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研究方案
《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研究方案
延长县初级中学马兆芳
一、课题名称
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目的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学研究更是以实验为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中学生物教学中基本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因此,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就是生物实验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在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和规范管理方面都比较落后,因此,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这一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认识不够,从而忽略了演示实验的优越性。我校教师也不例外,课堂中出现了演示实验“简做,少做,不做”等的现象。故而,我选择《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期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推进演示实验教学,同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2.意义
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用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教学,是一种直观教学的手段。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1.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提供认知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把演示实验的重点放在如何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上,以趣导疑,发掘问题,疑中涉难,引导学生定向思维,从而创设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逐步深入了解生命规律,掌握生物知识。
3.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可以强化实验技能,明晰科学实验方法
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认真讲解,一丝不苟的认真操作,学生会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也将逐步得到提升。
所以说,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主要要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讲演示实验”的现象。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组织好演示实验教学。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调查目前演示实验的教学实施情况
3.分析演示实验实施不到位的原因
4.根据调查的结果、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5.做好演示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初中生物课堂中演示实验的实施情况。
2.查阅文献法
通过查阅资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寻求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3.收集整理法
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演示实验的操作措施和方法,建立研究档案。
4.实验法
在充分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假设,制定研究方案,并着手实施。边实验,边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
1.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批报、立项。
2.制定研究方案。找到课题的切入点后,调查研究,撰写《演示实验在生物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的研究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5月——2018年11月)
1.调查分析,形成课题操作思路,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展开;
2.各阶段研究内容;
3.研究活动的开展;
4.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
5.部分科研成果的推广。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8年12月)
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结论,并装订成册。确定课题结题报告提纲,撰写研究报告,将一些成功经验努力地向全校辐射。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