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
关于《初高中物理过渡衔接教学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宁城高级中学 高二物理组 张瑞清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度大、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新生入学一段时间感觉物理难学,有一部分学生发展停滞,出现大幅退步,甚至放弃学习物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对初高中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法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是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所致。
1、教材方面:
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要求“台阶”太大。初中教材难度小,趣味性浓,一般由实验或生产、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性分析的多;高中教材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的多,教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地加强与提高。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常要运用函数、图像、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感到抽象难学,甚至望而生畏。数学教学进度跟不上物理教学的需要,学科间的不衔接给学生数学工具的运用带来困难,加大了物理学习的难度。例如: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力、物理平衡这两章,运用较多的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初中有的根本没学或者即使学了也比较生疏。
2、教法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进度较慢,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习题类型较少,变化也不多。考试时只要记住公式、背好笔记,一般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少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坏习惯。到了高中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提高,需要学生自己多分析、思考、练习才能真正掌握。习题类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很多学生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
3、学法方面:
初中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中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中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把初高中物理过渡衔接教学策略做为研究课题进行探讨。
二、课题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新旧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知识的同化和更新的研究
我们在教学教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2、物理直观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研究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进行多种媒体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批出:“有许多聪明的开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的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3、进行主体性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联系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授新课时采用导、悟、练、思的模式,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要求学生建立典型题集或智慧火花集。
4、物理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的研究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要求建立错题集做到警钟长鸣。同时进行应考方法的指导,课堂上进行限时训练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目标:
1、探索初高中物理过渡衔接教学策略。
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思路:
总结经验成果分享。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法、统计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的准备阶段[2005年7月至2005年9月]
1、成立强有力的课题组织,高二物理组全体成员。
2、选择课题开展调查分析,查阅相关文献,形成研究方案。
3、邀请宁城县指教中心胡艳霞对课题立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网上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主任彭前程进行交流,校领导张士平校长进行课堂教学指导。
4、填写课题评审书申报立项。
课题的实施阶段[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
1、进行开题论证,学习并研讨[实施方案]。
2、分解子课题实施专题研究。
3、定期开展课题研讨交流活动。
4、收集并积累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成果。
课题的总结阶段[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
1、整理分析过程资料,形成终期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和其他成果集。
2、申请鉴定验收。
六、预期课题成果行式:
优秀教案汇编、教学实录光盘[模式]、教学论文、终结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指导组:宁城县指教中心科研主任:胡艳霞
宁城高级中学副校长:张士平
课题级:
主持人:张瑞清负责课题组全面工作
成 员:邹 猛 黄春刚:负责学生的学法指导和策略研究
葛秀英 张国英:负责教师教学方法的策略的研究
马英姿:负责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的研究。
八、经费预算:
学校领导大力支持能够提供足够经费。
预算如下:
1、刻录光盘100元。
2、整理教案100元。
3、论文100元。
4、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1000元。
九、研究的保障机制:
1、客观条件保障:学校规模较大,共有七十二个教学班,是重点中学,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领导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图书阅览面广知识丰富,上网查询与名家、专家交流快捷方便。
2、主观条件保障:课题组成员业务精,专业水平高,曾参加过课题研究已有科研成果。
3、理论知识保障:请宁城县指导中心科研处、物理教研员指导工作。
4、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与研讨。
5、相关制度保障:学校建校50年,关于科研有一系列制度,我们课题组严格遵循。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万州区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课题指南(征求意…
- 下一篇:高中物理课题申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