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初中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 期 报 告

 

 

 

 

            ZY100007           

      县城初中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C. 一般课题       

            G.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砚山县民族中学     

            20114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11月制

 

 

 

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的同行专家不少于1)、参与人员等]

根据我校课题研究计划,2011412日,课题负责人杨明焘校长组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了课题中期报告会,并邀请了教育局课题研究专家李佑祥老师和代明老师光临指导。在会上,课题组成员详细汇报了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商讨、拟定下一步研究方案、改进措施等。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

1、认真学习、熟悉研究过程

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德育文件,学习《整体构建德育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引》,认真回顾总结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此项实验和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统一了思想,树立了信心,使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2、重视实践、开展研究

我们抓好实验班工作,抽取七年级(1)3)(7)(11)班和八年级(1)(4(8)12)班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班级,并进行记录、评定、考核。进行《德育》读本和《成长册》的实验。在研究中,注重发挥其评价、激励作用,在指导学生填写的同时,还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对学生评价一次。我们要求实验班以读本为活动教材,组织开展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意观察实验班学生在道德行为习惯及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变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方法,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

3、建立了校内四级德育管理网络。

 

 

 

 

 

 

 

 

 

 

 

 

 

 

 

 

 

 

 

 

 

 

 

 

 

 

 

 

 

 

 

 

 

 

 

 

 

 

 

 

 

 

 

 

 

 

 

 

 

 

 

 

 

 

 

 

 

 

 

 

 

 

 

 

 

 

 

 

 

 

 

 

我校德育管理网络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由校级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二级由教导处、团委、少先队等部门组成,具体负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订和组织实施。第三级即各年级部,在学校总的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年级的德育目标和实施方案。班主任处于网络的第四级,但却也是最为基础、重要的一级。他们负责各项计划、活动的具体实施。“四级德育管理网络”给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德育教育,让我校的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4、开辟家校沟通渠道。

首先,我们认真办好每一期家长学校,定期集中授课,系统讲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独生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原理等课程,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代家教知识培训。

我们设立了固定的“对外开放日”,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家长感受学校的运作,用学校的诚心和实效换得学生家长的认同和信任。

5、开辟第二课堂,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

我们结合《德育》读本,展开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论辩活动、宣传活动、科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发展了各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去接受德育的熏陶。第二课堂的开辟,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才华施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还需加强。由于成员都工作在第一线,平时工作都比较忙,故部分研究工作相对滞后,相信经过统一认识,会有所改观。

2、部分成员的德育研究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德育研究水平是推动研究与实验工作的基础,是保证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但部分成员的方法还过于简单,认识还有待于提高。

3、德育工作者的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基本素质急待提高,德育工作者队

伍需进一步优化。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专家、学校领导与研究人员三结合,才能产生优秀科研成果。

三、重要变更

20109月,由于工作关系变动,原课题组成员阳家佑、陆光菊、王凯调至砚山县维摩二中、砚山县干河中学、砚山县稼依镇中学。为方便课题开展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经学校行政、课题组讨论,本人同意,原课题组阳家佑、陆光菊、王凯被课题组调整为余玲、殷正勇、王正文。

  玲,19734月生,专业职务:中学一级,研究专长:德育管理,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砚山县民族中学

殷正勇,197812月生,专业职务:中学二级,研究专长:教育管理,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砚山县民族中学

王正文,19821月生,专业职务:中学二级,研究专长:微机管理,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砚山县民族中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针对尝试德育综合评价标准再次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进行较为具体的经验交流,形成可行的德育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2、由七(3)班班主任马汝恋和八(12)班班主任陆红英老师作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交流,进一步优化评价模式,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3、组织教师分析论证与撰写论文,建立学生思想道德评价的信息管理平台,全面开展和深化专题研究。

420116月——20118月,按计划作课题研究总结。

五、预期成果

(一)认识成果

1、促进教师德育工作观念的转变。学校德育工作要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质量观;要树立只要符合社会和生产需要,能取得社会、生产、生活上的成功和成就的人就是人才的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尊严、特征的学生观。

2、促进教师对德育工作中改革、创新的认识。能使教师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重新认识,把开发人的自觉性与德育结合起来,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化进程。

3.促进教师对德育功能与德育内容关系的认识。使教师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德育的功能作用,正确研究和规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克服过去德育工作中大而全、多而杂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和指导思想,使教育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诸种教育因素对学生品德形成的相互关系,以深刻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实践成果

1、提高学校的德育管理水平。

2、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随着学校德育科研的深入,德育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日益显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行为习惯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

3、完善了学校的人格教育模式。学校德育坚持以生为本,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种以健全学生人格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学生主体性活动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德育模式。从而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人格教育模式。

4、优化了班集体建设。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各班加强了班级管理,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模式,推进学生的自主管理,改善了班风学风。

5、造就了一支能进行高素质的德育工作师资队伍。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锻炼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和教育科研骨干,带动了全校教改科研工作的全面开展。

6、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的德育干部、班主任和参研教师都得到锻炼,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学到经验,坚定信念,同时也增强德育工作的能力。

7、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迅猛发展。  

本课题研究,注意到各班主任在多年德育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亮点。通过课题研究,帮助他们总结概括、探索规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体现出德育特色。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课题主持人签名

 

                                      2011  3 8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或发表时间

成果影响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操行量化分数吗

 

论文

完成

 

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也需要“时尚

 

论文

完成

 

 

 

 

 

 

 

 

 

 

 

 

 

 

 

 

 

 

 

 

 

 

 

 

 

 

 

 

 

 

 

 

 

 

 

 

 

 

 

 

四、专家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

 

 

研究过程符合课题研究程序、有计划、有方案,各项前期研究落实到位。该课题可继续研究,能按时完成研究计划,研究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评议专家组签名

 

                                     2010   12 28

 

五、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

一、课题组成员变动

20109月,由于工作关系变动,原课题组成员阳家佑、陆光菊、王凯调至砚山县维摩二中、砚山县干河中学、砚山县稼依镇中学。为方便课题开展工作,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经学校行政、课题组讨论,本人同意,原课题组阳家佑、陆光菊、王凯被课题组调整为余玲、殷正勇、王正文。

  玲,19734月生,专业职务:中学一级,研究专长:德育管理,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砚山县民族中学

殷正勇,197812月生,专业职务:中学二级,研究专长:教育管理,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砚山县民族中学

王正文,19821月生,专业职务:中学二级,研究专长:微机管理,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砚山县民族中学

     二、其它变动:无

                             

                              课题主持人签名

 

   

 

六、课题负责人所属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注:根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网站(http://ghb.ynjy.cn)提供的上传流程图进行操作,并将中期报告送交一份至各高校科研处或州()教科规划办。

 

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昆明市学府路2号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大楼11楼 (650223

电话:08715129647     传真:08715103080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