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论文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沈亚莎

散文百家·下旬刊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研究

沈亚莎

摘 要: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课堂进行重新构建,注重提高学生们在音乐欣赏课上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能力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步伐。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呢?下面是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音乐;音乐欣赏;研究;

一、激发想象,产生共鸣

马克思说过: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音乐欣赏要引起情感共鸣,产生审美感动,就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通过听觉会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生成鲜明的形象,这种形象的产生是欣赏音乐的成果。学生在心领神会、身临其境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盼。此时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如欣赏音乐《摇篮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自己融于歌曲的意境之中,同时,还轻声的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摇篮曲》很柔美、很安详,学生的想象会比较贴近主题。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寂静的夜晚,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有的学生说:我好像就是睡在摇篮里的小娃娃,妈妈在温柔的哼唱着歌,我睡的很香很甜!还有很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象,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很精彩,学生在静听中,升华了自己的情感,达到了音乐欣赏的最高境界。

二、参与活动,注重体验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音乐体验,这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注重音乐体验是说在音乐欣赏中,以欣赏音乐的各种元素为中心,通过演奏、肢体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中去。如欣赏《狮王进行曲》时,在学生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让学生跟随音乐的变化扮演狮子和各种小动物,音乐强劲的时候就模仿狮子的走姿和吼声;音乐轻快时就模仿其他一些小动物,基本要求是让大家明白自己扮演的是哪个小动物。然后从学生中挑选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再如在独奏曲《渔舟唱晚》的欣赏教学中,可进行师生互动,教师与班上会各种乐器的同学一起现场弹奏,或者课前搜集了很多与作品有关的符合作品意境的图片、小说、并配以解说词,用美妙、动听的词语加以解说:伴随着动听的《渔舟唱晚》音乐,学生可以作画,可以剪纸,还可以写诗或者散文等来表达心中的想法和情绪,这样就能极大的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丰富音乐、文化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学科综合,全方位理解音乐

自古以来音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定的音乐与地方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与科学、历史等都有关系,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文学用音乐去演绎,去升华。音乐让文学更耀眼,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我们课本中的《关山月》《但愿人长久》等。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让学生们先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让学生聆听并哼唱旋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同时我还给学生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背景,讲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从音乐的角度,利用音乐的特殊性,让学生热爱古诗词,让学生在音符与汉字之间享受音乐与古诗相结合的神韵之美。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欣赏教学要讲究策略。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善于分析,抓住音乐本体,找准教学切入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能让音乐欣赏课有效开展,使音乐欣赏课堂更开放,更有活力,更有創造性。

要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是不容易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与探索,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变得色彩斑斓、妙趣横生!

注:论文课题编号xkt2018499《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