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快乐体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革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体育课走出学校运动场,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中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的身体教育活动。 “快乐体育”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活动过程。“快乐体育”是指体育教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按照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将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社会、学习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三、理论建构依据:
1.“终身体育”理论:《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中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作为《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2.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观,倡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性学习,并要求赋予学习的个人主义。
3.“综合式”教学理论认为: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老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主要是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觉取向,其要点是在老师引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整理、搜集和汇编符合农村小学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生活化、儿童化、趣味性强的学习器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农村小学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
1.快乐的体育教材开发
①一、二年级(水平一)体育教材开发
②三、四年级(水平二)体育教材开发
③五、六年级(水平三)体育教材开发
2.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①一、二年级(水平一)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②三、四年级(水平二)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③五、六年级(水平三)快乐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资料法、座谈访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
八、步骤及主要过程:
(一)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
1.酝酿主课题构建子课题,申报工作。
2.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
3.制定课题实践方案和子课题的实施。
(二)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按计划全面启动。
2.搜集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实验方案。
3.汇总各子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4.在中期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再作调整,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5.收集积累各种资料,开发校本教材
(三)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
1.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2.开结题鉴定会,进行研究成果的鉴定
3.体育教学的校本教材水平一的编写
九、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根据生活化的体育器材的选择原则(即:选择时注意器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遵循普及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我们通过调查、实验、搜集、整理或重新创编,我们共整理出了28种适合我们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运用的生活化器材作为实验器材。
具体的有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中身边随手可得的的物品,如:手帕、红领巾、绿领巾、书包、课桌、凳子、木夹子、马夹袋、衣服、鞋子、橡皮筋、纱巾、布块。
第二类:是生活中的民间传统体育器材进行再加工,也可以是生活中废弃的物品,经过简单加工整理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锻炼中。
2.“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2.1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根据实验班在跑、跳、投掷项目中使用实验器材的兴趣进行了统计,通过实验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
2.2体育教学的生活化改变了课堂教学内容竞技化,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3摸索出了4种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3.体育器材的生活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质体质健康水平
3.1实验班比对照班的身体素质提高更快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程度差异进行了比较,从程度差异对比指标看,实验班高于对照班的数量明显增加,而无一项低于对照班。
实验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值差异进行了比较,从比较表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低于对照班的指标数量明显减少,而高于对照班的指标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生活化的体育器材的使用,加快了学生生理、身体素质的提高速度。
3.2实验班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状态显著提高
十、研究成果与分析:
1.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研过程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含义,较好的把握了新课程理念,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题实验中,学校定期开展课题教研活动。教学受到上级领导及听课教师的好评,课后的交流也使我们感受颇深。这样的活动有效的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发展。
3.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也都能积极的参加校队的各项活动。学校现有两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场地小,无训练设施,但校领导十分支持我们体育组开展活动,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置训练器材、翻修地面,使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有更好的活动场所。教师因材施教、因材施练,使得学校体育各项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4.在课题研究这几年时间里,我们按原定计划与实施步骤顺利的进行着,从实验效果来看,达到预期目标。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