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2009年度)
课 题 名 称: 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陈小红
工 作 单 位 :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分校
申 报 日 期 :2009年2月
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 题 主 持 人 ( 课 题 组 组 长 ) |
姓 名 |
陈小红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66.5 | |||||||||||||
行政职务 |
实小分校 数学教导 |
专业技术职务 |
小学高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数学教学研究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电 话 |
0512-65462979 | ||||||||||||||||
工作单位 |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分校 |
|
82790744@qq.com | ||||||||||||||||||
通讯地址 |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木巷村(旺盛路) |
邮政编码 |
215132 | ||||||||||||||||||
省市级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完成情况 |
已结题完成 | ||||||||||||||||||||
近 五 年 教 育 科 研 情 况 |
论文或论著(限填10篇)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 |
论文或论著名称 |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 报刊(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归纳小结》 |
1995发表于《吴中教学》 | ||||||||||||||||||||
《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 |
1997发表于《吴中教学》 | ||||||||||||||||||||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
1997发表于《江苏电化教育》 | ||||||||||||||||||||
《运用“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 |
1997发表于苏州市《教育天地》 | ||||||||||||||||||||
《巧用电教媒体,发展学生思维》 |
1999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 | ||||||||||||||||||||
《鼓励求异,引导发散》 |
2002发表于《江苏电化教育》 | ||||||||||||||||||||
《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数学课堂教学》 |
2003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 | ||||||||||||||||||||
《焕发生命活力,蕴涵人文阳光》 |
2005发表于《基础教育论坛》 | ||||||||||||||||||||
《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好方式》 |
2006发表于《基础教育论坛》 | ||||||||||||||||||||
《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
2007发表于区《教育论坛》 | ||||||||||||||||||||
课题组 副组长 |
姓名 |
张伟民 |
行政职务 |
分校 教科负责人 |
专业 技术职务 |
小学 高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课题指导 | |||||||||||||
电话 |
0512-65462979 |
|
szhqzwm@sina.com | ||||||||||||||||||
(不含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限填10人) 课 题 组 核 心 成 员 |
姓 名 |
工作单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内分工 | ||||||||||||||||
马海青 |
黄桥实验小学分校 |
小学高级教师 |
教育管理与研究 |
课题系统规划 | |||||||||||||||||
施永青 |
黄桥实验小学分校 |
小学高级教师 |
数学教学 |
数学学科课题实验(高年级段) | |||||||||||||||||
朱见林 |
黄桥实验小学分校 |
小学高级教师 |
数学教学 |
数学学科课题实验(低年级段 | |||||||||||||||||
|
|
|
|
| |||||||||||||||||
|
|
|
|
| |||||||||||||||||
不具有中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中高(中学)或小高(小学)专业技术职务、且主持过市级以上(含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或教学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 |||||||
第一推荐人 |
姓 名 |
高凤弟 |
专业技术职务 |
中学高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教育管理研究 教育科研研究 | |
工作单位 |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
联系电话 |
0512——65461005 | ||||
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 |
主持全国“十五”子课题《构建小学双语活动课程体系的研究》已结题 主持江苏省“十五”重点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研究》已结题 | ||||||
推荐意见 |
黄桥实验小学分校所申报的《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符合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和该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对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素养,提升学校办学水准,都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陈小红作为相城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曾亲自主持过相城区“十五”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法指导研究》,该课题经专家组鉴定已结题完成,同时获区课题研究三等奖,因而该同志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一定能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科学规范地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并且取得预期的课题研究成果。 同意课题申报立项。 签 名: 2009年 4月 28 日 | ||||||
第二推荐人 |
姓 名 |
王根元 |
专业技术职务 |
中学高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数学学科教学研究 | |
工作单位 |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
联系电话 |
0512——65462012 | ||||
曾经主持过的课题名称及级别(限填两项) |
主持江苏省“十五”教研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学指导的研究》已结题 主持苏州市“十五”重点课题《小学双语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已结题 | ||||||
推荐意见 |
陈小红同志作为相城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曾亲自承担过区级“十五”课题研究任务,并且均已通过课题结题鉴定。该同志“十五”期间有10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发表,10多篇论文获奖,在市、区级中青年评优课中屡次获一等奖,是一位科研型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强。她一定能带领学校课题组成员规范课题实验研究,探索出符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的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和途径。同意课题申报立项。 签 名: 2009年 4月 28 日 | ||||||
二、课题研究设计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本课题中的“课堂”是指,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往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1.“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生活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成败。 2.“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②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③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 3.“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4.“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5.“课堂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就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含义:①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②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③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 6、“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指: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性教学必须为实现这个理念服务,是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理念而采取的教学措施。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 ||||
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中心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提倡“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是呼唤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课堂教学应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迫使我们苦苦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促使数学课堂教学和谐生成,构建适应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注重面向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来关照课堂,让每一次的课堂经历都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最终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为推进我校的课程改革服务。 从国内外对有效性教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本课题的研究前景看,有效性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国外斯金纳、加涅到国内的吕渭源、张庆林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我们通过研究文献发现: 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的差异,在某些学科领域难以有效地指导或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设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及案例佐证,往往缺少实践基础,在课堂教学上注重特殊性,缺失普及性、推广性的现实价值。 实施新课程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又一次开始关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中发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导致“时间+汗水=低效”的结果,很多新课程教师在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模糊性,对何谓有效教学概念以及意义非常模糊,缺乏基本认识;二是肤浅性,是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不透,掌握不够深刻,难以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三是滞后性,对新课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大多体现在思想和观念上缺乏实际的行动研究,对如何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益等问题感受不深,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四是矛盾性,相当数量的教师至今仍然在是否固守传统教育观和接受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矛盾,最担心的是实施新课程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升学率等。 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诊断和分析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透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透视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实践性、有效性,透视小学生生存在何种(学习、生活、心理等)环境中,更有利于学习、成长,从而推动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从丰富学校办学内涵的需要看,我校是一所四轨制实验小学,分设1-6个年级,共计24个班级,其前身为相城区黄桥第二完全小学,总校为江苏省黄桥实验小学,2007年1月提出争创苏州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并于11月接受全面验收,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但我们毫不忌讳看到了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技术层面,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比较多的还是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视了学生身心自然、和谐发展,无视学生的需求。上述问题的存在和表现,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质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我校全体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课题研究以课改关键词“有效”为中心,根本目的在于针对不同主体的数学教学活动,采取不同的方法,促使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明晰不同的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养成反思习惯,促进数学专业能力发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激活文本资源,促进数学课程的发展;帮助教师把握评价尺度,建立有效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应该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新课程有效教学理论体系在行动研究中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逐步缩小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科研,重塑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努力使自己朝名师方向发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师资提供保障。 3.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学习型、科研型教师队伍,有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缩小班级差异,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发挥“科研是教育生产力”的作用,全面推动学校的发展。 4.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和构建,打造我校教育特色,使课堂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 为此我们确立了“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3个子课题组并将它们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它们分别是:1.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小学中年级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3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将采用“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解决学生低效学习、教师低效教学的问题。侧重抓好备课、上课、反思三个环节。 (1)提高教师认识,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2)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3)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4)形成教学模式,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2、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有关文献理论的学习,借鉴他人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前沿进展及已取得的相应成果等。 (2)调查法:对我校数学教学教与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作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制定数学教学教与学的相关对策。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发现和提出问题,筛选和归纳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采用行动研究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行动成败,提出改进措施。 (4)成果分析法:收集和整理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课件、教学设计等,科学分析,归纳总结,探索出小学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3、经过课题专家组和课题顾问组的理论、实践指导,以及课题组全体人员的认真学习和研究,一致认为本课题研究的步骤如下: (一) 准备阶段(2009.2——2009.5) 1、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二) 实施阶段(2009.5——2012.6) 1、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观摩研讨,结合课题,撰写案例与反思,努力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 2、做好实验中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研究工作,制定对策,做好阶段性的总结。形成完善的实验理论和目标。 3、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找出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通过检测课堂教学的成效和研究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完善研究的结论。 (三) 总结阶段(2012.7——2013.12) 1、收集有关资料,整理研究成果。 2、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 ||||
(五)预期研究成果 显性成果: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师课件、结题报告等。 隐性成果:学生学业的进步、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事业的攀升 | ||||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阶 段 成 果 ( 限 填 5 项 ) |
1.课题研究阶段论文 |
论文 |
2010、2 |
张伟民 |
2.课题研究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
2010、12 |
陈小红 | |
3.课题研究典型案例 |
案例 |
2010、12 |
施永青 | |
4.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
中期报告 |
2011、6 |
张伟民 | |
5.课题研究录像课例 |
课例 |
2011、6 |
陈小红 | |
(限填3项) 最 终 成 果 |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结题报告 |
2013、6 |
马海青 |
2.课题研究论文集 |
成果集 |
2012、10 |
张伟民 | |
3.课题研究典型案例 |
案例 |
2012、9 |
朱见林 | |
(六)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一、硬件保障: 我们黄桥实验小学分校是一所崭新的实验小学,隶属于黄桥实验小学总部,今年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次投资了逾1500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学校,其中有学生教室24个,教师办公室10个,还配有自然专用室、音乐专用室、美术专用室和网络专用室、多媒体专用室,学校新建了专线连接的高速校园网,教师人人都有先进的笔记本电脑,并通过专线接入因特网。 二、软件保障: 1、学校在“十五”期间曾经独立承担过一个江苏省级课题,一个苏州市级课题,两个区级课题,并已通过论证和成果鉴定。 2、课题组组长作为实验小学分校数学教导、小学高级教师、作为相城区数学学科带头人、相城区政协委员,曾亲自主持过相城区“十五”课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法指导研究》,有10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发表,10多篇论文获奖,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 3、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曾参加过区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并都有较高的课堂教学经验和水平,其中黄桥实验小学副校长、分校校长马海青是苏州市社会学科带头人,小学高级教师,曾经亲自主持过省市级课题,具有很高的课题指导和系统规划课题能力;另外还有3名同志也都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均有参与过学校课题研究的经历。 三、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研究、论证、修改、实施方案,检查实施情况,调控研究措施,进行阶段检查,总结研究成果,对研究的全过程负责。 2、培训教师。组织参与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研究方案、各地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研究操作,增强实施方案的自觉性。 3、确立子课题并责任到人。根据研究的主要内容,确立了3个子课题组(按低、中、高年段来划分)。分别有子课题组组长负责,并有他们落实到每个教师的实践中。 4、作好个案跟踪分析。为了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要求实验教师在每个班上选取5~6个典型,作好详细的个案跟踪分析,从中概括出学生的有效学习规律,从而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5、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上课是实验思想的一种具体化,每个实验教师每学期上两节展示课,汇报一学期来的探索的成果。 6、开展教师教学例会、教科研沙龙交流会。研究需要集思广益,需要资源共享,需要交汇,一方面互相沟通学习,另一方面为了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方向,从而使课题向纵深发展。 7及时收集与课题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指导与鉴定。 |
三、各级部门意见
(一)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
本单位完全了解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保证做好课题管理工作,提供研究经费并创设其他研究条件。 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二)市(区)教育科研部门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三)苏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