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研究课题方案

高中生物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研究课题方案

一、 课题的提出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课程内容及教材编排方式的更新上,都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带来教学观念、方式的一大改变,就是要求打破原有的教学观、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为引导广大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和研究,国家“十一五”的重要课题便确定为中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就教材而言,教材是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在《新课标》提出之后,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重新进行了编写。全国各地因地制宜编写了适合本地的教材,如苏教版、北师版等,而用的最为普遍的是人教版生物教材。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本(以下简称新人教版),这是目前来说最新的教材,其在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出《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然而,有好的教材还不足以较好的完成教与学,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指导者,应该深钻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找准课程标准、教材与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了更好的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源,特提出此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学科特点、 教学目标、 教材编写意图的基 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 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因此如何最大效能的发挥教材的作用,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应要去研究探讨的问题,其意义十分重大。在研究这个问题的同时,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也会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这对高效完成教与学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三、理论依据

就教材而言,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即教科书;而从广义上来讲它又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材料。新课改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动脑,努力做到从学生真实学习为起点,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做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课题所研究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23册。此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如何将这些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上,仍需要我们教师紧抓教材,创造性地开发、使用教材。

 

四、研究目标

1、本课题拟从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插图、课后习题、探究活动及思考讨论等方面入手,对新教材中的各个栏目进行分类研究。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和了解,细致地去理解教材的每一个部分的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作用。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不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23册,研究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综合以下研究方法进行:

1、课堂引导教学法: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在课堂中以教材中设置的栏目引导学生挖掘教材,拓展思路,提高课本利用率。

2、探究活动:通过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从课外活动中强化开拓课本知识。

3、经验总结法:把教学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及问题,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

 

六、研究内容

1、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2、创造性地使用课后习题,通过拓展题真正的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3、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分析插图,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4、解决怎样才能将书中的探究实验因地制宜的进行实践这一问题。

 

七、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8-5——20087月)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

2、了解有关于高中生物教材利用情况的现状。

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初步制定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87——20092月)

1、各子课题的成员经讨论,分配子课题,制定具体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每月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初步形成体系。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三)总结阶段:(20093月——20096月)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八、研究成果构成

1、各成员优秀教学案例集。

2、相关优秀论文集。

3、课题结题报告。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主持人:金菲

成员:

谢伟雄

中教一级

惠东中学

课堂调控

习题的创造性使用

林静卿

中教二级

惠东中学

教学法研究

教材中插图的创造性使用

吴小旋

中教二级

惠东中学

导学方法研究

“问题探讨”在教学中的创造性使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