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有效开发和运用策略的研究
立项编号: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有效开发和运用策略的研究
课题类别
研究方向与范围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课题主持人 肖建华
工作单位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申报日期 2011.9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填报说明
1.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时,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严谨明了,清晰易辨。可以直接上网下载本《申报评审书》后在电脑上填写,也可下载后用钢笔填写。可以从“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网站(网址:http://www.szteacher.net/)“教育科研”栏目下载。
3.关于封面的填写:
左上角“立项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批准立项后由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写。
“申报市(区)”栏内填写所属市、区。
根据课题设计以“年、月”格式填写“预期完成时间”。
申报专项课题的在“课题类别”栏内填写“微型研究专项课题”,其余不填。
苏州市规划课题的研究方向与范围包括以下15个方面:1.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2.区域教育发展研究;3.课程改革研究;4.学生发展与指导自学研究;5.德育与心理教育研究;6.学科教学研究;7.学校管理与学校特色研究;8.教师发展研究;9.职业技术教育研究;10.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11.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12.教育信息化与国际理解教育研究;13.“苏”(苏州)派教育与苏州教育历史研究;14.学校党建研究;15.其它教育研究。结合研究主题,确定“研究方向与范围”并填写,如“4.学生发展与指导自学研究”。专项课题不填“研究方向与范围”栏。
如确实有必要,“课题主持人”可以填两人。
“工作单位”栏内必须规范填写申报单位的完整名称。
4.“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栏中,各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的填写要注明级别、课题名称、参与情况(主持/核心参与)和完成情况(已结题/在研/终止/撤项)。
5.《申报评审书》打印或复印时一律用A4纸,于左侧装订成册,按规定程序逐级报送。《申报评审书》只需报送1份原件。
6.《申报评审书》中“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和《申报评审活页》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 题 主 持 人 ( 课 题 组 组 长 ) |
姓 名 |
肖建华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69.2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术职务 |
中学高级 |
研究专长 |
课堂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学士 |
电 话 |
13862286972 | ||||||||||||||||||
工作单位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
tcstgxiao@163.com | ||||||||||||||||||||
通讯地址 |
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太仓高级中学 |
邮政编码 |
215400 | ||||||||||||||||||||
全国、省、市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
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参与苏州市级课题研究并结题 主持太仓市级课题并结题 | ||||||||||||||||||||||
“十 一五” 期 间 教 育 科 研 情 况 |
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 |
论文或论著名称 |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 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实验探究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设计环节》 |
《物理教学》2010年第3期 | ||||||||||||||||||||||
《以简取胜 改进实验》 |
《中学物理》2011年第5期 | ||||||||||||||||||||||
《让学生在“试错-排错”中逼近学习目标》 |
《物理教师》2010年第6期 | ||||||||||||||||||||||
《强化“五境”意识 优化教学过程》 |
《物理教学探讨》2010年第12期 | ||||||||||||||||||||||
《浅谈“做一做”栏目中的“科学探究”》 |
《湖南中学物理》2011年第2期 | ||||||||||||||||||||||
《 “探究-建构”型物理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波的形成和传播》 |
《物理教学探讨》2011年第6期 | ||||||||||||||||||||||
《高中物理模拟情境探究题分析及启示》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1期 | ||||||||||||||||||||||
《巧解竞赛题的一种方法——补偿法》 |
《物理通报》2011年第4期 | ||||||||||||||||||||||
《物理课堂提问如何问得“巧”》 |
《湖南中学物理》2011年第1期 | ||||||||||||||||||||||
课题组 副组长 |
姓名 |
项其杰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术职务 |
中一 |
研究专长 |
课堂教学 | |||||||||||||||
电话 |
|
|
| ||||||||||||||||||||
(不含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限填10人) 课 题 组 核 心 成 员 |
姓 名 |
工作单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内分工 | ||||||||||||||||||
肖丽英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案例编撰 | |||||||||||||||||||
赵文华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资料整理 | |||||||||||||||||||
程艳德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中一 |
课堂教学 |
案例编撰 | |||||||||||||||||||
陈辉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中二 |
课堂教学 |
联络、收集资料 | |||||||||||||||||||
姜庆荣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
中二 |
课堂教学 |
案例编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方案
(一)研究背景 | ||||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教材中的知识和知识体系的灌输,轻课堂中学生生成资源的开发运用的状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师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因此,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生成性课堂教学虽然提出不久,但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这就出现了研究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课题很多,但真正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大部分停留在个案的实践基础上,因此,该课题的研究空间很大。我们想在前人促进课堂教学资源生成的策略基础上,深入研究在研究者本学科中将促成的生成性资源有效地开发出来,一方面可滚动积累,形成系列,形成对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参考与指南。另一方面,可通过对较大量的生成资源开发与运用过程的研究,摸索课堂生成教学的规律,提炼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开发策略、运用策略、开发与运用的整合策略。 | ||||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1、生成性教学——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手段,根据学生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所生成的新的资源,把学习引向深入,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成性教学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多元性的特点。 2、生成性教学资源——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原有的不同经验,是我们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这是第一个资源,是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基础。第二个资源是差异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水平,有表达的独特方式,这些差异也是教学资源,是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多元价值的具体体现。第三个资源是生成性资源,这个资源是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会有许多奇妙的东西,会产生许多生成性资源。 3、生成性教学设计——指在课堂教学前,教师把教材、学生及课外信息等教学资源进行重组预设,使学生在预设内生成,于生成中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地预设可知的状况,使之有效地为生成资源的开发服务;正确应对不可知的状况,使之不偏离有效生成的轨道,这是生成性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4、开发与运用策略研究——本课题将从生成性资源开发策略和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策略及如何将两者有机整合三个方面进行课题研究。要使这些策略有效,需要对大量的生成性资源案例进行研究、总结,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本课题的研究,验证和完善这一课题的一些已有的想法与策略,并在研究中不断生成新的生成性资源与实践操作策略,从而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目的。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 ||||
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热点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 1、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生成资源的初级阶段,即主要研究如何开发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作为一种未来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我们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这一阶段,更要研究如何使这些生成性资源在运用中发挥其有效作用,这就要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其生成有效资源的规律,对今后如何激发生成更多的有效资源提供相关策略,对一些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要开发、积累与运用,这些资源来源于学生,又来源于课堂教学,正是最贴近学生、最有效、最生动的课堂教学资源,如何运用好这些创新资源,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2、此类研究往往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其实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本课题觉得有必要对这两种资源进行平行研究,并探讨它们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寻找师生的有效互动与高效生成的规律与策略。 本课题将充分吸收其它课题的研究精华,从不同的角度,对高中物理课堂中生成性资源开发策略、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策略及如何将两者有机整合三大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尽可能地使课题研究的成果系统化、可操作、有成效。 | ||||
(四)理论依据 | ||||
1、《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 2、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4、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它也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和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在此理论基础上,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和拉根认为,所谓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到达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包括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就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 | ||||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策略,并将成功案例开发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使之成为宝贵的、创新性的校本课程资源,用前人课堂思维的激荡为后人生成新的资源提供基础。
本课题着力研究: 1、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生成性教育,不断积累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成功案例,并尝试使前面成功案例中资源与方法成为以后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有效参考,从而促成更多、更新、更成功的资源生成,不断滚动积累,形成对课堂生成性教学的参考与指南。 2、通过对较大量的生成资源开发与运用过程的研究,摸索课堂生成教学的规律,提炼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开发策略、运用策略。 3、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的策略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策略系列,更好地指导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 ||||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本课题研究为期两年,分三个阶段进行运作: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0月—12月,课题方案的制定与相应理论的学习,完善本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运作阶段):2012年1月——2013年3月,进行课题的系统研究,定期课堂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4月。进行课题的全面总结,系统整理,形成课题报告。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是一种利用教育文献研究教育现象,深化教育认识,解决教育问题的非接触性方法。 2、观察法: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进行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谈话、问卷、开调查会、深入实际等方式获得第一手口头的或书面的感性材料,进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获得某些规律性、结论性知识的方法。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的基础是探讨、论述与某人、某事或某种情况有关的各个方面。 5、行动研究法:是指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 | ||||
(七)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 段 成 果(限填5项) |
中期报告 |
报告 |
2012.8 |
肖建华 |
论文 |
论文 |
2013.2 |
各课题组成员 | |
生成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个案 |
个案 |
2013.2 |
各课题组成员 | |
实践案例(课堂实录) |
实录 |
2013.4 |
各课题组成员 | |
|
|
|
| |
(限填3项) 最 终 成 果 |
生成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个案集 |
校本教材 |
2013.4 |
各课题组成员 |
高中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有效开发、运用及有机整合的策略系列 |
报告 |
2013.4 |
各课题组成员 | |
结题报告 |
报告 |
2013.4 |
肖建华 | |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研究力量。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本课题组核心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成:副组长倪鸿飞老师为太仓市学术带头人,物理教研员。项其杰老师为太仓市高中物理学科教改带头人,太仓市名师研修班成员。肖丽英、赵文华老师分别为太仓市物理学科带头人。另外,我们聘请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王永元做顾问,我们相信在这样一支教科研队伍的能力合作下,一定能顺利地开展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 2、本课题通过对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及太仓实验高级中学在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并参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开发与运用的教学理论、运用案例及相关课题研究,结合我们前期开展的相关研究,对如何开展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有效开发与运用策略的课题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将逐渐完善我们的研究方案与研究策略,使课题研究更趋成熟。 3、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是有着良好教科研传统的学校,学校领导一贯支持各项教科研工作,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的《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与学校的教科研型校领导的重视分不开,学校领导已经承诺,对学校各项教科研工作给予全力支持,由学校划拨专门的科研经费以保障课题研究各阶段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因此,我们相信在领导的支持与制度的保障下,我们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各项保障条件。
|
三、各级管理部门意见
(一)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
本单位完全了解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二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保证做好课题管理工作,提供研究经费并创设其它研究条件。 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二)市(区)教科(教研)室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三)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