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户县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HXKT-16149

课题名称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负责人

田仙

所在单位

户县北关初级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提问  有效研究

结题

报告

摘要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是教师传授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交往、启迪学生思维、控制教学流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自身提问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勇敢积极回答问题,使提问更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下的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初中历史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要的保证。初中历史课堂有效的提问不仅是教师传授基本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启迪学生思维、控制教学流程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进行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方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历史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力求学生既能全面发展又能个性发展,提倡反思性教学和教学时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对新授课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优化自身提问技巧与方法,鼓励学生勇敢积极回答问题,使提问更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况且设疑提问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精彩而有效的历史课堂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也可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重要科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实中由于受升学应试等原因影响,学生很难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历史每周仅有2节课,这无疑对历史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的挑战,教师要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里实现教学目标是有难度的,因此使初中历史课堂高效起来迫在眉睫.而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高效课堂构建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新课改理念,有些老师虽然在理念上略知一二,但在具体操作上还是一知半解,随意性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真正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在历史新课教学中,存在诸多提问误区,如:有的教师提问次数过多,或提问仅面向学优生;或者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和深奥,难以作答;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为了在新授课堂上体现师生互动的原则,来避“满堂灌”之嫌疑,着意地大搞“满堂问”,“是不是”和“对不对”的声音充斥课堂。学生对老师频繁的、简单或偏难的提问感到疲以应付、单调、厌倦,随之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有甚者还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发展。因此,历史课堂有效的提问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考虑,结合我校历史教学现状,我把《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作为研究课题,期望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初中历史课承载着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及培养爱国主义的光荣使命,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率决定历史课的效率,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次课题把课堂有效提问作为研究内容,这里的提问指教者向学生提问,教师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对象和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历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长期处于低效和无效的状态,本次研究将针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反复调查和研究寻找出适合初中历史教学和学生的提问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这种观点认为学知识是学习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他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协作、引领谈话等让学生自主进行发现、探究知识和构建所学知识的意义。

(2)人本主义学习观:就是在教学中,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要让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的意义、价值,并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点最为重要。

(3)多元智能理论:即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等九种智力,因此学生存在一定的智力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在智力。

(4)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交往活动,是学生理解、体验和感悟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实践活动,师生要在一定时空内围绕一个学习主题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研究,摸索出适应我校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历史课堂提问教学模式,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较好的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研究他人的研究成果,改进自身的教学,结合实际加以革新。理论和践行结合。

2、案例研究法。通过听课、评课等就初中历史课堂出现的提问原则、方式进行总结、分析、完善。

3、问卷调查法,谈话法。通过书面和口头的方式理解研究课题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依据。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了解学情,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和同事学生谈话,了解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内容、原则、方法、对象和效果,分析利弊及存在问题。

2、依据研究课题,分班进行对比研究,九七班为对比班,九八班为实验班,从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内容、原则、方法、对象和效果进行研究。

3、根据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提问内容、角度、次数和提出者的不同,分阶段进行提高提问效果的研究,定期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修正。

4、研究过程及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时间:2016年9月—10月)

(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设计课题方案,进行课题方案可行性论证,做好课题研究前的培训工作。

(2)课题申报,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本课题的初步研究。

2.实施阶段(时间:2016年11月初—2017年4月底)

(1)结合问卷调查,反思并分析课堂提问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2)探索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3.总结阶段(时间:2017年5月—6月)

(1)收集各类资料整理各项成果。

(2)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状况

(一)准备阶段:

我力求做到“三个同时”:课题研究要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时;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同时;课题研究与成果展现同时,以此促进课题的扎实深入地研究。

1、加强培训研讨,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任何一次新课程改革,都是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前提,同时也是教师丰富和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个具体过程。为此,我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反思》等教育理论。在常规教学之余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依托新教材,研究教学对象,进行有效提问教法研究。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

当我接到小课题的立项通知以后,立即制定了与我校推行的高效课堂模式相接轨的课题实施方案。在课 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课题预期目的、研究步骤、阶段进展目标、实践成果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历史教师达成了共识。

3、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基本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对学生课堂教学提出的,离开了课堂和学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更好的推进课题研究,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课堂提问调查,和不同层次学生就课堂提问座谈。设计了多道选择题。

(二)实施阶段:

1、把握教材结合学情,积极开展好高效课堂。

在我校推行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我把研究成果运用到高效课堂之中。形成了较有效提问模式。

2、不断加强学习。

我一直奉行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历史知识虽然就是那些,变化不大,但学情在不断变化。为了提高业务能力、研究课题的能力,我先后参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培训、送教下乡培训和初中历史国培学习,积极参与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不断为课题研究提供源头活水。

3、撰写课题相关材料。

(三)总结阶段:

1、按期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各阶段工作小结,在上好实践探讨课的同时,积极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改变了自己作为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升了自我的素质。

2、将课题开题以来进行研究的资料分类整理并装订成册,做到了材料全面详实。

3、探索出了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形式,初步实现了历史课堂有效提问。

4、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同学们积极配合教者,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认识,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历史学科成绩。

八、存在的困惑:

困惑一: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问题

首先由于历史学科在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长期以“副科”的身份存在,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在升学压力下,历史学科作为“副科”的观念在学生乃至某些家长、老师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因此,学生对自身历史学习的要求普遍不高。其次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滞后。对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只在历史课堂看历史书,为什么、要怎样学习历史?基本上都说不清楚,说明学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接受历史、理解历史。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运用,因此不愿做平时循序渐进的学习,最终使历史学习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应有的学科价值。要改变学生及家长这种思想观念任重而道远。

困惑二:历史中考分数低试题难的影响问题

新课标要求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另一方面实际中又把学生的中考分数又作为评价教师学校的重要标准。在二者的矛盾之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握怎样的标准进行设问?历史考试到底考什么?是历史教材、课程标准?是中考历史考试点?近年来,中考历史题偏难,为什么教材“背”得滚瓜烂熟还是不能得高分?特别是平时基础较好、对历史学习充满信心的学生,在考完后拿到分数一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低的分数。历史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小,试题难,这影响了历史教学,课堂上,尽管教师准备较好,学生却信心不足,动力不够,有时还是会出现教师会自问自答的情况。

困惑三:新课程历史教材的内容繁多的问题

新课程历史教材以通史的形式呈现,可是每周仅2节课,却有六大本教材。以讲每一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为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内容多,一本书学习完毕后,感到获取的历史知识是零乱的,不能构建成知识体系。往往需要教师给学生梳理历史线索。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提问问题时,问题难以很好的体现历史知识的体系性。形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师》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3、中学历史教育网

4、中学历史资源网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