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来源: 作者:陈亚萍 顾雪飞
一.课题研究的历程:
1.组建课题研究队伍
本课题组根据总课题组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组建了以市、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并建立十五个子课题实验基地学校。
2.进行前期调查研究
面对各市区的本学科教师随机抽样,确立样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完成本学科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确立研究重点。
3.进行课题方案论证
2006年3月16日,云帆挂起,漫道伊始,课题组在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举行了开题论证会,参与研究的教师明确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及步骤。
4. 有序开展实践研究
在课题的实践阶段,课题组实验学校扎实有效的开展了研讨活动,这里撷取几个难忘的片段,再现课题研讨的场景。
2006年10月12日,在江阴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了“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暨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子课题方案交流活动”。
2006年12月8日,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观察暨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子课题交流活动在无锡市连元街小学举行。实验教师围绕实施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007年4月18日,在无锡市坊前学校举行“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讨活动”。继续以新课程理念引领本学科的教研与实践,充分发挥了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实验学校之间零距离研讨交流。
2007年4月19日,港下中心小学。锡山区小学品德教学展示活动如期举行。在漫谈式的互动交流中,参加活动的课题组老师就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教学细节的处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07年11月14日,三军会师,多方展示。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中期交流研讨活动在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通过会课和课题交流,对课题研究提出了“整体考察、突出重点;讲究方法、追求实效;加强反思、梳理提升”的总体要求。
2008年3月17日,宜兴市举行无锡市品德课题课题研讨活动。地点: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参与者:教研员、中心组成员、全市骨干教师、实验教师。活动分课堂展示、评课研讨和课题座谈交流三个版块,高潮迭起,研讨气氛浓烈。
2008年11月13日,阳光灿烂。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优质课展示暨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研讨活动在五爱小学举行。在研讨活动中提出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要增强学科性,聚焦课堂,解决课堂实际中的问题,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008年1225,圣诞节。室外刺骨寒冷,室内暖意融融。滨湖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交流研讨会。五个合作团队十五所实验学校在汇报了课题进展情况。实验教师群策群力,以“相互亲近,互相点评,交流学习”的姿态全力以赴地投入品德课题课堂教学的研究。
2009年3月27日上午,春日喜雨。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新课程实施专题研讨活动在惠山区钱桥中心小学校隆重举行,通过本次活动,实验教师的课题老师深深地认识到:重视品德学科的课题研究,是对教学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
2009年5月14日,清风拂面,无锡市品德学科会课暨无锡市“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结题研讨在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举行,会议有15所课题学校主持人、无锡、江阴、宜兴教研员全部出席,与会者对课题的结题报告各抒己见。
二. 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依托市区学科教研员和广大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的共有十五所学校。为了更好地解决新课程品德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具体问题,使教师在实践研究中提高课堂教学专业素养,加强实验学校的基地作用,我们从实验学校的自身需要出发,从课题前期调查的结果中捕捉到了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成为品德课程教学的一个热点。《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型的新课程。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课程的有心人,周围的一事一物都可以开发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有五所实验学校立足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力求用最朴实的课程资源去上最有效的课。他们分别是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无锡市钱桥小学、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无锡市育红小学、无锡市锡师附小。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组织和实施活动化的教学,在活动化的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都是值得研究的全新课题。如何开展品德课堂的有效活动,构建活动型品德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小学、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两所实验学校的共同研究方向。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把它引入课堂,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整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把面对面的教师教、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变成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变革。不约而同,如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进行品德课堂的有效教学的研究,深深吸引了两所设施一流的实验学校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的目光。
关注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样式,并在品德课堂设计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和发展,以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操作样式,指导品德课教师课堂教学。四所实验学校对此情有独钟,他们是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是多元整合的角色。正确定位教师,多元多渠道评价学生,使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使学生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活泼、平等的学习氛围,更好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人为本的共同理念让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选择了以教师角色设计和学生多元评价为研究内容。
十五所学校整体协作,按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分为五个合作团队,凝聚了智慧,形成了合力。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体验:
围绕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在各市区品德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的协作下,经过四年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五个方面的操作策略。
(一)形成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把聚焦点投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的学校有5所。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无锡市育红小学、无锡市锡师附小、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通过实践研究,五所实验学校逐渐认识到,光有资源意识远远不够,要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应注意有效的拓展和取舍。
1.用心拓展资源得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课本。
利用好主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教材,正确认识教材,使用教材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首要选项。打开教材,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照,简洁的提示语,富有童心、童真、童趣,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生活逻辑,这样的教材不是外在于儿童的客观存在,而是儿童日日相伴的亲密伙伴。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做的工作很细腻:实验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每学期新教材拿到手,总是先和学生一起从宏观上去感受教材,从微观上加以筛选和整合,调整教学内容。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让学生对全册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让学科学习体现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凸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沟通学科资源。江阴要塞实验小学对学科之间的资源互通有自己的卓见。实验教师发现本轮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文化层面上促进学生发展。只要翻翻语文、音乐、美术等教材,就会发现那些充满隽永哲思、人性光辉的美文,那些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艺术作品比比皆是,这无疑为品德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如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就与品德教学主题相重合,为语思联合、共同构建广阔而深刻的德育情景创造了有利条件。至于艺术学科中生动的视听材料,同样可以为我所用,这不啻为品德教学送来了浩荡东风,使人“便觉春风扑面来”。
恰到好处,科学利用媒体。
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中,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图、形、声、色有机的交融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但是在实验中教师认识到,多媒体的运用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宜适度,不能过度。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无锡市育红小学、无锡市锡师附小、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五所实验学校开通了校园“绿色网吧”、“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立校级、班级、个人网页……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突破了时空局限,丰富的文字,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了课程资源。
因地制宜,调查体验生活
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针对学生实际、社会生活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发校内、校外资源,有效地为品德课堂教学服务。
整合校内生活资源,让教学更具自主性。注重搞好校本活动。教学时,有目的地将学科教学与学校、少先队、综合实践等活动相结合,和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实践证明,活动不仅增强了品德课的亲和力,贴近了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更能把抽象的德育转化为具体真切的近距离的触摸,学生的知识积淀和综合能力得以发挥,德育的生命力通过活动得以焕发。
挖掘校外生活资源,让教学更具探究性。在教学《平安回家》这一课时,补充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把目标定位于联系生活,真实体验,感悟明理。以情景教学方式开展的“生活中的交通标志”(看一看)、“访问交警叔叔”(问一问)、“十字路口小交警”(演一演),“交通规范与实验教师”(议一议)、“交通安全棋”(做一做)、“校门口的安全线”(创一创)等一系列活动。在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将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课程资源的同时,实验教师还注重社区和家长等资源,寻求指导和帮助,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愉悦和谐的活动气氛贯穿整个教学,课堂真正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2.慧眼取舍资源得当,杜绝“捡到篮里就是菜”,实现效益最大化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在众多的能为课程服务的资源中,教师要有慧眼,善于取舍。   
(1)从教材中挖掘课程资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无锡市锡师附小的实验老师这样认为:要用教材而不是要教教材。“用”和“教”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不同。灵活的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为促进学生发展所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实验教师把几册教材进行详细研读,找出教材中需要调整增删的内容,与孩子的当下生活、与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整合,既能突显教材中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又能尊重孩子的实际需要。如:一年级的教材中很多内容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就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形成教育的系列,渗透于孩子生活的每一天。“我也能创造”单元就与学校传统的科技节相结合,由科技知识的了解,到科学方法的探究,再运用于科技实验之中,既突显了教育重点,又有所丰富。
(2)从真实新鲜时事中挖掘课程资源:源于时事指导生活
    新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本内容。时事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国内国际时事,又包括一个阶段的新闻人物、热点、焦点、重大事件。对小学生而言,时事教育内涵可广义化,扩展为学生身边的家事、班事、校事、社会事、国内外大事等。无锡市育红小学将时事教育引入小学德育课程,实行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时事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有机结合
生活实录——传情。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加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时事教育更多的是家事、班事、校事。《祝你生日快乐》、《家庭树》等课程的设置,意在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及付出的艰辛,教会孩子懂得感恩。于是,给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给爸爸妈妈制作“感恩卡”,用自己的语言写上最想表达的感激父母的话;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成了最好的时事教育,
今日说法——达情。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加之年龄的逐步增长,中高年级的时事教育更多的是校事、社会事、国内外大事。《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从一滴水说起》等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资源的可贵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参观学校的科学园、走进大自然等实践活动又一次把时事教育与德育课程有机地进行了结合。
时事教育与德育课程的随机结合
亲身参与——入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从小就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关心时事,关注时事,评论时事,以达到自我价值的确立,人生观、社会观的确立。 
感动瞬间——动情。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向善”和“向聪”。实验老师精心设计、选择特别的教育环境、选择特别的教育素材和特别的教育方法,引领孩子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发展。5.12汶川大地震,无数座房屋的倒塌,无数个鲜活的生命的离去,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于是,每次的德育课,多了十分钟的“心系灾区”,于是,这份心延续到大冬天的一副副手套、一张张贺卡,甚至会一直延续下去。时事教育啊,让孩子真正懂得《伸出我的手》。
焦点访谈——激情。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引入时事中的焦点访谈,丰富拓展教材内容,把师生作为动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畅所欲言,学生的思想在每一次交流碰撞中荡涤、升华,在实验学生心中点燃生活希望之灯。在品德课堂中,在时事中找到最恰当的线索,最准确的准星,那孩子的情感将最大限度的被激发,教育的效果也将大大提高。
 (3)从学校已有教研成果挖掘资源:就地取材为我所用
 实验学校在教科研方面已有一定成果,已积累一定的经验和素材,把这些成果融入学生的活动中,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易于学生模仿和创造。
江阴要塞实验小学《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课题被立为江苏省重点课题。该课题已经成果斐然。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研究,特别是侧重研究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站在原有研究成果的阶梯上,既给担任品德教学的教师提供了研究的通道、实践的平台,又丰富了学校省重点课题的研究内容,最终的结果是双赢。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的国家级德育子课题《小学生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省级课题《小学生创新素质的研究和实践》的实验已经初现成效,实验组老师进行了有效利用。如四年级第5课《绿色小卫生》,课前实验老师请“校绿色中队”的六年级的学生展示环境课题的资源,有学生展示拍的照片,有学生展示从报纸上剪的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甚至有个别学生拍了环境受污染、破坏的录像。如此,省时省力,又照顾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学生在收集的过程中已经受益匪浅,中年级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受到了生动的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不言而明。
 (二).形成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模式
要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关键是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实现一种“生命的交往”。 课题实验学校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小学、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对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实验学校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摸索出以下常用的活动型品德课堂教学模式。
游戏表演型
 在实验过程中,摸索出“创设情景,激趣设疑分工合作,共商角色小品表演,集体评价”的游戏表演活动模式。采用这种形式教学,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角色体验型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体验是促使“心动”的催化剂。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了“浏览课文,初步感知创设情境,模拟体验交流感受,强化认知课后延伸,形成习惯”的活动模式,通过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孩子角色扮演,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模拟体验活动的开展,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缩短了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
   明理思辨型
课堂中,根据课文内容,从孩子们的世界出发,选择与现实生活或学校生活有关的道德两难问题,选择有针对性的事例,让学生充分参与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或辩论,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而不是将单一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强加给学生。通过“提供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激活思维小组讨论,阐述观点全班交流,明确观点”的活动模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
成果展示型
   实验中,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巧手剪秋天》、《送给新年的礼物》、《过好暑假》、《走进聪明屋》、《生活中的小创造》、《让校园更美好》、《我最爱读的书》,《做事不拖拉》、《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成长记录袋》、《办一张自己的报纸》等课文时,构建了“课前布置,准备用具明确目标,分工协作展示成果,分享快乐集体评比,总结延伸”的成果展示型活动模式。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欣赏,学会了选择,学会了创造……
探究实践型
    意大利教育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她形象地解释说: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记得了;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是的,对于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新教材密切联系孩子的生活,把大量的生活资料编入教材,作为孩子的学习资源。为此,教师引导孩子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拓展教材空间,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构建了关注当下问题梳理价值问题分工协作定向共同探讨方案提出解决策略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模式。
在活动型品德课堂的探索中,实验学校注意到了这两个问题。
第一要直面学生的现实困惑。实验教师在教学中直面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在选择活动素材时以儿童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基础,捕捉并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儿童才会在活动中真正有所获得。
第二教师要对活动进行适时调控。有效开展活动教学,老师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调控。在活动前,要仔细周到地考虑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针对问题制定适当的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
 ( 三).形成品德课堂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有效方法
    以信息背景下的有效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团队是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实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最大化促进品德课堂教学的的有效性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1.信息技术的使用需选择合适的时机
创设特殊社会情境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仿真性的情境。学生在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的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接受信息,加深感悟。
呈现社会性知识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课程的名称上就能知道,这门课程不仅涉及品德,更涉及生活、社会的许多方面,受年龄、心理特点的制约。因此,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就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可借信息技术这个黄金通道向学生传递信息。
探究有空间距离时。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对某些知识、某些问题的认识不足。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的内容。因特网包罗万象,注意方法得当,学生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空间也就不是问题了。
2.信息技术使用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常见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总是以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居多。但从学生积极参与的角度来看是很不够的。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和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课题组成员基于学校教学硬件先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现状,大胆开拓,尝试研究不同的信息技术使用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网络学案的设计构建互动平台。完全改变了过去“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信息技术使用模式,它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畅通的反馈渠道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体现。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恰当使用。其实最早看到它,是在中央台的《朝闻天下》栏目中,看着主持人随意地点出新闻,任意缩放、涂鸦,只觉得这东西真好。没想到,这样的新科技很快就来到了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抹耀眼的亮色。
   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的有效结合使实验学校的品德课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学生地位的转变。在网络环境下的品德课的核心内容就是让学生“感知发现——实践运用”,学生在课堂上是发现者、实践者、体验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网络教学使教师角色自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学中教师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创设情景增强道德认识,把学生获得的认识引导到行为实践上。
教学过程的转变。网络教学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学习情景,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体现出了传统教学所很少具有的平等性、协作性。
  ( 四 ).形成小学品德课程教学设计的有效操作样式
研究的主要团队为无锡市连元街小学、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主要操作模式就是重组教材——情境创设——回归生活
   1.重组教材
基于以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需从单元入手的考虑,对于如何从单元入手来设计教学,实验教师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重组:
其一,研读教材,把握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改下,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首先应该是赋予教材以生命,使教材处于被“激活”状态,对书本上所呈现教材作出相应的再加工、再创造,以最大的限度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自我的意义建构;二是赋予教材以生活的意义,以教材为生活话题为起点,把学生引向真实的生活情景来建构道德认识。在这样的教材观指引下,能使实验教师更准确地研读、参悟教材所折射出来的教育意义,从而更好地把握主题,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其二,紧扣单元主题,倡导主题教育,策划教学流程。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是基于尊重学生人性化的基础上的。在课堂上,特别是关乎生命意义生成的,直达学生心底的课堂,教育主题的清晰呈现尤为重要,围绕教育主题,提供多种素材强化,层层深入地策划教学流程,引领学生真切体验尤为重要。
2.情境创设
边教学,边摸索,边探究,边反思。这一历程中,主要建构了四种能促成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人格素养提升的情境教学模式: “体验——感悟”模式、“交往——共享”模式、“问题——思辩”模式、“考察——实践”模式。
“体验——感悟”模式,更注重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主建构。
“交往——共享”模式,更注重尊重儿童哲学,促成共享共生。
“问题----思辨”模式,更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思辨能力。
“考察——实践”模式,更注重走进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生活能力。
同时实验教师还认识到在情境教学中要注意这三点:在带入情境设计中注重激趣性;在问题情境引导中注重层次性;在角色扮演情境中注重真实性。
3.回归生活
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验教师做有心人,了解、留意本班孩子的生活,挖掘与品德课堂上的活动主题相关的生活资源,融入课堂。事实证明,学生倍感亲切,更易接受。
捕捉课堂上的“生活”。学生在品德课堂上常有教师预料之外的言行,教师动用智慧,善于捕捉课堂中的这些真实细节甚至是一些偶发事件,巧妙地将其变为教育契机,使学生真实地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心灵的沟通。
巧用社会层的“生活”。社会在进步,不断更新的信息是注入品德课堂的新鲜血液。教师要关注社会动态,有选择地使用社会信息,使品德课堂充满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回归现实中的“生活”。课堂上的主题活动随着下课铃声而结束,但主题教育不应就此画句号,应给学生在课后提出一些要求,或开展实践性的小活动,帮助学生将获得的认识与体验落实到行为中,
  ( 五).形成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和学生的有效评价
品德课程是以人为本的,无独有偶,两所学校不谋而合。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把视线投向了教师,而无锡市新区实验小学则重视深入探求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是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1.师生和谐课堂生动温暖。
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活动氛围,培育美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灵魂,可促进师生之间相互悦纳、共同成长。和谐师生关系的培育,有缘起、有孕育,也需巩固。
在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中,师生间是双向性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平行、平等、民主、积极的交流。教师尤其要以新的角色身份出现,进行新的角色定位。
做关爱学生认真倾听的教师
顺应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让“学生倾听教师”,同时要“教师倾听学生”。教师要有效地改变倾听方式,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走近学生、感受学生、理解学生、引领学生。民主、关爱基础上的倾听能推动师生间平等、合作的交流。
做尊重学生善于引导的老师
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交流环境的创设者、对话讨论的引导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值得信赖的朋友。教师在学生发表见解时,以尊重、平和、平等的心态,明察秋毫,善于引导,对学生的创见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异见尊重理解;对学生的误见宽容引导。
2.让交流和对话走进课堂。
在上述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培育中,实验教师特别关注到了对话。对话,是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与生活、与自我的对话等。
培养对话的意识。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设计不同类型的对话,与学生产生互动,让学生通过体验享受对话的愉悦、感受在对话中获得的进步。
创设对话的情境。对话的情境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现象讨论、现场调查、欣赏等来创设。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游戏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学形式;选取适当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让明辨是非,提高能力。
设计对话的话题。对话”的核心是话题,即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必须有一个带有正确价值观的中心问题作为起点和指向,来引导儿童的生活。问题本身必须能激活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对话,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主体体验中得到认识和感悟,获得道德与行为上的收获。
丰富对话的形式。对话的类型是多样的,有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还有学生与环境对话、与自我对话。“环境”包括学生生活环境和虚拟环境,“自我对话”实质是一种高层次的内省。
3.进行多元阶梯式有效评价。
新课程实施以来,评价一直倍受关注。智慧的评价,是理想课堂的基石。多元评价,是对教师素质修养、教学经验和实践智慧的考验和锤炼。
更新评价内容,从一维线性到三方整合全面关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和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三方整合过渡。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面宽阔起来,其评价语言自然也就会丰富多彩起来。
丰富评价语言,从千人一面到个性纷呈。每个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的心愿是相同的,但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作出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作出恰如其分的肯定
重视评价手段,让口头与体态语言并举。有人说:组织课堂教学,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二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用惩罚。有声语言、体态语言,能将预设语言、随机语言有机结合,根据学生情况独特创新地进行评价,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评价形式,实施多元化多渠道评价。
教师评价。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即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又可以帮助学生随时调整和改进学习行为,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
学生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指评价主体不仅是老师,还有自己、同学。新课程倡导,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自我反思式评价让学生不断看到进步,不断增强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而同伴互助式评价又让学生承担起评价别人的职责,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使同学间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体验快乐。
    家长评价。儿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正是这样,家长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评价活动中,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儿童、家长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社区评价。作为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品德学科面向了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也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教育应进行有效的课外延伸,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少先队假日小队活动相结合,开展社区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定期与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联系,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社会中的表现,更全面地评价学生,以便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坚持阶梯式评价,给学生提供进取的空间。实验教师尝试开展以 “展翅之星”、“飞翔之星”、“闪亮之星”三项阶梯式评价体系,在开展这项评价活动中,操作起来方便,教师主持评选,学生全员参与评价并为自己打分,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达到了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对广大学生持续养成教育是个很大的促进,对于学生是否诚实客观的评价自己是个极大的考验。
通过实验,实验教师希冀课堂能够准确地设计、定位教师作为陪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同行者的角色,智慧多元地对学生评价,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实效成果:
1.课题实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促进了学生道德的内化过程。实验学校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体验、对话、思辨、实践的过程。比如执教《绿色小卫士》一课,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学生保护环境只停留在口头上,在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要求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寻找答案,自己解决问题,运用调查、讨论自行控索,亲身体验等方法,激发了学生要保护环境的真实感受,这一切在孩子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伴随丰富情感活动的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的基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孩子的天性活泼,各种各样有益的校内校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充满兴趣,充溢激情,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实效。如《找春天》一课,教师从一年级孩子的实际生活着手,首先,引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孩子们亲身的去聆听大自然中的声音、触摸大自然中的植物、欣赏大自然的各种颜色。然后,当孩子们回到课堂上交流时,呈现出的是自己找到春天后的喜悦!实验教师把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画成了图画、写成了儿歌;把自己看到的春天拍成了照片、把观察到的生活现象编成故事。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和实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学生情况调查表

项目
喜欢上品德与生活课的学生
课堂上能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课前乐于搜集资料调查走访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能将所学观点内化用于实践
实验前
33.7%
28.3%
30.2%
17.3%
27.2%
47.9%
实验后
98%
93.9%
88.9%
95%
93.7
94.6%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开展学生个案研究,促进了学生发展,实现了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为了让学生的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轨迹,在实验中,教师设计了各种类型的调查表,建立了个案。教师低下身,倾听学生,带领学生,鼓励学生,把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加以开发。我们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携手,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在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体验、感受、探究,使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感受、乃至于整个生活真正的融入课程,从而在愉悦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了丰盈而充满活力的人生。
2.课题实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1)教师的教育角色观念有了根本转变。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首先表现在裁判意识的淡化。传统教学中,评价、裁决学生言行的对错,似乎是教师天经地义的职责和权利。这种裁判意识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窒息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课堂成了教师的主宰。课题实验中,实验教师倡导交往、互动、对话教学,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情感,师生同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师由教学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与学生融为一体,同学生交流对话。用学生的话说,教师是实验教师的大朋友,大知己,是实验教师的引路人。其次表现在教师保姆角色的隐退。教师敢于放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凡事包办代替,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教师科研能力得到加强。课题组依据教材,团队协作,分工到校,包课到户,开发了课程资源包。教学资源包的建设,一方面使实验老师在进行相关主题或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包里的已有资源,节约大量的寻找资源的时间,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相对丰富了无锡市品德学科的教学资源,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际价值,形成了课题研究的重要物化成果,使教学研究真正转化为“教学生产力”。
近四年的实验工作,提高了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及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的能力,有的实验教师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师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堂教学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同时实验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得到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实验教师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论文撰写、理性反思等能力得到较到提高,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教学成果显著。实验学校课题组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的品德学科教师队伍。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在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辛勤的汗水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2006年以来开展了10多次具有一定规模的市级专题研讨会,推出研究课例18节,展示课题相关的优质课16节。有百余篇论文获奖,多篇实验论文发表在省市级乃至全国级刊物上。发展培养了10多位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能手。实验教师组织了课题相关的教学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优质课件汇总,积累了丰富的学科经验和教学资源。
3.课题实验研究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
首先表现在通过对品德教学思想、内涵的理解及其对其实效性的研究,影响到对学校德育系列活动的思考,提高了学校德育实效性。
其次表现在对学校教学改革的促进。由于品德课程特点决定教师的备课时需要时间花在活动准备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需要精心准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于是针对这些特点,各实验学校着手进行备课改革,提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备课方案,其操作要点是:将教师备课量按年级组人数平均分配的形式减少书写量,同时借助网络形成备课资源共享,教师个人结合学校、学生实际,进行个人增减,突出个性。这样的备课从根本上减少了教师的备课量,便于教师腾出精心深钻教材和准备活动。
4.课题研究产生了良好的综合社会效应
实验学校渐次增多。实验之初,课题组有9所学校,一年后,课题实验学校增至11所,到2008年已经有15所实验学校。使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不仅包括了城市学校还涵盖农村学校。在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实验效果初现后,许多学校纷纷要求加入课题实验组,考虑到课题质量问题,实验小组没有作进一步的扩充。但许多不是实验校的学校都纷纷承担了课题组研究现场,江阴二实小、无锡坊前学校、宜兴市二实小等学校在实验研究期间分别主动承担了研究现场。
实验受到高度重视。许多实验学校都是教研员在亲自抓这个课题,并带头任此学科的一线教学,甚至在实验学校连续深入听课达到几个月。各实验区也成立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中心组,部分实验学校有了专职教学人员,新产生了一批学科市区级骨干教师,课题团队研究工作使实验教师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实验产生辐射效应。课题实验研究逐步引起关注,产生良好的影响。实验区纷纷建立或完善品德学科网站,形成了教和学的网络平台,一方面使教师与学生实现多项互动,增加沟通;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体会、课例、论文、课件等内容在网站上展示,实现资源共享。网站资源充沛,更新迅捷,点击率高,受到了市内外,省内外同行的青睐。有实验教师建立了风格迥异,资料完备的品德学科博客,记载了参加实验以来的点点滴滴,生动真实。实验组中许多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的会课和展示活动,得到了锻炼,受到了好评。实验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文质彬彬,形成了良好的德行,受到社会的广泛称道和好评。有实验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多所学校被评为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
五.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课题实验已接近尾声,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对于实验中所取得的成绩不能盲目乐观,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回避。实验教师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尽管有所成效,但是,也发现现实中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建立其内在机制。主要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道德引领机制。当今社会文化是多元的,多元文化会形成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不管是什么情况下,终归有一个主流价值观。作为实验教师,要做好道德引领,为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形成心理激励机制。首先要让学生认同教师的教育,认同德育教学中的观念,其次要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没有障碍的沟通,其三要发现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在品德课堂中进行很好的解决。
2.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形成设计程序。品德课堂有各个环节,环节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品德课堂有各个要素,要素之间有密切关系,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清晰地设计程序,便于品德课堂的教学。
3.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注意对有效的理解。首先要有效果。主要指标是看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其次要有效率,即课堂上的投入与最后的教学受益是否成正比;再次是有效益,教师为学生的生活成长是否提供了最好的服务。
4.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和其他学科教学、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有机地结合,必须进行课外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参加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特别要注意与学校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紧密联系,开展传统性的活动及结合学校活动主题,开展校外的专题调查、社区公益、参观访问、网络搜索等。使实验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实到学生行动之中,做到知情意行统一。
    5.要实现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设一支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的品德学科教师队伍。如果品德学科教学基本上是班主任兼任,没有精力也没有可能去钻研教材教法和学生的需求,有的老师辛苦准备的一节课只能在一个班级里上课,没有一个不断修正改进的机会和过程,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很好落实。要达成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师资培训。一是学科知识的把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师必须要具有广泛的社会生活的常识、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而且要不断收集整理当今社会新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还必须真正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执笔(陈亚萍 顾雪飞)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