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随感:我们的心路历程

我们的心路历程
——
重新思考教研任务有效发挥教研支持作用

               北京市西城区贯彻《纲要》行动计划项目组

  讲述者前面的话
  我区作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行动计划的实验区,它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挑战。实践中,在市教委和课题组专家徐明老师和王瑜元老师的直接指导下,我们与园所的老师们共同学习、理解、实践新《纲要》,在观念与实践的转变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过的思想革命和教育革命。一路走来,它让我们有感于:全面贯彻《纲要》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具有不断打破固有的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勇气,以此应对重新学习、重新建构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经验这一新的挑战,它又让我们欣喜于;一路的艰辛与困惑,追求与努力,我们不仅收获了风景和成长,更让我们在行动中,一点点的积累对幼儿园教研工的理解,一步步地走近新《纲要》。

我们的心路历程之一

——教研面临的新问题和我们的研究思路

  一、让我们深感不同寻常的行动研究
  这次的研究与以往的课题研究不同,然而这种不同寻常之感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它让我们感到:本次研究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科研项目,它的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科研文化,并将教师作为实践新《纲要》的基本力量,使她们的在自主研究中,获得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
  面临来自实践的种种问题和需要,作为教研员应怎样看待教师?怎样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合作者、支持者、引领者?怎样的教研过程才能为教师将新观念转化为新行为提供有效服务?这是我们教研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为此,我区于2002年开始以新《纲要》为行动纲领,以探索有效的教研支持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市立园、机关园、街道园等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与教研过程为背景,以促进教师群体的主动发展为目的,建构有效的教研支持方式与指导策略.帮助教师在实践和体验新观念的过程中改善教育行为,实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基于这些认识与思考,我们从转变教研员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做起,将日常的研究与教育实践和贯彻《纲要》紧密结合起来。并由此入手,一步一步地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点点地向《纲要》的要求靠近,切实提高质量。
  二、当前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对教师自身需求、经验与发展的关注。教研过程急功近利,只追求教育的表面效果,造成教研工作的短期效应。
  第二,缺乏对教研过程的研究。教研过程缺乏对教师内在研究动机和原有经验的调动;缺乏对如何使教师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身信念的研究;缺乏对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尝试、运用并反思教育理念的足够支持。这些都是导致教研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
  第三,缺乏对教研方式的研究,造成教研支持不能满足教师主动学习和建构需求。这是影响教师将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我们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及研究任务
  为全面贯彻《纲要》精神,我区确立了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项原则、四个谋求的研究思路。
  一个目标:
  以幼儿、教师、园所的共同发展为本的目标。
  两个重点:
  探索有效的教研支持方式——研究教师、研究教研过程、研究有效的教研方式。
  构建合作化的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共同学习、研究、发展的平台。
  三项原则:
  遵循主体性、开放性、过程性的原则。
  主体性——一线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幼儿园为研究的主体;
  开放性——研究者心态的开放、教学场所的开放、研究过程开放;
  过程性——体现自下而上的研究过程,全面落实《纲要》的过程。
  四个谋求:
  在幼儿发展上谋求每一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在教师发展上谋求每一位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
  在园所发展上,谋求每一所幼儿园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和教育品质。
  在区域发展上,谋求区域优质资源共享、建立以新型人际互动关系为标志的区域学习共同体。
  研究视角的改变,需要教研员在自身角色定位及研究方式做出改变。并在这种新型的研究关系中,创造一个有利于每个教师主动研究的支持性环境,并推动、支持、引领、服务于教师的研究,激活教师的研究热情,让教师真正从平凡、平常、平淡的研究中享受到职业的魅力和成功的乐趣。使教师获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我们的心路历程之二

  ——教研员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新《纲要》以新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育研究空间,它使我们每一位教研员与教师共处同一起跑线,共同经历着观念转变和思想革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冲击着我们关于教研指导工作的传统认识,刷新着我们关于教研员角色、教研工作方式的原有观念,促使我们以研究的眼光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身的教研过程。
  一、从我们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而引发的思考说起:
  故事一:如果不是非看不可的话还是不要看了。
  ——引发我们对教研关注点的反思
  我们到实践中应该关注什么?是单纯地关注问题,还是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感受、关注教师的自主发展。新《纲要》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我们来说就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所以,如何为教师创设一种敢想、敢做、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宽松的心理氛围,帮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和开放的心态?这是教研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故事二:你们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我们该听谁的?
  ——引发我们对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的反思
  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教师观、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关注教师的研究经历,真正与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变评价者为共同经历者,以了解教师的原有经验、需要和困惑,尊重教师的原有经验和他们自身的学习方式,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够激发其自主思考、体验和研究的空间,从而使教研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教育实践服务。所以,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二、解决问题,从改变自身角色和教研工作方式做起
  (一)反思过去的教研工作方式
  过去的教研工作中,教研的主体是教研员,教师只是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既定研究程序的操作者。形成了以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为主的教研工作方式。这种教研工作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二)尝试新型的教研员角色和教研支持方式
  通过两个案例来对比我们过去和现在在教研工作方式上的变化,然后再进一步提炼出我们现在在教研支持方式上的新尝试。
  1变讲授者为倾听者——1)倾听教师的教育目标和设计思路;(2)倾听教师的自我评价;(3)倾听教师的真实想法和困惑。
  2变检查者为挖掘者——1)挖掘教师的原有经验;(2)帮助教师挖掘行为中的闪光点;(3)与教师共同挖掘行为背后的原因。
  3变评价者为质疑者——1)在质疑中促进教师学会自我反思;(2)以质疑引发教师认识上的冲突;(3)以质疑减少我们的主观评价。
  4变要求者为建议者——1)以建议的方式,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2)依据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建议;(3)以建议的方式,提供专业化的导向。

综上所述,我们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以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尝试着由过去我(教研员)看你(教师)做我说你听我评你改的单向指导方式,向你说我听我置疑你反思你回答我追问我建议你选择的双向对话方式转变。
  三、我们的体会和感悟
  1尊重教师——旨在帮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
  2支持教师——旨在支持教师学会主动地发现和解决自身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成就教师——旨在使每一位教师获得成功感,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前进


我们的心路历程之三
——
与管理者共同研究教师和教研过程 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纲要》精神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主要依靠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高低,而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园所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针对当前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与园所管理者展开了伙伴式的互动,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动性,在与他们共同经历这一尝试探索的过程中,一起研究教师、研究教研过程和多样化的教研方式,以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透过案例看阻碍教师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案例:通过某幼儿园值日生的例子来分析教师的固有观念是如何阻碍其教育行为的。
  教师的教育观念难以转化为教育行为,最大的阻碍在于教师头脑中那些已经存在的固有观念,尤其是其中那些曾经被认可过的但又与新的理念不太相符的观念,它不仅导致了教师的因循守旧、不愿改变,更是束缚了教师的大脑和手脚。这些固有观念已经成为教师多年以来非常习惯的东西,而且多数并不为教师自己所意识或承认,只有在教师的实际行为中才能表现出来。而《纲要》中所倡导的新理念是外在于教师的,当我们以新的观念来要求教师时,他们头脑中所固有的观念往往会占据主要地位而对新理念起拖后腿的作用,这使教师处于固有观念与新理念之间的矛盾冲突中。帮助教师化解这一冲突,并在实践新理念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形成新观念,是教研应给予教师的必要支持。面对问题,我们决定从研究教师入手。
  二、研究教师
  (一)研究教师的学习特点,帮助教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1.教师是如何学习的
  教师的学习是主体建构性的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行动学习,是基于经验的反思性学习。
  2.教研如何支持教师的主动学习
  案例:洁民幼儿园
  (1)让教师在实践中和主动的建构中学习。
  (2)让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和行动中学习。
  (3)让教师在合作性研究中学习。
  (4)让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学习。
  (二)研究教师的原有经验、困惑和需要,帮助教师在教研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得主体性体验
  案例:值日生活动的例子——棉花互动幼儿园
  管理者与教师一起备课、观摩、反思,共同经历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1.教研活动前——在日常实践中观察、了解、倾听教师的问题和困惑,针对教师的问题策划设计教研过程。
  2.教研活动中——通过与教师的积极互动,了解和挖掘教师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教师的原有经验。
  3.教研活动后——进行管理者之间的集体反思和个人反思。
  三、研究教研过程
  (一)让教研过程帮助教师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案例:教研帮助教师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理念内化为教师自身信念的例子——棉花胡同幼儿园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体验) (运用) (体验) (内化)
  实践 认识新理念 积累新经验 再实践 教师自己的
  (指导)
  观念 教师的行为
  教研的任务:
  1.调动教师的原有经验,抓住教师的原有经验与新理念之间的认知冲突,激发教师对关键问题的思考,激发教师的研究动机,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和体验。
  2.为教师提供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支持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新理念大胆地尝试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运用新理念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的积累新的经验。
  3.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运用自身的新经验,不断地体验其中的价值,一步步靠近新理念,最终实现由新理念向自身信念的内化,进而自觉地指导自身的行为。
  (二)让教研活动过程为教师的学习、研究、实践服务
  案例:自然角的三次研究——曙光幼儿园
  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管理者应抓住八个要素:1.具体的教研问题;2.真实的问题情境;3.明确的教研目的;4.适宜的教研形式;5.平等、民主的探究氛围;6.有效的引领与支持;7.及时的反思;8.经验的提升。
  (三)让教研过程出现在日常教育实践的寻常时刻
  案例:我们的教研活动变——宇锋幼儿园
  时间活”——在教研活动的发起上,由教师依据研究的需要,主动自荐活动的时间。
  地点活”——在研究地点的选择上,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和问题自身的性质,灵活选择在教育活动现场或其他地方进行研讨。
  内容活”——在研究问题和内容的确立上,教师在自我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和提出困惑的问题,从而确定研究的内容。
  形式活”——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上,通过轮流主持、互动研讨、专题辨析、成果展示、邀请专家参与研讨等多种形式,与理论对话、与同行对话、与专家对话,使教师在质疑和释疑中产生新认识。
  思维活”——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敢于对自己的行为提出问题,敢于对其他教师提出质疑,能够辨正地看待儿童的发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四、研究多样化的教研方式
  (一)根据特定的教研目的选择适宜的教研活动方式
  我们引导管理者:研究基于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满足教师不同需要的、多样的教研方式,让教研方式更加有效地为教研目的服务。这里所说的教研方式不仅包含常规性的教研活动方式,而且还包含日常工作中非常规性的教研方式。下面将从园内的教研活动方式和园际间的教研活动方式两个方面,来介绍我区幼儿园在教研方式上的尝试和探索。
  1园内教研活动方式
  (1)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
  着中介绍:作品分析式教研活动;问题跟进式教研活动;两难问题辩论式教研活动
  (2)保育员之间的教研活动
  例:北海幼儿园——保育员教研活动
  (3)管理者之间的教研活动
  例:北海幼儿园——行政教研
  2园际间的教研活动
  例:洁民幼儿园和曙光等幼儿园之间的邀请式教研活动
  (二)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将日常工作与教学研究同步开展
  1由常规性工作转化而来的教研——转化式教研
  2由教师的自荐活动引发的教研——自发式教研
  3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寻求帮助或发出邀请而生成的教研——求助式教研和邀请式教研
  最后,我们的体会:
  ——在落实《纲要》的过程中,教研员与管理者、教师共同结成学习的共同体,共同经历尝试、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并共同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长。

通过保育教研促进保育员队伍的成长
——
从教育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一、一次有意义的保育教研活动
  1活动的起因——一张偶然发现的表格
  在一次转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四班的门上贴着一张大表(见下表)。

幼儿姓名

坐姿端正

不挑食

桌面整洁

自我服务

Xxx

x

Xxx

x

x

。。。。

x

x

。。。。

x

x

x

  这个表格是保育员为解决班上孩子的常规问题而设计的。保育员能重视常规培养,而且能抓住这个班在常规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相应的活动,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了一定的观念和教育策略的问题。于是从这张表格开始,我们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保育教研活动——“贯彻落实新《纲要》常规培养如何做得更好的研讨活动。
  2活动的过程——精心准备的教研活动
  我们按参与式培训模式,把保育员进行自愿分组研讨。重点研讨了两个问题:1、根据大四班设计的这张原始表,和常规培养中的具体做法,你认为有哪些可取之处?2、针对大四班在常规培养中的做法,我们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使我们更贴近《纲要》的精神?
  在研讨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大家任何问题和策略都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考虑问题。并对于这张表格的完善,以及在完善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在每一个细节,都渗透教育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最后,我们给保育员留了一个问题:针对你所在班级幼儿常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与教养员共同设计一个小活动,同时布置一个互动的墙饰,在下次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
  3活动的效应——一场颇有微澜的活动反响
  这次保育教研活动在保育员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反响,保育员反应这次的教研活动改变了以往保育员业务学习从文字到文字,比较空洞的说教式的学习,能抓住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实际存在的,真实的问题,开展研讨。活动过后,各班保育员积极行动起来,她们与教养员共同观察、讨论、本班常规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重点,并在孩子们中开展了各种基于孩子的生活需要的教育活动。
  

      二、保育教研活动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全面突破
  

      1丰富教研内容
  在内容上,我们更多地引导保育员把眼光投向幼儿发展的需要,使保育教研
  活动,更多地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把新《纲要》的精神,体现在日常保教的点点滴滴。例如,我们研讨:如何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中渗透多方面的教育?如何培养初入园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等等。
  2改进教研形式
  在研讨的形式上,我们采用多种方式,使保育教研活动起来,让保育员在教研活动中,充分起来。
  

      三、扩大保育教研的点和面
  保育教研活动活动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挖掘和扩大研究的点和面,通过新一轮的挑战,进一步调动保育员参与保教配合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力。为此,我们开展了分专题研究。例如:幼儿秋冬季的生活护理与教育幼儿起床环节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期的保育工作中班幼儿养成教育中的保教配合幼儿值日生工作中自主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多个小专题的确立和研究,与保育员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密切贴近,使她们能不断地从总结工作经验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了自信。此外,还改变了以往保育  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本班保育工作的状况,增进了班与班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在观念与策略的交锋中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四、保育教研活动开展的收获与体会
  保育教研活动,给我园保育队伍建设和保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从关注到关注,增进了交流,提高了认识
  2从要我学我要学,增强了自我提升的愿望
  3从教育的旁观者,到教育的参与者,增强了教育意识与能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