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请报告:高中化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设置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设置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申请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我国教育“最大问题是没有问题”。过去,我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全都懂了,没有问题了。这样往往造成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的现象。新课程的实施,把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江苏省高考新政策已正式出台,新政策规定2008年高考,化学将不纳入高考科目,只作为学业测试科目。这一变化无疑极大程度的降低了中学化学这门学科的地位,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学生对化学学习的重视程度。

江苏省新教材已于2004年(首先从初三开始)正式开始使用,新教材的编写彻底打破原教材的系统性,而更加侧重于话题式。这一变化无论是对学生的“学”,还是对教师的“教”,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可以说,使众多的教师有一些不知所措。同时也因为初高中教材内容(目前初高中的教材版本也还未统一,初中是沪教版,高中有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衔接上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就更加加大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难度。

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以前的学生有所降低,初中化学因为内容增多,时间又紧,教学更侧重于应试,再加上现在初中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使得较大一部分学生根本不能一下子溶入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来,使得大部分学生不会总结,不会创造性的思考,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感觉化学学习变难了,甚至大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高中所有学科中最难的,这样自然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使得选修化学的学生越来越少。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开放性问题历来为中外教育家们所重视。在国外,上至苏格拉底、柏拉图,下至当代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都有大量有关“问题意识”的真知灼见。在上世纪30年代对探究反省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根据杜威的理论,问题意识是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上世纪50年代的研究表明,难易适中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足以激励学生向下一阶段发展。

在国内,我国著名学者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当代教育学家郑金洲教授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致力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进行探究。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我国目前对开放性问题的分科研究比较普遍,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应用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几乎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课题来自新课程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及策略,为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教育目标服务。

本课题对高中化学教师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提高专业素养,提高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具有普通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教师在高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育观念、理论指导、目标、途径、方法、内容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操作样式,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课题对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质疑探究的能力乃至创早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本课题研究将总结出一些适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当然这些策略在学科教学的落实上,还是要结合学科特点,使策略作用最大化的。)

四、课题界定

高中化学教学:是指高中各年级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开设的教学,并延伸到一些有稳定教学内容的活动课程的教学。

开放性问题:教学过程中,针对相关教学内容,提出的无特定标准答案或有广泛答案的问题。此类问题能让所有或者说绝大多数学生,“有问便可答,有答必可对。”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产生的一种主动回答、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

 

五、课题的支撑性理念

1、问题教学理论。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的高级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需要教师系统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独立探索活动与掌握已确立的科学结论最优化地结合起来。问题教学法以当代思维科学为依据,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问题解决方式可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合作研究式、自主探究式等。

2、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解释现实。建构主义关注人的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基础来建构知识。建构性学习是一种内在认知动机驱动的学习。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解释:-、学习是主体主动作内部心理建构的过程;二、学习中的理解是运用已有经验和提供信息的结果,学习中的建构既有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又有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三,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合作会使理解变得丰富和全面。

3、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意识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观念表现。课堂教学更应强调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着个体在思维活跃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方面的差异。

 

六、课题理念假设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问题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和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问题,对化学教学中进行开放性问题设置应用进行研究,那么有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主动答疑并质疑探究,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可能促使教师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七、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开放性问题应用为切入点,探索高中新教材教学的好方法,快步提高化学教师新教材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利用开放性问题充分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对化学学科的重要性认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开放性问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开放性问题,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八、研究内容设计

1、针对各教学内容相关开放性问题的构建。

系统研究高一到高三所有必修和选修教材,针对各教学课时,构建开放性问题。

2、开放性问题课堂使用效果的研究。

通过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分析研究开放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3、开放性问题使用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所起作用的研究。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开放性问题,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九、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信息状况、文献资料和主要成果进行分析、比较

和综合,作为本课题的借鉴与参考。

2、行动研究法:以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结合实际问题的实践研究,探寻高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基本规律和途径、方法、策略。
    3
、经验总结法:依据课题研究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分析、概括,升华为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策略与模式。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典型个体的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个性、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相关度。

 

十、操作措施

1、调查现状

通过问卷或座谈的的形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现状的了解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使教师对现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调查教师对提高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调查教师开展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研究的理论储备与可行性。

2、开展活动

1)利用本组活动研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各教学内容构建“开放性问题”;

2)开展“开放性问题”的研讨课,检验使用开放性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效果;

3)采用定期讨论的形式,总结研究成果并不断改进优化研究策略。

4)通过各种宣传途径,营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氛围。

 

十一、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

时间

主要工作

负责人

筹备阶段

2007.102008.1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健全研究网络

王秋华

黄旭东

 

实施阶段

2007.22009.1

课题方案落实及具体实施方案,完成中期报告。

黄旭东

陆建浩

总结阶段

2009.22009.6

课题整理分析,组织鉴定

黄旭东

陆建浩

 

十二、最终成果呈现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和开放性问题汇编、课例汇编、音像资料等

 

十三、研究组织

课题组组长:黄旭东

课题组成员:明德高级中学化学组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