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拓展教学资源的研究”课题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拓展教学资源的研究”课题工作总结
  
  我校确立的“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拓展教学资源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落实理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过程。
  
  1、课题准备阶段。
  
  组建队伍,由分管的教导主任、科学教研组长、实验教师成立课题实验小小组。
  
  课题组成员查找相关资料,对小专题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解读,确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及计划,组内成员明确分工,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学理论。
  
  2、课题实施阶段。
  
  全面启动课题研究,与学校教研活动相结合,按照课题实施计划上好研讨课,并进行评课等活动,积极记录好课堂实录,撰写案例分析。
  
  在课题实施中,我们每学期听取研讨课4次,现场备课的2次,注意收集典型案例,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集中学习6次,在教研的活动中也提升了对课题的认识,推进了课题的实施。同时学校邀请专家,听取了卢咏莉等专家的讲座,让课题组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
  
  3、课题总结阶段。
  
  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课题组及时进行阶段小结,探究一定阶段内课题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后期完成结题报告,成员成果展示,进行课题总结,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检测,数据的统计并撰写研究报告,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结题。
  
  二、课题研究经验。
  
  1、深入挖掘教材,合理选取补充性资源。
  
  针对教材结构、教学重点,挖掘教材外的补充性资源及其呈现。教材是专家们思维合作的结晶,绝大多数的文字或图片资料都是审慎选用的典型,而且教材又是学生课前、课中甚至课后认知的主要依靠,因此,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注重解读教材,对教材深入挖掘,明确教材架构,并从而选取精简的补充性资源。在选取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对教材资源的配套补充这个原则,使用资源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学生对资料的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对新的结论性的知识形成理解,让学生达成认知
  
  2、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资料呈现的针对性。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注重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识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资料的收集,有针对性的呈现。
  
  (1)注重课前准备。
  
  启发学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获取信息。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学校中的很多科学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我爱科学》等,提前让学生借阅,开拓视野。引导学生从网络上查阅图片或信息,如讲《热空气》一课,让学生回家提前了解热气球的历史及搜集热气球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教给学生查阅的方法。为避免学生对查阅的资料汇报时没有重点,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注重指导,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有效整理,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2)课堂资料的呈现。
  
  课堂中,学生对资料进行交流时,对于简单、浅显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资料,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注重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引导,不仅仅是停留在材料本身,或者及时捕捉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对材料作进一步的补充与说明。
  
  (3)课后拓展活动。
  
  科学课教学临近尾声时,教师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的兴趣。如讲完《改变物体的浮沉》一课,为探究下节课《水面的秘密》作准备,教师让学生回家观察水面是什么样的,并回家做一个小实验,倒满一杯水,再继续慢慢向里添加水,仔细观察水面的形状。这样为学习下一节课做好铺垫,同时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致。
  
  对学生的课外拓展研究活动,我们课题小组的成员坚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评比,采取巡视查看、汇报、展览、演示等评价手段,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公正评价。逐步培养学生养成敢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细致、不怕困难、善始善终的良好态度。
  
  3、课件辅助教学,加大教学的密度。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教师,经常利用或动画或静态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多方面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更好地拓展教学情景,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得信息,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密度。
  
  在《苹果为么落地》一课中,为使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提升,获取更丰富的感知,我们从大处着眼,渗透“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管”实验,借助视频资料,再现了牛顿与他的朋友罗斯先生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了解牛顿是如何进行大胆的猜测,由此而论证,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感知“越重、越近,引力越大”的道理。
  
  为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一是演示实验——铁块下落,让学生初步体会重力方向是向下的;二是让学生做对比实验——铁块与纸片同时下落,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纸片不是竖直下落的,它们不是同时落地。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播放“牛顿管”这个实验,让学生体验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既提升了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间接地接触科学家们是如何为解决问题而进行严谨的实验。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使所学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勇于想象与创新的能力,从而达到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4、加强交流反思,深入推进课题。
  
  在“有效拓展教学资源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有具体的、细节的问题衍生出来。如:课前对教案进行设计时,对资源何时呈现,以何种形式呈现,遇到不同情况作如何的调整等问题,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交流与总结,记录研究中的真实案例,关注即时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时评析与反思,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深入与完善。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理论知识缺乏,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2、不注重过程性资料的收集,缺乏资料收集的意识,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
  
  3、研究成果比较单一,只是论文、案例等。
  
  总之,在“有效拓展教学资源的课题研究”中,一方面,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开阔了课题组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