增补课题组成员:邱小飞 胡振登 周祥 王峰 丁胜 负责整理、搜集研究资料及实践研究。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四、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