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幼儿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课题组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

运用数学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

课题

研究

价值

分析

理论价值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在西方兴起了教学科学化运动。世界各国对于幼儿的科学化的数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许多新的数学教育理念与科学的数学教育方法也应运而生。结合当前中国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现状,许多幼教工作者更加注重把发展孩子的思维放在首位,家长们也不满足孩子只掌握单一的知识技能,越来越重视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如何在《纲要》的指导下改变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是当前幼儿数学教育领域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幼儿园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上做得还不够。比如不给幼儿提供操作材料进行探索式学习,而是让幼儿做大量的数学加减运算练习等,这些做法给幼儿的数学学习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形成了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学。

研究“如何运用数学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既能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实践研究,也能促进新《纲要》中数学教育的新理念更深入地落实到幼儿园的实践层面。

实践意义

(1)为发展幼儿思维提供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

在数学教学中,让幼儿运用丰富的数学操作材料,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并在摆弄、操作这些材料中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蒙台梭利指出:“一定要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操作探索

式学习。”幼儿通过操作不同功能、不同特性的材料,发展幼儿不同的思维水平。

(2)满足教师对数学操作材料和教学方法的需求

幼儿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占有的资源相对缺乏,信息更新的速度较慢,对于幼儿的教学材料和方法都比较欠缺。探求适宜的教学材料可为一线老师的教学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也为一线教师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提供可操作的有效方法。

(3)促进教师数学教育的专业能力发展

运用数学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可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促进专业能力发展,也促进教师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正确肯定,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角色。

研究目标

(1)探求能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数学操作材料。

(2)运用适宜的数学操作材料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3)探求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研究对象

***幼儿园小一班全体幼儿(升班后继续实验)

研究内容

1.幼儿园数学教育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研究。

2.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数学操作材料的研究。

3.幼儿思维发展差异化的研究。

研究方法

1.      行为研究法:研究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投放不同的教学材料,设计相适应的操作活动并实施,收集有关资料,及时总结分析,不断提出改进意见,完善和修改方案。(用于中期实施阶段)

2.      观察研究法:通过直接观察幼儿运用数学材料操作的种种表现和反应,收集自然发生的或教育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资料。观察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根据幼儿思维的发展情况,做观察记录,再分析总结。(用于中期实施阶段)

3.      经验总结法:研究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定期进行阶段小结,运用该方法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认识、领悟等经验归纳整理,总结提高。(用于后期成果的整理及结题鉴定阶段)

 

课题研究的步骤设计

准备阶段

时间:2006年9月~2006年12月

(1)    成立课题指导小组。

(2)    确定子课题。

(3)    收集并学习有关理论文献资料。

(4)    制订实施方案。

(5)    申报课题。

(6)    (核准后)开题。

实施阶段

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2月

(1)    实施第一阶段(确定方案2007年1月-2007年8月)

①    分析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现状。

②    初步确定影响幼儿思维发展的数学操作材料。

③    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途径和方法。

(2)    实施第二阶段(小班学期2007年9月-2008年8月)

①    进行前测,调查幼儿思维发展水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

②    根据前测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制定活动方案。

③    实施并修改活动方案,并反馈材料、方法的优缺点,及时修改。

④    请专家进行阶段性研究指导,为下一阶段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

(3)    实施第三阶段(中班学期2008年9月-2009年8月)

①    根据第二阶段实验成果,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②    实践并修改教学活动方案,并反馈优缺点,及时修改。

③    对实验成果进行整理,对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或偏差进行调整。

(4)实施第四阶段(大班上学期2009年9月-2009年12月)

①    实践并修改教学活动方案,并反馈优缺点,及时修改。

②    后期测量幼儿思维发展的状况,并进行分析、评估。

 

总结阶段

时间: 2009年12月-2010年8月

①    对研究中的现象、事实、数据、经验教训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②    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编写教案集。

 

 

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

成果名称

完成时间

实验报告

《小班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2008年8月

实验报告

《数学教学中,促进中班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教学材料的研究》

2009年8月

实验报告

《运用适宜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2010年8月

教案集

《幼儿园数学教学优秀教案集》

2010年8月

保障条件

人力资源

物质条件

研究经费

1、聘请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和顾问作理论指导及阶段性的指导工作。

2、成立专门的课题级班,由园长牵头,教学园长全面负责。

3、本园多年来从事幼儿数学教育的骨干教师参与研究,大专学历。

1、配备电脑,装有宽带可以上网。

2、保证丰富的图书资源,幼教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藏书。

3、提供教学所需的教学材料及场地。

自筹经费1万元

研究成员及分工

姓名

年龄

学历

职务

分工

xxx

34

本科

园长

保证研究经费、时间

xxx

27

本科

教学园长

课题计划的制定、修改,实施阶段的落实指导、监督

xxx

23

大专

班主任

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

xxx

24

大专

教师

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并实施,观察记录现象、收集反馈信息

xxx

36

中专

保育员

配合教学的实施,协助收集反馈信息

 

审核意见

申报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专家评审意见

 

亿童早期教育中心(公章)

年   月    日

备注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