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立项课题
如何实施立项课题
嘉兴市教科所朱建人
一、课题立项的意义
1、是对申报课题价值的认同。
2、是对科研课题进行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
3、能对课题申报者的研究实施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4、是一份责任与使命而不是荣誉称号。
二、立项后的研究准备工作
1、研讨修订方案——这是课题顺利完成的基础。
要点:集思广益;批判思维;精益求精。
方案的基本结构:
⑴课题名称:语言最少化(指明对象、内容、研究方法)。
⑵目的、意义:回答为什么(对课题进行前瞻性思考和对真实问题的揭示)。
⑶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回答“谁在做”(广泛检索,择要阐述)。
⑷课题的界定:回答“是什么”(课题内涵的揭示与外延的框定以及操作路径的提炼)。
⑸课题研究的目标:回答“怎么样”(真实问题的对应面)。
⑹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回答“怎么做”的问题(技术创新)、策略或措施。
⑺课题研究的对象:确定被试。
⑻课题研究的步骤:准备——实施——总结。
⑼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专著、研究报告、论文、产品等。
⑽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专业、职称、职务等。
⑾经费预算:资料费、咨询费、差旅费、成果包装费等。
2、合理进行组内分工——这是课题有序进行的保证。
要点:职责明确;合作互动;资源共享。
3、及时建立相关制度——这是课题获得成效的保障。
要点:民主氛围;学研制度;工作进程。
4、获得必要的经费支持
三、立项后的实施操作
1、认真操作研究方案——“按图纸施工”
2、认真积累相关资料——有档案意识
3、重视研究者自主建构——求实践创新
4、重视过程的反馈调整——要与时俱进
四、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
1、成果形成的一般过程
A、整理筛选研究资料——多多益善,去粗取精。
B、研讨分析研究结果——先发散后聚敛。
C、悉心策划成果形式——内容决定形式。
D、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态度决定一切。
E、惊心包装课题成果——多一些受众意识。
2、优秀成果的基本特征
A、科学性——观点正确,材料确凿,逻辑严密,表述充分。
B、创新性——有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
C、规范性——文体感强,语言得体,形式恰当。
D、可读性——简洁、生动、流畅、避免套话,不故弄玄虚。
3、优秀成果产生的基础条件
A、课题操作的扎实性——做
B、理论学习的深入性——思(顶天立地搞科研)
C、成果形式的认真性——写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基本格式
- 下一篇:如何设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