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关于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呼唤。

现代社会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首先,社会已由一元走向多元。多元社会的特征与品质与一元社会相比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如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绝对性趋于相对性,由追求共性转向与个性的共在,单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等。在多元社会中,与一元社会相适应的品德教育范式,从根基上逐渐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第二,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人们已强烈地意识到:20世纪虽然是个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极其进步的世纪,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失去自我、失去精神家园,伦为理性工具的一个世纪。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观必将完成从机械论到生命论的转化。机械论教育观将人的教育按照机器的生产方式标准化、成批量地进行,强迫所有儿童接受同样的文化知识模式。生命论教育观特别重视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个体生命在其整体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精神性生命的成长;这种教育观把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视作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标识所在,因此,生命论教育观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两大特征呼唤学校品德教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二)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的呼唤。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品德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三)小学品德教育实践需要反思与重构。

当前的小学品德教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品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品德教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受动体、“美德袋”,而非生命体和道德的建构主体;从品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看,讲究让学生顺从既定的、预设的条文规范,而且这些规范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品德需求;再从品德教育的途径看,理性说教、灌输、外铄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的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情感生命的成长被压抑、被忽视;其生活被扭曲、被异化。品德教育要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就急需反思与重构。

 

(四)我校“无墙课堂  幸福童年”办学理念研究、发展深入的需要。

关注学生作为人在学校这个生活世界中的现时存在,提升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让学校教育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回到人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中来,使教育教学真正地成为人的精神变革、意义把握和生活实践的生活过程,便成为我校现代品德教育研究的无悔追求。在具体实践中,我校紧紧围绕“无墙课堂  幸福童年”的育人理念,融“生活教育”、“活教育”、“人本主义教育”于其中。“无墙课堂  幸福童年”的教育理念是真正关注孩子幸福成长的育人理念,真正意义上把孩子的成长放在首位。自学校办学以来,已逐步形成了“孩子童年幸福高于一切”的教育教学特色。“无墙课堂  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将孩子的童年幸福看成是最宝贵的财富,充分尊重孩子的童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只有尊重童年孩子生命成长特征的教育,只有让孩子真正享受生命快乐的教育,才是幸福教育。

我们认为“无墙课堂  幸福童年”的教育理念与品德教育人本化研究是同一领域的问题,开展品德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也有利于丰富、充盈我校的办学理念。

二、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纵观古今中外,关于生活教育的论述与思想可谓渊源流长。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发现: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教育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生活教育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意义。生活教育的这些主张给生活德育以很大的启迪。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正如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中所说,德育的终极意义表现在“不仅让人们去遵守某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使社会的发展得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它还要促使人们找回那个已经失落的世界,失落的自己,使人们拥有世界,拥有自己。”

3、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意义赋予却是由每个人自己的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一书中,就指出道德价值、美学价值同普通知识一样,都处于不断的建构之中,都有“处于不断建构或重构之中的结构”。儿童的道德既不是外部规范的简单内化,也不是神的意志或自然天性的简单外显;儿童既是有着自己的道德结构的主体,也是受社会道德影响的客体。他身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在认识、评判道德现象的同时,协调着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道德关系,尽管他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似乎还很浅薄幼稚,但他却时刻建构着自己的道德结构,建构着自己的伦理学。

4、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小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性尚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状态,尚处于由他律向自律、由模仿向创造、由顺从向选择,以及由潜在的主体向现实主体、由自发主体向自为主体的矛盾转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这些特点,在德育过程中,充分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

2、学生成长目标:⑴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成长;⑵引领学生在“无墙课堂”中幸福成长。

3、课题成果目标:⑴构建起关于生活化品德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⑵积累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相关案例,作出相应的解读。⑶撰写品德研究人本化的相关论文。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一)确立品德教育人本化的学生发展目标:

在对课题作出界定后,我们又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及当前学校品德饿教育中最缺失的部分作了仔细剖析,然后对生活化品德教育的学生发展目标作出了如下定位:

1、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成长。

齐美尔说,人的生命是高于生命的生命。人是同时具有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物。而且,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质不在于他的自然生命,而在于他的精神存在。精神“这个词包括‘理性’概念,另外,除了‘观念思维’之外,它还包括对原始现象或本质内容的特定‘直观’;同时,它还包括诸如善良、爱、悔恨、敬畏、心灵的惊奇、极乐、绝望和自由抉择等意志和情感活动。”可见人的精神生命应该包含理性生命和感性生命两大块,其中感性生命更关注的是“直观”,是“情绪”“情感”“意志”等活动。只有当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人性才能趋向完美。可见,“整个心灵的和谐就是德行”,品德教育的任务便在于努力促进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和谐发展。

2、引领学生在“无墙课堂”中幸福成长。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在亲身参与的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19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说:“人的真正的存在是在他的行为”;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行动是生命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是在自己的劳动生成的。这一切都说明:人是能动的存在物,人是自我生成的。而且,人是在自己的活动中获得发展的,人自身发展的动力不是源于别处,而是源于人的活动本身,是人的活动促成了自己的发展。所以,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弥足珍贵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实践的目的就是实践活动自身”。因此,生活德育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接受社会性规则强调的是“过程即目的”。

强调“过程即目的”并不意味着“听任自流”或“无事可干”。而在于引导,不仅引导人去生活,而且引导人自己去感受、去调节、规范、体认自己的生活,引导人自己去获得生活的意义、对生活价值的认识,并引导人去践行生活的意义,实现生活的价值。生活德育的“引领”表现在两大方面:a、“即发生即教育”式的引领。即重视学生生活世界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领学生感知生活,在讨论、辩析、角色承担、角色模拟中体验、判断和取舍,以促成学生对某些社会性规则的认同与接受。b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创造性地为学生开拓生活与实践活动的方式与空间,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亲历中生成。

3、改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亲历与实践。

第一、活动产生人,人在自己的活动中得到改造并逐步形成。“活动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又是生活德育的重要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对人的生成具有相同的意义与价值。传统教育中那种由成人规划、听命于成人摆布的受动式活动对学生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意义就不大;把实践活动局限于一种狭隘的生活方式中,让学生仅仅经历“颈部以上的活动”,对学生的生成与发展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由此,改善活动过程,首先要让活动成为孩子们熟悉的、喜欢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第二,生活德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儿童,改善活动过程要将研究儿童的行为特点,采用和创造符合学生需求的活动方式作为重点。对儿童而言,唯有形象的、具体的、身心一体的活动,才能满足其精神世界不断充盈的要求。所以,形象的、具体的、身心一体的游戏方式将成为儿童成长需要的主导活动方式。

第三,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与多种“文本”发生相互作用。在学生的活动中,活动环境,活动内容,活动对象以及活动中的人(包括老师与同伴等)都是对学生的成长起影响作用的“文本”。改善活动过程就意味着在学生活动的启动、展开和小结阶段,教师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也就是在与多种文本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五、课题成果的检测

 1、问卷调查

 2、观察记录

 3、案例分析

 4、活动展示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

 ⑴准备阶段(20066月—20067月)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交专家组指导并进行论证,并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阶段成果:①文献综述②研究方案

⑵实施阶段(20068月—200712月)进一步学习理论,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每学期认真做好一次总结,在总结中调控、修正研究思路,并及时发现典型,采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阶段成果:①理论学习笔记②研究案例汇编③中期鉴定实录

⑶总结阶段(20081月—20084月)进行评估,作课题总结;整理物化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课题鉴定。阶段成果:①关于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研究结题报告②关于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研究专著或相关研究论文集③其它相应的物化成果(如录像、电视片、光盘等)。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选用

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为主;在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与案例研究为主;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再次用调查研究、统计研究等方法。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顾问:上虞市教研室副主任、思品教研员  傅智红

组长:上虞市华维文澜小学思品教研组长   丁淑珍

负责制定计划、指导计划实施、收集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实施总结。

成员:顾华燕  负责相关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理论资料,并组织成员进行学习。

颜飞颖  负责实施二年级品德教育人本化研究,并撰写体会文章和论文。

楮晓浓  负责实施一年级品德教育人本化研究,并撰写体会文章和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专家指导。对于本课题研究中的理论建构聘请上虞教研室品德教研员做指导。2、组织机制保证。由校长室、教科室成员组成课题研究领导与管理小组,加强过程管理,确保学术活动和研究活动经常化、制度化。3、研究队伍保证。4、经费保证。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投入课题研究,为研究的顺利实施创设宽松、良好的氛围。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⑴准备阶段(20066月—20067月)阶段成果:①研究方案

⑵实施阶段(20068月—200712月)阶段成果:①理论学习笔记②研究案例汇编③中期鉴定实录  

⑶总结阶段(20081月—20084月)阶段成果:①关于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研究结题报告②关于品德教育人本化的研究的专著或相关研究论文集③其它相应的物化成果(如录像、电视片、光盘等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