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差异化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中差异化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李 甜

从差异学习的角度看, 研究者们对于学生差异的构成成分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华国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学生的差异表现为性格、兴趣和能力三方面,通过观察研究,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能力又可以分为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两方面。

探明了学生的差异,在课堂上就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的精髓是面向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这种需要不是单方面而是多层次, 是动态和不断发展的。差异教学的根本思想就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根据差异的性质提供不同的教学方式。面对学生的多方面差异, 教师教学要以对学生的差异性评估为基础, 从教学的内容、过程和结果的呈现方式三个方面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 关注学习任务与学生认知、情感状况和学习偏好之间的匹配程度,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成为学生的合作者而不是控制者。

经过差异化教学小组一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针对能力差异,兴趣差异和学习风格差异,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力差异。

1、分层任务单

在科学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认知水平差异和探究能力差异,坚持教学面向全班学生,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成功,感受快乐。在小组重置以后,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和特点,设计适性的研究任务,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分层任务单”实施差异化教学。老师了解各个层次学生在认知和探究能力上的不足,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这些不同水平学习任务的差异体现在任务的要求、难度和分任务的递进关系上,形成了差异化的任务。

例如在《研究磁铁》一课中,通过IPAD答题现场将学生按照认知水平不同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并设计了三个水平分组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具体如下:

【水平一】

 任务1:在磁铁和铁钉之间隔一张纸片,是否还能吸起铁钉呢?把纸片换成其他材料呢?

 任务2:在磁铁和铁钉之间隔一张塑料片,是否还能吸起铁钉呢?继续增加塑料片的数量呢?

【水平二】

 任务1:磁铁可以隔着东西吸铁吗?设计实验证明想法。

 任务2:磁铁可以隔着多厚的东西吸铁呢?设计实验证明想法。

【水平三】

 任务:根据磁铁性质,设计并制作一个可以动起来的磁铁玩具,知道该玩具用到的是磁铁的什么性质。要求磁铁不能被大家看到,并能用磁铁自由控制玩具的运动。

虽然各小组的研究任务不同,但是指向的是同一个教学目标,同时要保证学生达到最低的教学目标。

2、伙伴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 小孩子最好的先生,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学生教学生,教者往往很理解被教者。他们之间无拘无束,能够畅所欲言地交流,“教学相长”是通常易以实现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互助互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 “伙伴学习”方式,将班级中能力较强、热情较高的同学经过简单培训,把他穿插编到潜能生的座位之中,让他们担当潜能生的 “辅导教师”。同时,可以充分利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不同层级的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交流探讨、共同提高。这样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中个体独立学习的不足,对潜能生也会带来很好的帮助。

3、任务拓展: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对于科学探究课,同样的探究任务,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提前完成,如果只是静坐等待其他同学完成实验不仅浪费了时间,同时这部分学生也会感到意犹未尽,他们的思维也得不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与发展,这就违背了新课改的根本目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时可以给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一些拓展任务,充分利用时间,增大这部分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在《哪个部位磁力大》这一课,我们将条形磁铁分为A、B、C、D、E五个点,探究条形磁铁哪个部位的磁力最大。

E
B

实验前我们通过调查和授课教师的日常观察,将探究能力较强的十几个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其余的学生正常分组,每个小组4-5个学生。

通过探讨,学生们想出了两种探究方法:

方法一:数螺母的数量。五个点分别吸上螺母,看哪个点吸得螺母最多。吸得多的说明磁力大,吸得少的说明磁力小 ,吸不起螺母的表示几乎没有磁力。

方法二:看回形针被吸起时的距离。将一个回形针放在离磁铁不远的地方,比较五个点吸起回形针时的距离。距离越远,磁性越强;距离越近,磁性越弱;不能吸起,说明几乎无磁性。

方法一的实验难度较小,实验现象明显,全班学生在组内完成这个实验。

当其他小组还在实验时,探究能力较强的三个小组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这时学生们主动要求按照方法二再进行探究。同样的时间,探究能力强的同学完成了两种探究方法,并总结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二)学习兴趣差异。

根据兴趣,自主分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还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按学生的兴趣选修分组,也称兴趣分组。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学校提供的一系列学程或活动小组中进行选择的一种差异教学模式。

在科学课中,学生也会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实验工具,不同的探究方法感兴趣,这时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们在兴趣上的差异,按照兴趣分组,这也是差异化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奚梦雅老师在上《一起来滑草》这一课时,老师创设了学生假期去银杏湖草坡滑草的情景,并将情境搬到了课堂上,在课堂上准备了与银杏湖草坡的坡度、草质相同的模拟草坡,滑草板,以及模拟小人。经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们找到了滑草板不能顺利滑下的原因:木板表面不够光滑,木板与草坡摩擦力太大。并想到了三种改进方法:

1、在木板上加一些光滑的东西,或者用砂纸打磨木板,让木板变光滑;

2、增加重量;

3、在前方挂重物来增加拉力。

实验探究阶段,奚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改进方法,进行自由分组。

下面是一段教学实录: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改进滑草板自己的想法。你认为,哪一种方式,能够更好的让滑草板滑下,请你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写在任务单上。

学生确定自己想要尝试的改进方法,写在记录单上。

师:接下来,我们将有相同改进方法的同学分为一组。

学生找寻自己的小伙伴,自由分组。

经过自由选择,第一种方法有三组同学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有两组同学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方法,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整个探究过程也很顺利,最终都圆满完成了改进任务。

(三)学习风格差异

正如张新蕊老师在前文中提到的,美国圣约翰大学的邓恩夫妇于1987年提出了学习风格模型,他们将学习风格分成了三大类,听觉型,视觉型和动觉型。

听觉型学习者擅长的方式是听和说,视觉型学习者擅长的方式是看和展示,动觉型学习者擅长的方式是做和体验。一个班级中的孩子学习风格各有不同,当我们对班上孩子的学习风格有所了解以后,就可以将相似学习风格的孩子分在一个小组,并设置适合这种学习风格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

格利·格雷戈里在《差异化教学》这本书中指出,教师要尽量将每堂课设置成视听动模式,以下面的三种方式展开学习和互动:

1、运用黑板、投影仪、将以、PPT演示文稿等;

2、给学生们讨论的机会;

3、运用某种动作或活动。

我例如在学习《昼夜交替》一课时,我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之前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将五*班的孩子按照不同的学习风格分成了听觉型,视觉型和动觉型三个大组,又根据每组人数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的人数4-5人。这节课我设置的三个任务分别是:

听觉型小组:阅读纸质资料,讨论和交流昼夜交替现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视觉型小组:在IPAD上阅读资料,观看相关视频,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等图示,并向全班同学展示。

动觉型小组:通过角色扮演,展现地球自转,公转等现象,向全班介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展示的想象。

平衡型小组: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并参与小组活动。

以上三个小组的目标是一致的——找出引起昼夜交替的原因,但是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所运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最终学生们都顺利了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学习目标。因此针对学习风格的差异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使高质量的学习成为可能。

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1)提供更加充分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

想要更好的实施差异化教学,就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选择权,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的机会。科学课上,学生最容易在实验探究阶段遇到困难。老师可以课前设计一些锦囊,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相应的锦囊。

例如《一起来滑草》这一课,奚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锦囊,并告诉学生,实验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向教师索取不同的锦囊。

锦囊如下:

实验设计锦囊:1、先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改进木板,制作好后进行实验

2、每次下滑的高度要一致

3、要让滑草板自然下落,不能用手推

4、注意,设计实验室要考虑到人坐在滑草板上真实的场景

材料选择锦囊:1、小明说:玻璃摸上去很光滑,说不定可以用来滑草

2、小东说:上个暑假,我用纸板滑过沙

3、小李说:我们用的包书皮也挺光滑的,而且可以直接贴在木板上

4、小吕说:我的铅笔盒是铁做的,能从草上滑下来,不如在木块上加一个铁板?

5、小梅说:不如,像小马拉车一样,在板子前面挂上重物,前端变重了,自然就滑下来啦。

工具使用锦囊:1、胶枪使用示意图(可黏贴玻璃板、金属板)

插入胶棒按下 等待两盏灯都变成绿色 按下扳机开始出胶

2、双面胶可用来黏贴较薄的材料

3、剪刀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改进你所需要的材料

4、砂纸可以帮助你打磨木块

老师提供的锦囊,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到在科学实验设计、操作中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实行差异化教学,用锦囊来“扶”有困难的学生。

(2)教师的指导也要体现“差异”。

在常规教学中全班探究同一个研究主题,探究形式比相同,老师们对于各组关注的重点大同小异。差异化教学中,小组的研究任务各不相同,因此老师的关注度和关注的重点也要有所不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差异化教学。

例如《研究磁铁》一课是使用分层任务单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科学探究开始后,老师关注水平一的小组时主要采取“扶”的策略,重点关注他们是否读懂研究任务,实验方法是否正确;关注水平二的小组时要“放”。提醒他们需要设计实验,是否先画后做,促进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和策略;关注水平三的小组时则要关注“创”,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经验,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探究,制作出磁铁玩具。在指导过程中,老师要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一种相互激励与扬长补短的教学整体,营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差异化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发挥主动性,快乐学习,全面提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