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报告:利用认读活动,丰富幼儿生活

利用认读活动,丰富幼儿生活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试图探讨认读活动与幼儿生活的关系。通过对小、中、大三个实验班近100幼儿进行一年多的正规与非正规的认读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认读、在社会中认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正规的认读活动  非正规的认读活动  幼儿生活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中要不要进行认读教育?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从历史记载看,我国素有对幼年儿童进行认读教育的传统。一些有名的文学家,如:白居易、王勃、欧阳修等都是四、五岁就能吟诗作对、颂读文章的。在国际上,蒙台梭利和德可乐利在幼儿园教学法的研究和实施中都有读法写法

 李岚清副总理在江苏视察时

曾提出:中国字很伟大,要好好学习。但传统的认读教育往往采用灌输的方式让幼儿死记硬背一些汉字,这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规律是不相符合的。幼儿的好奇心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问这问那,对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汉字产生了兴趣,为此,在幼儿期进行科学认读活动,可以借助汉字这块中华文明的瑰宝,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

   我们试图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认读活动,运用游戏形式,在散步、户外活动、参观等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营造良好、宽松的认读氛围,激发幼儿的认读兴趣,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生活,开发大脑潜能。

二、理论依据和理论假说

㈠、理论依据

l.依据汉字本身的特点

  汉字是一个一个的方块图像,都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很多字与实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似或神似,即使一些字脱离实物,但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图像,利于儿童辨别、认记。汉字的形象表义、整体表义及偏旁部首表义的能力强,仅从字形上看,可从视觉系统直接获得某个字的意义、信息,能够生动形象地促进大脑对汉字的深刻理解与接受。同时汉字具有神奇的组词能力,是一种字词分离的文字。将汉字的词汇拆开来看,很多字本身就是词。这样,孩子们虽然只认识一些有限的熟字,但却可以象玩魔术一样地合成许多变化无穷的新词来,使得利用较少的文字,能够表达较深、较多的内容。由此看来,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之一,非常适宜幼儿的认读。

  2.依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从生理学上讲,人在儿童时期大脑发育速度最快,成熟量最大,三岁左右儿童的大脑重达9001000 左右,约相当于成年人脑重的2/3,七岁时脑重达1280,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10,当二十岁时,大脑已完全成熟。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讲,儿童是爱动爱玩最活跃的时期,家长都有这个体会,只要让孩子玩,他们就高兴极了,所以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们采取玩乐的形式认字,他们不但不觉得累,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就象让小孩无意中学话一样,不知不觉把字认识了。让儿童玩乐的形式很多,如拍拍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操等多种形式,都可以让儿童在欢欢乐乐、轻轻松松当中认识汉字。 

儿童有恋群的心理特点。生活实践表明,儿童自己单个玩乐不如多数儿童一起游戏兴趣浓。一个孩子自己玩,也许玩上几十分钟就腻了,可如果一群孩子玩上几小时也不觉得厌烦。根据这个道理,让孩子集体认读要比单个认读效果好得多。在群体学习中,自然形成一种耳濡目染的环境,大伙一起读,一起听,互相影响,很快就把字认识了。

3、陈鹤琴先生的理论

陈鹤琴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对幼儿认读问题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语言文字是发展儿童思维的重要工具,为了满足儿童的求知需求,为了发展儿童的思维,我国幼儿园必须对大班儿童进行认读教育,认读教育对儿童究竟有害呢还是有好处呢?这要看你用什么教材;你怎样教他?如果你硬要灌输人之初,性本善的人生哲学,或采用人、手、刀、尺、琴、棋、书、画那种超出认识水平,那种脱离儿童实际知识的枯燥无味的材料,那对儿童是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样的认读教育是摧残儿童的教育。从教法方面来说,儿童很喜欢游戏,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游戏的教学法,对五岁儿童进行认读教育。儿童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总是发生很大的兴趣,我们就可以结合认识环境进行认读教育。儿童对唱歌、图画、做手工也是感到很大的兴趣,我们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找出机会来进行认读教育,儿童最爱听故

事,我们就可利用图画故事来进行认读教育

㈡理论假说

1、幼儿认识、理解、掌握了许多与周围生活密切相关的字后,他们能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当这些字再次出现于幼儿生活中时,会激起幼儿极大的兴趣,他们想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参与周围生活的愿望也就越浓,也就能参与娱乐、自主活动、独立生活。

2、有趣的认读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情趣的、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查阅资料,设计问卷,在不参加实验的班级进行测查,根据幼儿的反应对题目作适当调整。此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2、前测:利用问卷在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测试,确认两组的可比性。此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

3、实验操作:利用正规与非正规的认读活动在实验班幼儿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认读活动,并向家长宣传科学认读,加强家园联系,共同搞好幼儿认读活动。此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法、经验总结

法。

正规的认读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认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选择一个单元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从而使幼儿获得知识及方法的一种学习活动,每星期2次。

非正规的认读活动:是指受幼儿内在动机驱动,利用散步、参观、餐点等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随机开展的各种认读活动,以及在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和健康等教学活动中渗透的认读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和健康等教学活动中,事物、图像与汉字同时出现,相互匹配,建立形象与文字间的相互关系,以认读汉字,继而认读幼儿读物。

幼儿园活动室中,设置各种游戏区域,标上文字,如字宝宝乐园,每周读句栏等,并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各环节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认读汉字。

利用幼儿园及其周围环境中的文字标记、广告字牌等进行汉字认读活动。

幼儿生活:幼儿的生活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以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和想象力,提前阅读以及自觉学习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显著的提高为指标,以研究认读活动是否丰富了幼儿的生活。

利用认读活动,丰富幼儿生活课题研究报告

    4、后测:利用相同的问卷,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再测试,注意幼儿生活丰富程度有无显著差异。此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在研究中充分利用汉字的形象性,情境性等特点,使认读活动富有有趣味性,不增强幼儿任何心理压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读汉字,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充分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

㈠、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认读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主张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血脉相通。”“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的主体,也就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孩子生活在一个五彩的世界中,为此,我们把科学认读活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否则便成为空洞的教育

    1幼儿生活中的认读环境的营造

    强调教育环境的先驱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溶入自己的生命中。幼儿入园后,接触最多的是活动室。在活动室的墙壁装饰中,我们加入了汉字。如:可爱的祖国这幅墙饰布置中,我们引导幼儿以认识自己的省份开始认识邻近的省市,乃至全国,并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增添各地的土特产、旅游景点、交通要道等字卡,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欣赏了画面又习得汉字。

自然角中陈列的物品是幼儿能够直接感知的实物形象。我们充分利用汉字和实物形象刺激幼儿的大脑,用实物图和汉字相结合做成图文标签,让幼儿拿着图文标签,看看图,读出标签上的汉字,读对后,再贴在自然角中的实物旁边,以此来进行认读活动。活动室里各区域的名称及其相关的内容,我们也常常把它们与汉字相匹配。如医院里,从挂号、门诊、配药、各科室及医生胸前戴的工作卡,都是用汉字写在上面,商店幼儿卖的水果、饮料都贴有字卡。

2、以生活中的认读为契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无论是入园,进餐、游戏还是入厕、午睡,时时处处都需教师的提醒,我们便把教师的口语提示改为用字卡、字条提醒他们。这样,久而久之,

他们像认识许多人、许多物品一样,自然而然地认识这些词句,激发了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同时对一日常规的养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洗手时,在盥洗室贴上水龙头请节约用水饭前便后请洗手等汉字;进餐时,开展午餐报告员的活动,让幼儿看看菜盘中的菜,再看看菜谱,并通过品尝菜的味道记住菜谱;午睡时,有的幼儿喜欢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就写下安静睡觉,注意睡眠姿势的字条,随时提醒幼儿

㈡、引导幼儿在社会中认读

 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社会环境,幼儿认读也离不开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陶行知在他的六大解放里讲到:要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获取知识,扩大眼界,激发创造灵感。因此,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入社会,自然环境,并与之相互作用。如带幼儿参观公园,在幼儿欣赏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环境中,通过引导幼儿把汉字与实物对应起来,让幼儿得到身心愉悦的同时自然地认识汉字;我们让孩子在了解银行、邮电局、医院的用途时,让他们认一认这些单位门牌上的字;路上一些的横幅广告,也是孩子们关注的对象,我们就告诉孩子上面写了什么字。老师的表扬,行人的夸奖,更是一种激励,孩子们认得更有兴致了。

我们还将巩固认读的环节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园超市后,发给填有所学商品名称的购物单,让他们在双休日领家长去超市购物……孩子们对社会游戏饶有兴趣,在认读中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开始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学习待人接物的方式。

在以上两种渠道的认读活动

中,我们时时处处都注意让幼儿进行自主认读。如让幼儿自己制作认读乐园本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认读的主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认读。这不,认读乐园本上,孩子们把自己平时吃的零食,看的报刊上的一些广告、包装上的字剪下来,贴在上面了,认读活动课上它是孩子们互相介绍、交流的经验本,课余时它已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好材料。

五、实验的结果

本课题着重研究了幼儿早期认读教育与丰富生活的关系问题,一年来,在不影响身体发育的前提下,被试认识了一些汉字,丰富了语言,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发展了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道德判断能力,促使了良好习惯、行为的形成。实践证明,本课题关于利用认读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

  ㈠、促进幼儿智能发展,开发幼儿巨大潜力

  在认读过程中,幼儿势必要仔细观察字形、用心地记住字音、开动脑筋理解字义,这些活动能发展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极有利于智能发展。

  集中注意,观察仔细

  孩子认读的过程既能充分利用孩子的无意注意,又能及早地锻炼孩子的有意注意。实验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一向注意力不集中的儿童,通过学习逐渐变成对任何事情都能集中注意,从浮躁、不安分转向静心学习,产生对任何事情都能迅速理解的能力。

  孩子在认读过程中会遇到大量字形相近的字,如:鸟、乌、入、人、洒、酒、九、丸等,还会遇到许多字形特点鲜明的字,如:妇、男、骂、尖。月、日、上、下、江、河、湖、海、晴、请、情、靖、清等,通过分辨字形结构,偏旁部首使得孩子们较早地学会比较和辨析,从而促进了观察力的发展。

  2、丰富想象,扩散思维

  人获得信息,视觉接收的比听觉接收的要深刻得多。孩子认读多了,不但对字形结构会思考想象,悟出规律(如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特别是通过视觉理解词句以后,思维和想象将上新的台阶。孩子凭借书面词句进入比口语丰富得多的语言世界,知识和智力自然极快增长,思维和想象则天高任鸟飞了。

  ㈡、促使幼儿广泛阅读,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过去强调发展孩子的语言,只限于口头语言的教学方法,是一条腿走路,那么同时用汉字教学发展语言则是两条腿走路,效果肯定会更好。幼儿早期认读和阅读就可以使孩子的口头语言发展达到说得早、说得准、说得好的要求。实验证明:实验班幼儿口才和社交能力较其他平行班而言有明显的优势。

文字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认读达到一定数量就可提前进入广泛阅读,孩子就可获得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获得认识世界的新途径。一旦孩子认了字,能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起来,他也就会常常手不释卷,看个够,读个够。而一旦进入大量阅读,孩子就闯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约知识天地。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地上的、地下的、天上的、自然界的、人类社会的,丰富多彩的知识就为孩子所汲取。这样,孩子头脑里的知识就日益丰富起来,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㈢、促使幼儿自主学习,培养幼儿自觉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孩子眼里,认读阅读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标志之一。渴望独立的孩子自然也就向往认读阅读,因为它可以满足幼儿自身独立性的需要。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孩子,当他认识儿个字以后,他走到哪里,都很注意看看有无他认识的字,一旦发现了自己所认识的字,就会兴高采烈地告诉家长教师,以此来表白自己,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做。如:当他在翻阅低幼儿读物时,如果图画下面有5个字,只要他能正确地理解图画中的意思,哪怕他只认识其中2-3个字,其余几个生字他也能猜出来。一旦当他猜对这些生字,成功的喜悦之情就溢于言表。这不仅可以巩固和发展孩子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而且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自学成功的自信心,形成孩子良好的动机和个性品质。所以说,认读这种学习过程,也是培育孩子学习能力生长点的过程。

此外,通过利用认读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的课题研究,我们的教师做到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勤于记录,积累了近百篇的教案,近百个游戏方案,撰写了十余篇的论文,铸造了师魂,增强了师能,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断上升,出现了两高的现象:入园率高,出勤率高。从小学里反馈来的信息是:我们实验班的学生进入小学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已成为班上乃至学校的佼佼者。

六、思考

本研究在探索认读活动与幼儿生活方面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实验班幼儿施加的实验操作,在进行前后对照测后,发现认读活动的确能丰富幼儿的生活。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正规与非正规的认

读活动,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非正规的认读活动可以是正规的认读活动的前期准备或后期的延伸,正规认读活动则往往是非正规的认读活动的发展与提升。

本研究虽然有前测和后测,但只是作了定性的分析,并为作定量的研究,因而,所得的结论不能使人十分信服,这是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应努力克服的方面。

参考文献:

1、《幼儿听读游戏认读实验一年来的总结  王美超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资料汇编》

2、《幼儿园认读教学实验研究》  黄人颂 卢乐珍 《南京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4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