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可意会知识环境,促进幼儿能力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是以发展幼儿丰富个性为目标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形态作了明确的界定:知识应当包括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know-what)--关于事实现象的知识、原理知识(know-why)--关于规律和原理方面的知识、技能知识(know-how)--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和人力知识(know-who)--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经合组织的报告将前两类知识称为"可编码的知识"--即显性知识,也可以说是科学性、理论性知识(指可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外在形式表达的知识,也就是通过老师直接传授就可获取的知识);把后两类知识称为"可意会的知识"或不可编码的知识--即隐性知识,指的是存在于人们行为和经验中的知识,也可以说是经验性知识。它是难以透过语言及文字等外在形式表达的知识,是个人化的、不容易传授的知识。由此可见,"可意会知识"是一种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是通过与环境、与周围人的互动和交往而获取的知识经验。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从幼儿园教育这个角度来说--21世纪的基础教育把每个幼儿潜能的开发、健康的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3-6岁幼儿的思维正逐步从直观形象性向抽象思维发展,且在思维过程需要一定凭借物的支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幼儿的学习更应该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环境的创设可以为幼儿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从这一特点出发,我园在认真思索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从挖掘泉州本土中对孩子有用的文化遗产、文化资源为切入口,以"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为宗旨,有机整合幼儿园各领域的相关知识,全方位构建一个能激发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可意会知识"的环境、场景,把环境的创设纳入到课程改革中, 努力提供一个让幼儿积极动手实践的环境、挖掘各种人力资源,使幼儿在与环境、资源的充分互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自我建构与自我解读能力,掌握对其终身发展有利的"可意会知识",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首先,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所提出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六项具体目标,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在课程资源开发中,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课程结构要注意均衡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幼儿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课程实施要培养幼儿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课程评价上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课程管理上要增加对地方、幼儿园和幼儿的适应性。其次,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导,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纲要》中"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而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要求的基础上,在课题的研究中加以细化贯彻。其三,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到的"学习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内在心理表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来建构知识"。将给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予启示;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重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地位,将为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予指导;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阐明了人是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的,以及人是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人格特征,将为我们的课程资源开发予启迪。
  三、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一是从理论层面来看,通过课题研究探讨有关学习与情景的关系,实现"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二是从实践层面来看,要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从关注教材向关注幼儿转变,实现从课程的利用者向课程的开发者转变。三是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来看,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鼓励儿童去思考、去推理和解决问题;四是从幼儿个体发展方面来看,要借助课题的实施,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中自主地建构知识,帮助儿童学会提出各种问题的技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解读幼儿的所需所想,把幼儿培养成为一个能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我们将课题探索的重点确定为:强调儿童个体的参与性,强调儿童自己的动手操作等观点,这点可以从皮亚杰的认知建构理论中所认定的"知识的产生有赖于儿童对材料的探索、操作和摆弄"中得到支持;强调儿童认知冲突的重要性,强调儿童主动地同化或顺应环境的观点,这是受到了皮亚杰的"知识的产生源于个体的认知的失调"观点的启示;强调为儿童提供有待解决的问题情境,强调为儿童创造反思的机会,也与皮亚杰理论中的"提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有冲突的情境将有利于个体的认知发展"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用于研究和比较有关本土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开发、有关建构主义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行动研究法主要用于研究现实的、立足本土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现实策略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还使用了调查法、观察法和和实验法等。以上各种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以本土文化为切入点,把五类16种民间文化(民间音乐、民间传统戏剧、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服饰等)带入幼儿生活,教师深入、系统地研究泉州本土文化精髓,挖掘、收集优秀、健康、简单易懂、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文化。探讨民间文化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的关系;让幼儿在自身的体验中丰富实践性知识。
  2、有效改变教师被动教、幼儿被动学的局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有效地改变、更新教师观念。把对幼儿的观察、解读、反思作为环境创设的首要前提,在观察基础上分析幼儿所需、所想,进而挖掘、调动、运用各种资源创设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使幼儿在环境中发展,教师在环境中成长;第二,营造一种和谐的心理环境、氛围。提倡无歧视教育,儿童利益优先,尊重幼儿的意见,保护和发展儿童的生命,以积极的师幼互动去影响幼儿,让孩子的眼睛越过学校的围墙充分展示自己的"百种"语言;第三,通过个人反思与集体教研的方式促使教师学会根据幼儿及地方实际、以幼儿为主体去选择适宜的教材,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在解决问题中的特定价值,进而设计方案、创设环境、实施课程。
  六、课题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4年5月-8月)确定学园课题组成员,召开首次课题筹备会;查找、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进行开题论证报告;申报福建省幼教研究会研究课题。
  第一阶段:(2004年9月-2004年12月)组织全园教职工学习课改有关材料,进行基础教育课改的通识培训;界定"可意会知识情景"的概念、了解"可意会知识"的标准。确定实验班级,开展第一阶段实验课程。
  第二阶段:(2005年1月-2005年7月)论证"学习与情景"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交流、总结第一阶段实验班级的研究进程和经验体会;全园推广课题研究,做到班班有课题、班班有科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领域资料或核心活动内容,以书面形式汇总交流。
  第三阶段:(2005年7月-2005年12月)进入课题调整阶段,请各级课改组成员(国家、地市级)专家来园进行"课改通识"培训等讲座;每一位教师重新调整学习最新的理论,夯实理论框架,组织教师们学习、讨论有关《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知识点,并加以吸收、理解、运用。
第四阶段:(2006年1月--2006年7月)进入全面验证、总结阶段,组织课改组成员会议,验证、小结、调整、拓展幼儿兴趣的子课题和同一课题不同年龄段的预设内容;形成一套有价值、有意义的教材进行出版并继续投入使用;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总结报告、进行成果汇编。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创造自主、自由空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园的老师们理解了环境的广义内涵,不仅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更能重视精神环境的熏陶。既注意显性课程的作用,又注意潜在课程的作用。尽量把幼儿的学习内容定位在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社会、自然环境中,从书本中走出来,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然而民间传统文化的某些东西正在远离孩子,因此"创设可意会知识环境"成了我园课题研究的一个尝试,教师们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就早早地把环境创设起来了--幼儿园外环境中的大幅剪纸画《勤劳的惠安女》、《中国结》、《开元古刹》等深受孩子喜爱;活动室中的《中国龙》、《中秋月》、《美丽的东西塔》、《红红刺桐城》、《乡土情怀》等墙饰上有孩子折、剪、画、贴的作品;区角中有孩子们带来的月饼盒、茶罐、风景点门票、挂图、明信片等;展示台上有孩子们自制的小船、月饼、花灯、古民居、拱形桥等。琳琅满目、童趣盎然。同时在主题活动的进程中老师与家长也能充分地发挥、利用社区的有利环境与因素,如:实地参观各种名胜古迹、穿街走巷录制具有泉州民间风格的古民居以及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人情、上网下载相关资料等。在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回访、重温,不仅能把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幼儿直观形象地认识家乡,不由自主地萌发爱家乡的自豪感;而且其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整体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同时在实施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因段而异、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不仅重视幼儿、尊重幼儿;更把尊重教师、理解教师摆在重要的位置,给予教师与幼儿一个非常自由、自主的空间。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获取、理解、内化知识;启发幼儿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从查找资料、主动发问、参与环境创设、参观访问到用自己的方法表现作品等都能看到老师与孩子忙碌而愉快的身影。幼儿与老师成了活动的主体。例如主题活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支"船运"的活动进程中,孩子们与家长、老师实地参观了"泉州海交馆""古船陈列馆",亲身体验泉州古代船运的繁荣与神奇;上网下载许多古船的资料与图片;了解泉州古代的造船史;与老师、家长共同制作船;在电脑上画喜欢的船……。孩子们成了工作的主人,充分激发出学习的潜能。
  (二)提供富有教育性的环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开端,尽管幼儿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主体性能力还比较弱,对环境和教师的依赖较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对幼儿处于萌芽状态的主体性能力的培养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主体性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由于幼儿主体性水平的局限,因而常常需要借助教师为其预先设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来间接地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所以我园的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总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富有教育性的环境,给幼儿提供可以自主抉择、自由探索、积极参与、充分交往的活动机会,从而培养其主动认识和利用环境以及积极参与交往活动的主体性能力。
  例如,在"快乐圣诞节"主题开展的设计中,孩子成为整个主题开展的主角,他们参与主题的策划、讨论,咨询爸爸妈妈的建议,将主题的开展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圣诞环境创设、圣诞文化习得、圣诞快乐狂欢;最后"快乐圣诞节"主题开展的活动流程为:常识活动〈圣诞老人的由来〉(预设)--语言活动〈圣诞老人和长统袜的故事>(预设)--手工制作〈送给贫困孩子的圣诞礼物〉(生成)--社会性〈我们的愿望〉(生成)--歌表演〈圣诞树〉(预设)--创编儿歌〈漂亮圣诞节〉(生成)--绘画活动<我的圣诞贺卡>(预设)--结构游戏<圣诞大乐园>(预设)--娱乐活动<和麦当劳叔叔过圣诞>(生成)--圣诞快乐狂欢:圣诞party(预设)--社会性〈圣诞祝福大派送〉(生成)。此外,在"快乐圣诞节"的主题活动进程中孩子们参与收集和制作了各种有关节日的材料,共同创设了"快乐圣诞节"的主墙饰,自发布置了"许愿栏" "圣诞贺卡专栏" "长统袜的礼物" "圣诞树的秘密"等,营造了一个具有浓厚圣诞节氛围的"家"。不仅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的兴趣,同时也增进了双语活动多种方式融合的新体验。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英语区和墙饰相结合,把墙饰的可操作性延伸到区域,通过区域活动的个别指导,让墙饰的可意会功能在区角中更好地落实到每个孩子。
  (三)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提高幼儿的自我建构能力
  幼儿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他们,而是由幼儿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他们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孩子们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知识的这种过程性、实践性使儿童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可视为儿童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可视为知识本身。正因为如此,活动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也成为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知识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变得难以分离,要将之分开就"恰如把游泳动作与水分离开来一样"。
  因此,我们在开展"可意会知识情景"的课题研究中,秉承了陈鹤琴先生提倡的"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精神,主要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进而建构、内化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一方面,我们把教学活动中幼儿感兴趣、延伸性的探索活动设置在区域活动里面,以满足幼儿进行操作的需要。如:"乡音乡情"中闽南民歌民谣及民间游戏的多项操作;"手艺园"中的茶道表演、品茶、包装茶叶等真实体验;小一班的古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小四班中四班大一班的传统节日喜气洋洋、中一班的民歌民谣童稚可爱、中二班的美食广告琳琅满目、大二班的"石头记"形形色色……;又如在各个区角中增设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和玩具:体育角中的两人三足、竹高跷,动手角中的"包装茶叶",音乐角中的拍子响掌、压脚鼓,表演角中的惠女服饰、木偶,计算角中的"博饼",阅读角中的家乡小传说图书等,使幼儿耳濡目染,在操作中体验快乐、潜移默化地了解本地民俗文化。另一方面,把区域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操作内容,扩展为教学活动内容。通过教学带动幼儿进一步学习、操作。如幼儿生成的活动"设计古船、自制古船",通过折剪、拼装、粘贴、钻孔、装饰等各种技能来完成作品,而且还收集了各种丰富多样的材料如:可乐瓶、酸奶瓶、纸盒、日历纸、广告纸、木板、泡沫等进行创作,制作完的小船样式多种多样有独木舟、游艇、货船等;又如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的"自制泉州糕点"活动中,孩子们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面粉大胆塑造、雕刻、印画,在模仿范例基础上进行创新,制作出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诱人食欲的各色糕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实现了动手与动口,动手与动脑,做做与玩玩的融合,实现了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使之在对材料的操作、转换、组合中巩固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自我建构的目的。
  (四)实现反思性教学,解读幼儿的精神世界
  在以儿童为对象的教育领域里,认识与理解儿童、关注与解读儿童的精神是一个不能割舍的永恒命题。儿童教育所面对的是儿童的精神世界,它也应当以呵护童心、健全人格、培育精神为根本职责。任何适宜于儿童、适宜于成长的教育都须是以对儿童精神的合理解释为基础的。就如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中说过的:"如果教育学希望全面地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必须首先全面地理解人。"
  对一位教师来说,用儿童的眼睛、从儿童的眼睛中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是一件奇妙的事。这将帮助教师了解孩子的体验,解读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积极、适宜地把握儿童发展进程及其特点。正因为如此,《纲要》才强调,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解读他们的精神世界。"而这些都是在教师与儿童的日常自然交往、观察和了解儿童、思考和琢磨儿童的发展规律、尝试调控教育影响因素的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反思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两个变化:由单纯的教师变为研究者,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者",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注重培养教师能形成随手记录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问题的梳理,把问题转化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课题,研学结合,以学促研,不断走向成长、成熟。2005年5月,教师们将实施个人特色发展计划过程中的反思、调整记录收集完整,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与大家共享交流,其中以"音乐日记式的记录方法、数学阶段式的成果反思、研究问题的发现解决、教学方式的成果追踪、幼儿个性与共性的研究和探讨"等都成了此次反思交流的一大亮点。例如:擅长写生教学的老师从幼儿的个性(娇气、乖巧、骄傲、暴躁等)和共性(写生观察视觉)特点出发,不断反思小朋友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们会这样的做……,老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激发和保持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引领孩子走出造型概念化的束缚,抒展自己的个性,使写生活动成为自主、并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有力的反思将更有利地促进教师们的个人特色发展,提高教师们的实验水平,使她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改当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五)创设可意会知识情景,收获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在老师们的努力下,我园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每年的岁末大家尽情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在"立足本土,开发课程资源"的课题研究小结时我园汇编了三本书――《实施方案》《活动设计》《论文汇编》。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总结、写作水平越来越高,有不少的文章在CN级、省级、市级、园级发表刊登,如:许杏花老师的论文《园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和思考》发表于《教育新导向》2003年第一期、论文《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参加"泉州市课改工作汇报会"交流;俞芳老师的论文《关于挖掘幼儿园本土教育资源的实践研究》获得泉州市幼教研究会年会论文评选一等奖、省幼教研究会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何玉珊老师的论文《立足本土,开发课程资源》发表于《福建幼儿教育》上,论文《构筑园本教研平台推动教师特色发展》发表于福建省第一期学科带头人论文汇编中,论文《谈特色幼儿园的创建》发表于2004年《教育评论》中;获得泉州市幼教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二等奖的有我园的陈亚静老师撰写的《让"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照耀幼儿心田--浅谈本土文化教育功能的开发》,蒋静芸老师撰写的《在活动区活动中发展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吴晓燕老师撰写的《充分挖掘传统节日资源,有效开展大班语言活动》;在泉州幼教教研室举办的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我园的王俊琼老师的《大班主题活动--我眼中的开元寺》获一等奖、何雯老师的《家园亲子活动--我们的汤圆店》获三等奖、郭颀老师的《大班体育活动--快乐足球赛》、吴锦华的老师的《童谣游戏--锤倥皿》获优秀奖;在优秀"反思"评选中我园王俊琼老师的《共同探索分享经验一起成长》获优秀奖;同时曾雪华老师撰写的《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小班中的开展与运用》收入《教研通讯》中。傅雅萍老师撰写的《美,就在身边》获得福建省版画优秀论文第一名;王俊琼老师制作的教学课件《龟兔赛跑》获泉州市教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三等奖;王捷老师的《新时代的师德从尊重开始》参加泉州市"师德经验"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组织活动《小鸡出壳》参加省优秀活动案例评比获三等奖,同时,傅毅芳老师的《烤鸟事件发生以后……》、蔡艺琳老师的《角色互换》、王捷老师的《背砖》、潘艳红老师《浅谈小班幼儿的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分别刊登在《泉州晚报》《福建幼儿教育》《教研通讯》上……
  总之,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知识环境中,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知识的这种过程性、实践性使儿童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既可视为儿童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也可视为知识本身。正因为如此,活动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已成为儿童自我建构的过程,知识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变得难以分离,教师的研究回到了教育的最基本的元素,教师已逐步把教育的新理念落实到教育活动中,教育行为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七、后续研究设想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结题了,但我们的研究还将继续。从理论层面来看,我们虽然通过课题研究,探讨有关学习与情景的关系,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怎样创设环境突破关键性知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通过课题研究,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观察幼儿、解读幼儿和应答幼儿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教师在情景-活动-学习三者间的转换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今后研究的重点要放在"幼儿自主建构学习经验的研究"课题的后续研究,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铺平道路。在今后的课程开发及建构中,我们将以《纲要》、《规程》精神为指导,反思现行幼儿园教育中与之不相适应的观念和做法,借鉴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不断吸取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孟庆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第一版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福建教育出版社
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 四川教育出版社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 第一版
朱家雄:《皮亚杰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