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

《少儿英语综合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

———少儿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一、             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也更加趋于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外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使学生能说几句外国话、能做翻译,而是为了使今后的公民能在多元文化的地球村中生存和发展做准备。中国要发展,要提高人们的外语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孩子抓起。在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就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号文件)决定“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同时规定了小学生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国家二级要求。

  我国的英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效果差,学生的语言社交能力低下,而且课时量少。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愉快地歌唱,尽情地游戏,学习兴趣很浓,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知识量、难度等不断地的加大,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复习,作业不完成,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成绩日益下降,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日益减退,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要达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对于每一位中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无疑提出了更加具体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关于如何培养少儿英语学习兴趣是围绕新英语课程标准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搜要任务。

二、             研究方法与内容

1、通过研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3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三、             研究原则

1、坚持兴趣性原则

通过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农村孩子在听、说、玩、演、唱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坚持主体性原则。

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

3、坚持平等、合作、互动原则。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过程,还涉及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等多种互动过程。因而,遵循师生平等、合作、互动的原则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4、坚持发展性评价原则。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的评价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态度、习惯、方法、策略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5、坚持综合性原则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农村小学孩子听、说、玩、演、唱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             研究过程

1、实验准备阶段(20054---20056
   
制定实验实施计划,确定实验班级,培训实验教师。学术指导小组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
确定实验班和实验教师。
每周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定期学习目标教学、创新教育理论。

2、实验实施阶段(20056------20063
  
实验教师认真实施课题,研究方案,抓好典型,及时交流.请专家小组定期指导课题研究,完成以学期为单位的阶段性实验。
组织课题组小学教师到英语教学成绩突出的北京光明小学听课学习
实验教师做好实验记录。
定期开展校园英语口语大赛、单词竞猜、英语话剧等活动。

阶段性评价与学生测试,例如:参加NEAT英语等级测试等。

每周一、周四开办校园英语电视台———趣味英语。

开设创新式分层作业。

3、实验总结阶段(20061------2006.6
初步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对实验班的教师、学生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
完成课题的全面总结,写出课题实验报告。
实验教师撰写经验论文和精品教学设计。
五、结果与结论

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从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课题实验中收益匪浅。坚持兴趣性学习,它不仅改善了课堂内的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识知水平。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说说唱唱,跳跳演演,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又营造了浓厚的英语氛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那些后进生在优生的带动下也得到了难以得到的表扬,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增强,课堂效果得到明显提高。实验班的学生参加全国小学生英语NEAT竞赛,取得了全部通过的好成绩。通过进行课题研究,主研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刘双老师的论文《掌握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获国家级一等奖、《Sports》获国家级观摩课三等奖;李晓娟老师的论文《多媒体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获省优秀论文二等奖;课件《Colours》获省级二等奖;电子教案《fastfood》获市级一等奖;唐婷婷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的兴趣》及课件《fruits and vegetables》获省级一等奖,陆红《重兴趣,培能力,抓实效》获得市级二等奖;王晓慧、田海霞、戈晓丹的电子教案分别获得省、市级一、二等等奖;张海川、刘忠良老师指导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竞赛获奖; 实践证明,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可行且有一定实效的。

六、讨论与分析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
、和谐、融洽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 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 

2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 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 ",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Follow me." 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3
、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4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2)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3)互动的师生关系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4)融洽的师生关系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七、问题与不足: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看到,由于实验还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也碰到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1、由于实验教师的授课班级较多,学生和工作量较大,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课题工作。

2、学生存在两极分化。由于老师比较注重对教学活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环环相扣的过程,活动多,学生学习的兴趣大,但是两级分化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一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敏捷,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情绪低落反应比较慢,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受益,如何来善待一部分学有困难的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得,都能健康地发展。

3、学校学习与家庭学习联系的不够密切,学生在学校学习热情高,但在家里学习的自觉性较低。

4、语用能力作为实施这一课题的重点之一,教师的语用能力应得到系统的培训和提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