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5)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6)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 交际情况 )中进行。
(7)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
(9)给下列字词注音:
慰藉(jiè)苍劲( jìng )潜( qián )伏 戛( jiá )然而止
装载(zài) 炽( chì )热 揩(kāi)拭 殚(dān )精竭虑
(10)下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急待(及) 穿流不息(川 ) 凭心而论(平) 世外桃园 ( 源 )
一愁莫展(筹)如愿已偿(以)
(11)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德不孤,(必有邻 )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的人是。你最欣赏他的哪部作品?欣赏的原因是什么?
1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行和人文性的统一。
14、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5、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16、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阶段目标各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五方面内容。
1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8、综合性学习应重点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19、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关于识字的要求是: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20、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是针第_二学段口语交际的要求。
2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
22、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的要求是: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3、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4、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对偶、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
25、记叙文按表达分类,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四大类。
26、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7、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列图表等等。
28、根据上句填下句: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手首甘为孺子牛。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④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 。
29、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0、请你从积累的诗文中,写出一句与“生死”有关的完整语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1、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学而不厌,悔人不倦。
32、成语填空:(天)马行空(心)猿意马 (万)马齐喑 (悬)崖勒马
33、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结构分别是(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3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 .
35、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实施建议).
34、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 ,(怪题)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
35、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36、语文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阶段性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作) (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3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电影),(电视 ),(图书馆),(纪念馆 ),(演讲会)等等.自然风光,文明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小学语文研究课题参考
- 下一篇:《在终身发展理念下培养小学生传统品德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