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中学历史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表:《历史学科教师教研能力的研究》
修文中学历史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表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中市教育局教研室制
填
二、封面右上方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申请人如实填写。
三、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和县级教研室领导批准,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管理职责和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四、晋中市课题组设在晋中市教研室初中组,邮政编码:030600联系电话:3118845
课题负责人 指真正承担课题研究和负责课题组织、指导的研究者。不能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
工作单位
预期成果
例如: A ∣专著
A.专著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历史学科教师教研能力的研究 | |||||||||||||||||
负责人 | 康海佳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日期 | 1982.01 | |||||||||||
行政职务 | | 专业职务 | 教师 | 研究专长 | 课堂教学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学位 | 身份证号 | 142401198201121827 | |||||||||||||
工作单位 | 榆次区修文中学 | 电子信箱 | 170224813@qq.com | |||||||||||||||
通讯地址 | 榆次区修文中学 | 邮政编码 | 030600 | |||||||||||||||
联系电话 | (单位)2710024 | |||||||||||||||||
负责人近期已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主持的重要研究课题(已结题,请提供相关证明复印件) |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学位 | 工 | |||||||||||
王晨艺 | 1987.07 | 中小学二级 | 课堂教学 | 本科 | 学士 | 榆次区修文中学 | ||||||||||||
王美英 | 1970.11 | 中小学一级 | 课堂教学 | 本科 | | 榆次区什贴中学 | ||||||||||||
徐娟 | 1979.02 | 中小学二级 | 课堂教学 | 本科 | | 榆次区修文中学 | ||||||||||||
白丽红 | 1967.06 | 中小学高级 | 课堂教学 | 本科 | | 榆次区修文中学 | ||||||||||||
刘云仙 | 1967.01 | 中小学一级 | 课堂教学 | 本科 | | 榆次区修文中学 | ||||||||||||
冀利民 | 1977.03 | 中小学二级 | 课堂教学 | 专科 | | 榆次区修文中学 | ||||||||||||
郑永芬 | 1974.06. | 中小学二级 | 课堂教学 | 本科 | | 榆次区庄子中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预期最终成果 | B.研究论文C.研究报告 E.其他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6.06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总字数限4000字内,可加页。) |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 二、 教研与教学是把“研”与“教”作为一个与整体教育教学活动相统一的整体来看待,认为教研理论必须存在于课堂,并得到具体实施才有生命力,它要探寻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教师的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和选题的意义所在及研究价值的体现。 现实意义:纵观学校历史教师队伍情况,我校没有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缺少能在学科教学中引领作用的名师。虽然教研组也常常讨论交流,但由于工作经验、教学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深度广度都不够,无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所以我们想让教师把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形成教学研究小课题,开展主题教研,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争取打造一支教学骨干。 1: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教科研能力。开展教育研究,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置身于现实的开放、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够随时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直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显然,这是专业研究者所无法替代的。 2: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1)、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水平,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单凭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基础和原有教学实践经验是不够的,难以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把教育原理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形成自己优化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教育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 (2)、教育研究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开展教育研究,教师不再成为理论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理论运用与实践于一体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并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直接参与教育研究,研究的问题提出和假设完全是依照实践的需要,是实践要求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实践也为教育理论运用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实例,因此,教育研究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 3:教师参与研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2、培养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使教师向研究型转化。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模式。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内涵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学校是教研的主要阵地,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研制度,实行校本教研、联片科研、送教下乡、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难点是校本内容的复杂性、针对性、理解性。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打造一支教学骨干。 聚集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抓基本教学管理入手,强化教师的有准备上课。即以教师的教学反思、教案、作业批改记录及听课记录为依托,以集体备课为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场所,以区、校教研室人员深入课堂听课、上课、议课等方法来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要点是如何有效调整不足之处。 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新模式。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是学生,“学生参与度”无疑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考查,并以“学习效果”指标取代“教学效果”指标,树立“以学评教”而不再是“以教评教”的评价观。研究难点是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学生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1、农村初中学校的教研与教学应重点研究哪些内容?一名教师应具备什么教研与教学能力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2、教师教研与课堂教学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影响教师与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培养教师教研与教学能力的方法及步骤有哪些? 4、如何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理论?如传统的教学是重讲解轻感悟、重主导轻主体、重传授轻引导,但新课改的教学则注重情感、知识及过程“三维目标”的相互结合,什么是新改革背景下的教研教学?这是本课题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 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研组研讨为平台,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解决历史教学和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上,创造浓厚的研究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有较高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4、能够走出去,请进来,与联片学校互动交流。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十、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 (1)组建课题组,收集资料。 3、深入开展阶段 (1)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提高认识、继续实践; (2)研究教师如何上好课题研究交流课; (3)对学校教师在教研教学方面的管理模式深入探讨。 (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通过课堂教学及论文等形式展示成果。 (5)邀请专家进行检查、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相应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6)通过阶段性总结,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 4、总结、结题评比阶段 (1)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参与研究人员的个人总结。 (2)写出课题论文,汇集论文集,优秀教案集。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总字数限1500字内)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研究务求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既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教师搞研究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从身边的问题入手,研究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以及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方向,理论依据充分、科学,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近年来大家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与改革,收获不小—康海佳曾获得榆次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康海佳的教学论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细节—历史材料》获山西省教育学会二等奖;《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获三等奖;电教论文《返璞归真,让教学有效》获晋中市第十一届电教论文评选二等奖,《博采众长 自主预习》荣获晋中市三优工程三等奖;康海佳的教学设计《明朝君权的加强》获三优工程三等奖;王美英曾获得榆次区优质课二等奖;王美英的教学论文《如何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获晋中市二等奖;王美英的教学论文《浅谈美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协会第八届研讨会三等奖。多年的科研实践,使得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并且都是一线骨干教师,有着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我们相信,在上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校领导的领导下,通过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圆满地实现研究目标,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二)、主要参考文献 在本课题设计之前,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构想和研究提供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的文献资料有: 1、李其龙等译 彭正梅(德国)本纳选编.《赫尔巴特教育论著精选》[M],由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吴式颖等编. 3、郑新宇,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探索与认识[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徐启鹏,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可创新,安康日报[N],2011年 5、张远飞,在线“活生生”的历史——课改深化的一点体会[J],现代阅读,2011年7月 6、韩玉平,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1年16期 7、林甲军,挖掘教学核心问题 激活历史学科魅力[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8、李绍玉,拓学科教学新路 扬素质教育风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C],2009年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本课题的核心成员由康海佳、王晨艺、王美英、徐娟、白丽红、刘云仙组成。 从课题组参与人员的专业结构方面看: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涉及教学技能、学科教学等不同领域。 从课题组主要参加者的研究经验看:课题小组研究人员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而且思维敏锐、观念先进,已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奖项,曾多次承担或参加了多项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相关研究的基础。 从课题组构成的各方面看,课题组有能力保证该课题的顺利的实施和完成。各成员均参加过县级以上不同形式的新课程改革和专业成长培训。单就年龄来说,正是做课题研究的最佳阶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知识、专业、热情、精力、能力的有力保障。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 技术支持:我校每间教室都有宽带网的接入,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具备承担课题科研的硬件、软件条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二)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参与研究教师的培训,提高研究能力。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具体表现:1、课题组吸收了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力量的积极参与,对于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各种保障。2、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随时随地均可交流,资料查询也方便。 参研人员工作积极,团结协作,奋进创新。3、基于对生成课程理论与实践现状的了解;4、基于自身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反思;5、基于对中学历史学科生成课程研究的兴趣;6、基于导师的指导、学校教研力量及其氛围的支持和其他教师的帮助,学校已经有共同做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 (三)时间保障:建立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 (四)经费保障:学校十分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 成果形式 | 承 担 人 |
1 | 2014.3- 2014.6 | 农村初中学校教研内容及教师应具备教研的什么能力? | 调查报告 | 全体成员 |
2 | 2014.9- 2015.1 | 教研与课堂教学的联系 | 调查报告 | 全体成员 |
3 | 2015.2- 2015.6 | 影响教师教研能力的因素 | 调查报告 | 全体成员 |
4 | 2015.9-- 2016.1 | 教师教研能力提高的方法和步骤 | 阶段研究报告 | 全体成员 |
5 | 2016.2— 2016.6 | 新课改下教师教研新理念与教师教学能力的结合 | 阶段研究报告 | 全体成员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1 | 2016.6 | 历史学科教师教研能力的研究 | 论文 | 康海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经费
经 费 预 算 | 申 | 金 额 | 总 |
1. 2. 3. 4. 其 | | |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和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 |
单位意见 | 年 |
县级教研部门意见 | 公 年 |
市教研室评审及建议立项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提升高中历史解题能力的研究》方案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