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
《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小学
2008.3.10
《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进行课题设计论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我校教师对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改善教学活动的意义认识不断拓展,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受到了挑战,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随着“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的研究逐步深化。“开展技能研究与实践”正是致力于积极探索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方法、途径。旨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的。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环境的建设,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高度交互的教学模式,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这正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树立全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媒体观、教学观——教师的角色有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认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意识和态度,了解并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应用与创新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教学支持、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育技术的一般方法,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地位由原来处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真正的学习主体;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方式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教师—言堂”的讲解转变以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助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2、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课堂教学的实践,对比新老课堂教学的效益,通过科学分析,逐步走向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关键内容,构建一套完整的、体现教师有效技能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有效技能提高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有效技能的具体要求的研究,对教师有效技能培养途径方法的研究,对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各专业学科网络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3、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包裹括两大方面,既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则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歇息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校课题研究思路遵循理论先行、科研领路、注重实践的思想,侧重于课堂教学为主,走“实践—研究—行动—思考—发展”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采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法,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努力有所创新。一是让教师对有效技能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途径和方法达成共识;二是组织课题培训活动,明确任务,掌握研究思路、策略方法;三是制定自己的实验计划并开展实验。真正做到现代技术走进课堂,真正用到教学第一线,真正使教育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1、献研究: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校本培训,(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ppt制作、flash)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学习中级技术和网络运用培训,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对比实验法:本课题在我校全面开展,每个年级的一个班为实验因子班,这个班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构建高度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完成教学任务,而另一个班在普通自然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在教育实践中通过班级集体、学生个体的样本分析,检验其应用价值。
3、个案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的个案分析,不断总结与反思,以构建适合校情、学情和班情的最佳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课题研究筹备阶段(2007、11~2007、12)
1、 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研究组织,落实硬件设施。
2. 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研究的状况。
3.利用东师大理想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学科教学模式、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等基本技术和基础知识的培训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2008、1~2009、12)开展学科实验,组织相关活动,抽取样本数据,反馈调整方案,相互听课讲座,抓好阶段评价;
1、分配学科研究任务,初步展开实验。
2、 课题组确保每月一次的集中学习和研讨。
3、 定期开展有效技能与课程整合优秀教学研讨活动 ,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分析。
4、 积极反思,修订方案,完成各阶段的中期评估。
5、 继续开展研究,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度教师试验报告汇编。
5、 写好有效技能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0、1~2010、10) 进行样本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报告,形成课件专集,组织验收结题。
1.课题交流、总结。
2. 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
3. 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验人员。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 ||||||||
序号 |
研 究阶 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2 3 4 5 6 |
2008、1 2009、12 2010、1 2010、12 |
有效技能与课程整合优秀教学精品课例集 教师自制的各学科教学课件集锦 有效技能与课堂教学创新论文集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度教师试验报告汇编 有效技能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报告 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报告 |
光碟集锦 课件集 论文集 试验报告汇 编 工作报告 研究报告 |
吴晓明 王 钰 张晓枫 罗 乐 黄祖荣 唐 丽 | ||||
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
1 |
2009、12 |
教师自制的各学科教学课件集锦 |
课件集 |
王 钰 | ||||
2 |
2009、12 |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度教师试验报告汇编 |
试验报告汇 编 |
罗 乐 | ||||
3 |
2010、10 |
有效技能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
唐 丽 | ||||
|
|
|
|
|
|
|
|
|
七.课题组成员:
组 长:黄祖荣
成 员:唐丽 张晓枫 吴晓明 王钰 王阳 黄万本 张方平 李蓉蓉 陈健 沈来凤 刘瑜 王汉年
九.研究经费:
课题研究所需经费自筹解决,必须的开支由学校解决。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