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什么是教师的课题研究?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8日 点击数:
什么是教师的课题研究?
教师的课题研究,是选择日常工作中自己感兴趣、有价值的问题,运用科学研究方式,开展有目的、有依据、有规划、有行动、有成果的研究的过程。
①有目的:课题研究可以发现问题,但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首先要解决问题。
②有依据:以教育基本原理为依据,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③有规划:规划合理、明确,可以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确保成效性。
④有行动:教学研训一体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课题研究的有效途径。
⑤有成果:实践形态的研究成果比文本形态的研究成果更重要。
教师的课题研究有别于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非专业的教育实践研究,要遵循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的基本思路。
①选题源于实践;
②规划基于学习;
③行动联系工作;
④成果彰显智慧。
⒉教师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
零碎的教学反思不能代替系统的课题研究。要想成为“名师”,除了“坚持写”,还要看“写什么”、“怎么写”。
优秀教师也有高下之分,一种是只会“说自己的故事”的反思型教师,一种是还能“讲自己的道理”的专家型教师。只是“坚持写”而不考虑“写什么”、“怎么写”的教师至多只能成为反思型教师,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
课题研究是从反思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⒊教师怎么开展课题研究?
①选择课题;
②搜集材料;
③制订方案;
④实施研究;
⑤完成报告。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设计、操作方法
- 下一篇:科研课题研究方法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