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德善课程”班会教学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研究》课题申报表
苏州市吴江区第八学年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 依托“德善课程”班会教学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研究 | |||||||||||||||||
工作单位(盖章) | 苏州市吴江区梅堰中学 | 申报日期 | 2019.10 | |||||||||||||||
课题主持人(课题组组长) | 姓 名 | 卢杰平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 | ||||||||||
行政职务 | 专业技术职务 | 中一 | 研究专长 | 班级管理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电 话 | **** | ||||||||||||||
(课 题 组 成 员不含课题组组长、 限5人) | 姓 名 | 工作单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内分工 | |||||||||||||
陈玲 | 吴江区梅堰中学 | 中一 | 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 | 子课题研究 | ||||||||||||||
课题研究设计(总字数约1500字为宜) | ||||||||||||||||||
课题的核心 概念及其 界定 | 1.德善课程: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优秀品格的塑造为目标,致力于学生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系统培养,致力于学生志存高远、勤学上进、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致力于学生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整体提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养成奠定品格基础的综合性课程。 2.班会教学:就是教师结合学生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凝练主题,形式、内容则由学生创意、充实的一种集中性的活动。 3.学生个体社会化:学生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社会化即是个体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 |||||||||||||||||
本课题研究 的价值 | 分析当前中小学班会课的现状,不难发现其存在着主题与内容相悖、形式与目的不符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因此,为了加强班会课立德树人的效果,开展“德善课程”班会教学的研究已经是势在必行。 “德善课程”班会教学,使学生在班级组织的正式活动中,去直接体验班级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学习和接触社会文化规范,通过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逐步学会某些社会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扮演和履行某些社会角色,学会处理和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也满足和发展自己的社会需要和活动能力,形成相应的群体观念和价值取向,这实际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 |||||||||||||||||
研究内容 与重点 | 研究内容: 1.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德善课程”班会教育目标的研究。 要点:研究如何在班会教学中分解、渗透“德善课程”育人目标,研究主题班会的目标设计、行动设计,注意整体性、系统性安排,更好发挥班会教学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方面的实效性。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品格成长规律,梳理出中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格,从简易到困难、由低层次到高层次、阶梯式提升模式。 2. “德善课程”班会教学的组织设计的研究 要点:研究“德善课程”班会教学的组织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增强班会对学生的引力,让学生乐于参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研究如何避免主题与内容相悖、形式与目的不符的问题,找到相适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让班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3.“德善课程”班会教学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养成的策略研究。 要点:研究如何使学生在班级组织的正式活动中,去直接体验班级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学习和接触社会文化规范,学会处理和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也满足和发展自己的社会需要和活动能力,形成相应的群体观念和价值取向。 研究重点:同上述第2、3两点。 | |||||||||||||||||
研究方法 |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师生都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的主体。 2.案例研究法。关注日常的班会教学,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寻找合理而高效的班会教学策略。 | |||||||||||||||||
预期研究 成果(限 3项)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负责人 | ||||||||||||||
“德善课程”班会教学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案例 | 案例 | 2020.8 | 卢杰平 | |||||||||||||||
“德善课程”班会教学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策略探索 | 论文 | 2020.12 | 卢杰平 | |||||||||||||||
依托“德善课程”班会教学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思考 | 论文 | 2021.8 | 卢杰平 | |||||||||||||||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 ||||||||||||||||||
本单位完全了解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有关学年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保证做好课题管理工作,提供研究经费并创设其它研究条件。同意申报。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意见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填表说明:1.填写时可直接下载本《申报书》电子稿后在电脑上填写,字号字体一律为五号宋体。2.左上角“立项编号”栏,所有申报者均无须填写。批准立项后由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填写。3.“课题主持人”限一人。4.如果申报青年专项课题或“六力”专项课题,就在“课题类别”栏内填写“青年专项课题”或“’六力’专项课题”,其他申报者不必填写。5.“工作单位”栏内必须规范填写申报单位的完整名称。6.《申报表》中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