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
2012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
小课题 负责人 |
王卫 |
学 科 |
化学 |
学历 |
硕士 |
职 称 |
中学 高级教师 | |||||
年 龄 |
44 |
参加工作时间 |
1990年7月 |
工作单位 |
西安市九十一中学 | |||||||
手机号 |
|
QQ号 |
1131506772 | |||||||||
邮 箱 地 址 |
1131506772@qq.com |
新浪博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2749322755 | |||||||||
课 题 名 称 |
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
小课题其他成员 |
姓 名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
汶雅 |
中学一级教师 |
西安市九十一中学 | ||||||||||
张引宏 |
中学一级教师 |
西安市九十一中学 | ||||||||||
张云飞 |
中学二级教师 |
西安市九十一中学 | ||||||||||
张丽丽 |
中学二级教师 |
西安市九十一中学 | ||||||||||
选 题 缘 由 |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背景。化学学科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实验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过于突出化学知识的教学,忽视化学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学方法单一,课堂缺乏活力;轻视化学实验操作,多数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主动钻研化学的学生少,缺乏对本学科发自内心的喜爱。我校为普通中学,学生这种学习状态尤为严重。(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寻新课改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性和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助于我校化学特色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同时提高我校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的开发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二、研究现状: 如何更好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教育上永恒的研究课题,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先例。我国新课改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对于化学课堂效率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但突破不大。三、完成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分析:(一)师资力量:我校的化学组团结互助,勤于学习,善于反思,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满腔热情;小组五位成员,四名硕士和一名本科,具有熟练电脑操作技术和资料查阅、研究课题的能力,从教在十五年以上的教师有三名,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各一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一名,有一线工作经验,年龄方面老中青相结合,完全有能力胜任这一研究课题。(二)研究基础:学校有图书馆和资料室,多媒体网络、电子白板,知网等大量的数据库检索条件,能满足文献搜集需要和研究课题的硬件条件;在2011年,本课题小组采用小组学习方法对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为提高课堂化学学习效率对教改下的学生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尝试,形成了课题论文,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三)保证条件:本课题的申报开始就受到学校有关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学校邀请专家来做小课题研究指导,还有学校科研管理工作教师的无偿援助;我校注重教科研活动,经常邀请专家来做报告和点评指导,有良好的教研风气,鼓励学习和实践新教学方式方法,以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我校有广泛的研究群体,研究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可行性和可信性,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奖励制度和管理办法,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 |||||||||||
研 究 设 想 |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的目标(一)研究内容:本课题拟在课堂教学环节、作业布置及学生评价体系方面进行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提出一种较为合理的授课模式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研究方法:在立题阶段采用文献法,在实施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在结题阶段采用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第一阶段(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8月30日):课题调研、分析、初步确定可操作性研究详细计划阶段。 对以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的实效性及学生喜好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和学生调查等形式收集资料进行诊断,并分析原因作好记录。根据调查结果初步设计适合中学在校学生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这一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及归纳总结。 第二阶段(为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9月20日)确定可操作性详细实施计划阶段。 本阶段小组成员通过个人构想、集体讨论,总结确定出可操作性的详细的实施计划。 第三阶段(2012年9月21日至2012年12月10日):实践研究阶段。 对平行班进行课堂试验研究,随时记录归纳研究过程中的研究体会和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 第四阶段(2012年12月11日至2013年元月10日):分析结果,修改模式。 分析记录的原始数据和资料,特别是通过对期中考成绩和月考成绩的分析,找出问题;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和,与第一次问卷结果进行对比,调整措施,修改教学模式,写出研究过程论文,反思个案。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完成中期报告和总结阶段成果。 第五阶段(2013年3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实践研究阶段。 采用修改后的模式对平行班再次进行课堂实践研究,记录归纳研究过程中的研究体会和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再次修改模式。 第六阶段是总结阶段,时间为2013年5月11日至2013年5月30日。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对平行试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横向对比,每个班进行纵向对比,总结本课题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四、研究成果:(一)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的开展,经过研究和实践,针对中学化学课堂效率不高的学习现状,对新课改下的课堂学习模式、作业模式等进行改进,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二)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论文、调查报告、试验报告、课题总结报告、撰写相关论文,课堂实录光盘、相关视频,形成研究性成果(ppt) | |||||||||||
单位 审查 意见 |
(单位盖章) | |||||||||||
区(县)基础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
市基础教育 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
注:1.申请课题教师必须在新浪开题博客;填写手机号、QQ号、邮箱地址、博客地址;
3.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