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主题写作的实践与研究》申报书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主题写作:以教材学习为蓝本,结合学生课堂学习积累、生活成长经验以及拓展阅读感悟等,以课堂学习活动为主阵地,以多样化练习为方式,引导进行主题化交流、仿写和创新性写话,构建生本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中生趣,学中生得,学中乐学。 小学英语主题写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根据3到6年级教材的不同难度和写作要求,以学生成长为阶梯,逐步梳理、提炼出贴切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归纳、想象等思维模式,开展创新性仿写活动,生成个性化、意义化的书面表达内容,从而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和成就感。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学英语课程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以能让学生做某事为描述方式的。学生的写话,是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输出渠道之一。在小学阶段,二级目标中对写话的要求是:“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从国外研究看,新加坡编写了小学英语主题写作的教材,对于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新加坡,通过这本教材,以主题写作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词组的讲解,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在我们国内,也有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江门市农林小学做过《小学英语“活用教材,巧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小学英语课本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研究了课文模块促进写作教学的策略。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技巧,泗塘新村小学等都做了相关的课题研究,通过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但是,笔者以为,他们的课题,主要是进行实践性的,教师的个体行动更多一些。而我们的课题,不仅从实践上进行落实,更重要的是,以全课题组成员的合力,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更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更贴近儿童成长规律的写话体系,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研究的价值: 1. 学生要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英语核心素养,仅仅靠语言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英语写作是检验和促进英语语言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写作是表达的技能,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众观各有关“小学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都只从技巧,内容层面来进行研究,特别是很多针对小学英语写作的研究仅限于高年级。而本课题旨在研究总结现行教材三到六年级的写作主题,为学生写作搭建有梯度的框架结构,形成逐步上升的写作台阶。 |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 |||
题本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形成系统的旨在训练小学生写话能力的研究和实践体系。 师本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让核心组成员都能进行相关主题的专业化阅读,包括理论和实践积累,推进课题组成员更好地走上科研成长和专业成长之路。 生本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有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在活动中体验自信和成就感。 校本目标:通过课题研究,让学校的英语学科组成为市里的榜样群体,营造更为浓郁的英语文化环境,赋予学校“能仁”文化更多内涵,更高品质,更丰富的发展。 (3)交流分享。每学期,学校结合英语文化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重点节日,开展校园英语文化嘉年华活动,并设置“小小演说家”、英语小报评比等活动,对主题写作活动的成果进行整理、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在彼此阅读和互动评价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对主题写作的持续兴趣和热情。 (1)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对英语学科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多元评价,让每一份小报、每一次演说,都能得到家长、教师和同伴的欣赏。 (2)多形式点赞。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推介,每月将优秀的写话通过班级微信圈等平台,进行展示交流,让每个家长都能看到学生的进步。 研究重点: 组织全校英语教师梳理现行小学英语三到六年级教材,提炼写作主题,形成系统的、有层次的写作主题。并在实际教学中对主题写作进行实践,指导学生写作,在实践中研究出合各年级的写作范式、思路与方法。 (4)创编校本卓越课程。以年段为单位,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形成大单元写话体系,形成:经典阅读、教师指点、学生仿写、作品分享等环节的校本卓越课程,参与海门市卓越课程评比活动,并让这套校本教材成为学生享受英语写话的依仗。 | |||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 |||
2. 行动研究法。接着我们进行行动研究,确定目标,针对目标提出系统操作要求,在研究过程中对目标和措施作必要的调整。 3. 经验总结发。重视资料累计,按研究内容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实际经验,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 |||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1. 英语写作是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反映。英语书面语言信息输出不仅能够促进英语口语信息输出的规范、适宜和得体,而且在客观上也会是学生对更广泛的英语信息输入产生内在需求。写作教学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 2. 学生在主题写作的过程中,体验的是一种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延续时间长,梯度层次清晰的写作过程,在这种写作背景下,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自信大胆地、有创造性地进行英语书面表达。 3. 对于教师来说,写作既是目标又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能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得到具体的、专业的成长,对教材更好地把握,同时提高写作教学的能力。这种专业成长,不仅是教学的成长,更是对教材资源的创新和把握,以及教学理论的成长。 课题可能创新之处: 1. 本课题研究的是三到六年级整体的英语写作教学,将从英语起始年级开始提炼主题,培养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将从单词到句子,从简单的句子到有难度的句子,再从句子到篇章,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这样的研究定位高,立意新,系统性强,能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新的可操作性和延续性的教学建议。 2. 课题的研究定位是以主题为单位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和现行教材提炼出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甚至每个单元的写作主题,这些主题经过提炼和概括,最终形成系统,也将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
(六)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阶段成果(限5项) | 基于教材的主题写作汇编 | 文集 | 2019.11 |
论文和教学案例 | 文本 | 2019.3 | |
学生作品 | 文本 | 2019.5 | |
| | | |
| | | |
最终成果(限3项) | 结题报告 | 文本 | 2020.5 |
论文和教学案例 | 文集 | 2020.9 | |
学生作品 | 文集(含发表或获奖) | 2020.9 | |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时间的保障、研究活动的开展等。) | |||
二、研究准备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