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实验课题结题报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实验课题结题报 

一、调研的背景与课题提出

1、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国际化和个性化。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开展电教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俊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如何处理好学与教的问题,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接轨的大课题。

2、基于网络或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下生存,如何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要使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虚拟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创造学习。

3、恰当运用计算机的交互性达到作者的意志、动作运行,帮助学生建立美术模型、创设美术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课题的界定

信息:指与美术学科教学相关的,以各种电子技术为载体的反映知识运用与规律的现象和特征;技术:指教学资源人设计、开发、利用的能力,中小学美术学科整合指南,有目标地搜索所有人相关信息,并有计划地进行浏览、搜索、兴趣、选取、整理、工作优化组合成超文本素材包;研究: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操作过程,有检测的试探性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思想与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激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把“人的目标”放在美术教育的首位,而我们的教育却长期背道而驰,存在着手脑分离、“满堂灌”的陈规陋习,即使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也是变“人灌”为“机灌”,其价值取向和教育内涵却是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动手又动脑,而不是只看美术作品模仿得像与不像,从而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互动理论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互动理论为支柱,在实施开放式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各要素的互动,使学生在与网络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知识,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网络、师生与教材的互动。而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美术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理想的教学平台。

3、信息教育论

学校信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有效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教学信息多元化、教学内容立体化,使师生增强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构想与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丰富视听,增强感官效应,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3、创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评价制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4、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实验的内容

1、以学生为本,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2、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交互式和创新性与实践性教学模式”。

3、创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结构。

(三)、课题实验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求实态度开展实验研究,发挥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优势,不摆花架子。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美术课程标准》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与时俱进的角色转变,能够更有效地改变以往脱离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方式,归还学生学习自我主动权,更加优化教学过程。

3、整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学习目标和要求,因材施教,借助信息技术的立体多维空间开拓美术认知领域,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4、民主化原则

教学实验民主化。创建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实践中探索各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5、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题实验中,实验探索和理论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摸索、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课题实验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观摩法、调节法、文献法、调研法和数据统计法。实验中坚持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分类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实验前要对与本课题有关的初始资料,数据加以收集整理,实验中要注意观察,记录对象的各种变化情况,及时地进行综合分析,整个实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着手,以教育科研数理化统计法科学地检测实验结果,争取最佳实验效果。

为提高整个实验效果,控制干扰因素,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预告排除法(2)相对稳定法(3)分散均衡法(4)提高能力法(5)减少偏差法

(五)、实验对象

小学至中学的部分年级

(六)、课题的实施与检测

1、在课题实验操作过程中,课题组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操作性等从理论、实践上不断地进行调整,使课题研究按照目标有序地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积累电教媒体素材优化组合设计)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实施实验目标、摸索积累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问卷调查、撰写论文)

总目标确定之后,拟订各阶段的实施方案,每学期实验计划落实到每周。拟订实验教师的学期实施计划、课时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

2、保证机制

建设实验组织机构,加强硬件、软件建设,满足实验要求。

3、确定实验教师和实验班、对比班。

实验教师由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实验经验的教师担任。

实验班与对比班在各年级平行班中各取一个教学班。

为控制无变量的干扰,整个实验在“半育式”下进行,实验教师的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周课时数同平行班相同,实验周期为2年。

五、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

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

实验教师的选聘、培训,实验班、对比班的选择,确定电教教材,确定实验方案,制定各项制度,印刷各种量表等。

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测试和思维发展水平进行了诊断测试,了解实验起点,以便与终结性测试进行对比。实验前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基础能力几乎无差异。测试结果见下表:

表1         实验班,对比班综合能力基础检测对照表(珲春市第四中学2006.5)

综合能力检测

优秀率

学生人数

差异情况

实验班(1.1)

21

21

8

 

42%

50

不明显

对比班(1.11)

20

23

6

1

40%

50

实验班(1.5)

17

28

5

 

34%

50

实验班(1.3)

13

31

6

 

26%

50

表2          实验班,对比班综合能力基础检测对照表(珲春市第十小学  2006.5)

综合能力检测

优秀率

学  生

人  数

差  异

情  况

实验班(2.3)

18

18

4

 

45%

40

不明显

对比班(2.1)

19

20

1

 

47.5%

40

 

实验阶段:2006年8月——2007年12月

1、开题立项

2006年12月1日,在珲春市第四中学举行了开题会。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并确定了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分工,四中隋泽强老师出了一节电脑美术课。

重点实验校:   珲春四中

课题组组长:   关文武 张世荣(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

课题组副组长: 隋  燕(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

重点实验教师: 马云慧(珲春市第四中学)

隋泽强(珲春市第四中学)

杜宏博(珲春市第十小学)

2、实验研究

(1)、三网合一,强化培训。

借助学科培训、网络培训、“三教活动”以及课题实验的相关研讨活动等途径,充分发挥我校“三网合一”(即天网—信息网络,地网—校本研修,人网—教师培训)培训网络的功能性,加大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从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和共享优质资源的平台入手探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合理整合。

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联盟”网络媒体为依托,构建美术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即天网)。2007---2008年,美术学科网络培训内容:《新课程培训》(中小学美术)32课时、《美术课程与教学论》62课时、《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中小学美术》32课时、《中小学美术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8课时、《小学新课程专题讲座》4课时。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联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使美术教师的培训工作更加灵活、便捷。通过网络学习辅导、作业管理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坚持贯彻“科研促教研”的原则,我们同时平行开展和研究校本研修工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开拓新路(即地网)。杨泡中心小学校在此项工作中根据自身优势——满族剪纸的民俗氛围,自编教材,邀请本地闻名全国的民间剪纸艺人闫桂芹荣誉指导,为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做了大量实际工作。教师与学生共同受益,积累了成功经验。

强化教师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工作,及时吸纳国内外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为教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即人网)。我们开展了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新大纲培训、全州中小学骨干教师电脑美术教学课件制作培训、全州色彩写生培训等活动,从理论基础、业务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培训指导,使教师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2)、转变观念,提高效率。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教学实践,尽快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第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激活课堂教学,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自主创造和想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作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积极开展听课调研和教学指导等活动,深入了解教师教学实践情况。2007—2008年听课指导123节,以“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依据,通过教学反馈对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行为等进行剖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美术教师队伍不断涌现出具有优秀潜质的教学新秀,课题实验教师杜宏博就属其中一位,2008年9月她在吉林省中小学美术学科《美在课堂》主题研讨活动中展示课荣获小学组一等奖,广受好评。

(3)、注重管理,增强实效。

课题实验中,每位实验教师坚持写实验研究反思(教学随笔)每周至少一份,每月一份总结,每学期一份阶段性总结。认真及时做好实验研究过程的记录,做好各个时期的统计、调查及分析。学会收集、积累、整理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归档。通过研讨与反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研究,增强实验过程的实效。

(4)、立足实践,深化研究。

以送教下乡、教学指导、执教展示、“菜单、订单服务”等美术教研工作为基石,充分发挥了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目前制定“菜单”两个,接受“订单”三个,应对美术教师教学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指导,解决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得到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认同。实现美术教研工作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层次性的和谐发展,为更好完成奠定基础。

以教师竞赛、优质课展示、集中培训等教、研、培活动为契机,推广“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研究”的教学研究经验,共同探索和总结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深入进行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两年间我们开展各级各类教研培训活动10余次,为教师创建教学交流展示的平台。2008年4月全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大奖赛活动和9月全市中小学美术学科优质课展示活动成功的开展,即是对教师培训工作的进一步检验,是近年来美术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纯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我们看到多年课程改革取得的可喜成绩,形成了宝贵的课题实验经验。2007年9月东北三省美术学科教学论坛竞赛活动和2007年11月延边教育学会中小学美术专业委员会十一届年会活动中共15篇论文获奖。

(5)、结合生活,扩大外延。

在教学设计上紧密与生活相联系,重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美术课程资源。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术与美术中的生活,开阔视野,深入了解美术学习领域,学以致用。通过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及课外阅读等形式拓展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实验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3月

1、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评审实验结果

3、拟订实验结题报告

4、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评审

六、实验结果

1、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优化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扩大了欣赏容量,强化学生感性认识,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信息技术提供了庞大的媒体信息资源,媒体资料充分共享,摆脱了以学校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开阔了眼界,为学生创造和想象拓展了空间。创建了优化的美术教学结构。

2、信息技术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组合状态。

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更加和谐统一。教师的引导归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积极配合,其个性完全施展,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

3、构建了虚拟的学生美术作品库。

借助教学网络,建立了虚拟的学生美术作品库。大量的优秀学生作品共享,通过欣赏、交流展示美术技法要领,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与创造,展现个人风格。在教学过程的作品欣赏环节充分发挥了作品库的功能性。

4、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充分发挥了美术学科优势,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协调合作等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在学习和各项竞赛中都有突出表现。

2007—2008年度,学生作品参加竞赛获奖情况:州、省级获奖47人,国家级获奖22人。

5、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时代,美术教师必须有全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网络认知的能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更为个人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网络媒体优质资源,使教师的个人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增强了科研能力。

教师成绩统计

时间

公开课

论文

指导证书

个人获奖

2007—2008

国家

国家

国家

国家

17

1

1

35

14

4

2

4

5

13

10

16

7、成果

阶段总结: 10份

结题报告:  2份

案    例: 16篇

教学设计:  4篇

论    文: 20篇

随笔反思: 26篇

 

8、为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课题实验情况及取得的效应,我们先后对实验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成绩统计,调查人数:教师5人次 学生207人次,中小学共四个班级(两个实验班、两个对比班)。

教师问卷调查(美术)

要求:根据自己的课题实验经历,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1 你是怎样开展自己的课题实验的,其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2.就《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的实验你有哪些突破,其意义是什么?

3.你是怎样把握信息技术中的美术教学(例如电脑美术的教学)和美术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尺度?

4.对现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看法。

5.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你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建议。

6.现代化手段的应用(      )

A.不会使用(不使用)    B.偶尔使用    C.经常使用

7.课堂讲授时间(      )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教学方式调查表(教师 5人)

内     容

重视

很重视

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

2

40%

3

60%

 

 

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好民间艺术的渗透

2

40%

3

60%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

20%

4

80%

 

 

讲授与探究相结合

2

40%

3

60%

 

 

以学生探究为主(发现问题)

3

60%

2

40%

 

 

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讨论)

3

60%

2

40%

 

 

注重探究过程(体验)

3

60%

1

20%

1

20%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

40%

3

60%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探究与尝试

2

40%

3

60%

 

 

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创设)

3

60%

2

40%

 

 

2007年4月

 

教学方式调查表(学生)

学校:四中 三年一班(51人)                                             二00八年三月

内     容

重视

很重视

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

29

57%

9

18%

13

25%

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好民间艺术的渗透

22

43%

16

32%

13

25%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1

42%

17

33%

13

25%

讲授与探究相结合

21

42%

13

25%

17

33%

以学生探究为主(发现问题)

23

45%

16

32%

12

23%

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讨论)

22

43%

14

27%

15

30%

注重探究过程(体验)

22

43%

16

32%

13

25%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1

42%

20

39%

10

19%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探究与尝试

21

42%

13

25%

17

33%

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创设)

17

33%

28

55%

6

12%

 

学校:四中 三年五班(55人)                                            二00八年三月

内     容

重视

很重视

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

31

56%

12

22%

12

22%

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好民间艺术的渗透

20

36%

19

35%

16

29%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4

44%

15

27%

16

29%

讲授与探究相结合

19

35%

15

27%

21

38%

以学生探究为主(发现问题)

15

27%

19

35%

21

38%

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讨论)

16

29%

17

31%

22

40%

注重探究过程(体验)

17

31%

21

38%

17

31%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9

35%

25

45%

11

20%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探究与尝试

11

20%

32

58%

12

22%

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创设)

17

31%

28

51%

10

18%

 

 

学校:十小 四年一班(51人)                                            二00八年三月

内     容

重视

很重视

一般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

25

49%

19

37%

7

14%

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好民间艺术的渗透

15

29%

20

39%

16

32%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5

29%

19

37%

17

34%

讲授与探究相结合

14

27%

19

37%

18

35%

以学生探究为主(发现问题)

19

37%

17

34%

15

29%

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讨论)

19

37%

17

34%

15

29%

注重探究过程(体验)

13

26%

18

35%

20

39%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6

32%

15

29%

20

39%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探究与尝试

18

35%

22

43%

12

22%

注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情境创设)

20

39%

14

27%

17

34%

 

七、分析与讨论

1、分析问卷调查情况

(1)教学理念上

从调查情况看,实验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和思想认识都较为成熟,并普遍能够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各环节及教学行为。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实践“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对于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看法实验教师普遍持认同态度,但存在突出的问题:教学任务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教师课堂讲授时间都能控制在20分钟之内,100%的占有率说明教师能够把课堂发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逐渐实现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4人经常使用占80%,偶尔使用1人占20%,这说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极为普遍,实验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素养,同时说明教育资金的不断投入,改善了学校的电化设备系统,为教师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有力保障。

(2)教学方式方法上

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方面的探究和尝试有60%的老师很重视,重视的老师占40%,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即创设情境上,重视程度达到60%。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内驱力,通过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课堂,优化教学过程,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助推力,进而有效的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注重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即发现问题、讨论,重视占有率60%。这种学习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强调

探究、发现、自主、合作,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双边交流。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教师对于学生探究过程即体验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很重视的教师仅占20%。“只有适合的体验,才是有效的教育”,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合理分配教学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设足够的体验空间,还需要我们更为深入的探索。

理性的进行科研实践。有61%的老师在教学中把讲授与探究相结合,有60%的老师很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在此基础上,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渗透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教师重视占有率分别为60%和80%,这极有力的说明,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是理性的,注重与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研究的同时,科学思考美术学科本位的问题。科学理性的思考是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

(3)学生问卷调查

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更为直接了解到实际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四中、十小的三个实验班为例,在结题阶段进行了一次调查,共207人次。从调查数据来看,教师在注重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上比重较大,最高达58%和55%。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以及学习习惯养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视比重均在30%左右。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课堂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认同的。

2、实验班与对比班的质量测试统计 

 

表3        实验班、对比班综合能力检测对照表(珲春市第四中学)

时间

班级

综合能力检测

优秀率

学生人数

差异情况

2006.8~12

实验班

44

5

1

 

88%

50

明显

对比班

29

16

5

 

58%

50

2007.3~7

实验班

46

4

 

 

92%

50

明显

对比班

36

11

3

 

72%

50

2007.8~12

实验班

47

3

 

 

94%

50

明显

对比班

37

13

 

 

74%

50

 

 

 

 

 

 

 

 

 

 

 

表4       实验班、对比班综合能力检测对照表(珲春市第十小学)

 

时间

班级

综合能力检测

优秀率

学生人数

差异情况

2006.8~12

实验班

26

14

 

 

65%

40

明显

对比班

24

16

 

 

60%

40

2007.3~7

实验班

33

7

 

 

82.5%

40

明显

对比班

28

12

 

 

70%

40

2007.8~12

实验班

38

2

 

 

95%

40

明显

对比班

28

12

 

 

70%

40

 

 

 

 

 

 

分析与讨论:以上是两组关于四中实验班(1班)和对比班(11班)以及十小实验班(3班)和对比班(1班)综合能力检测数据对比结果,通过与综合能力基础检测表对比,显现了实验班的优越性。十小选择实验班的基础能力优秀率还要低于对比班2.5%,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研究,学生综合能力和优秀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在第三次成果检测结果实验班显示出极为明显的优越性,优秀率高出对比班25%,总体提高了30%。四中的成果检测结果也能够看出实验班的优越性,实验班优秀率逐年增长,总体提高了52%。证明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极大提高了学生绘画能力及各种思维能力。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学生作品获得优异的成绩。

八、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城乡发展不均,硬件建设设施及教师素质高低的条件差异,课题实验范围受限。

2、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还需合理整合,课堂教学时常有“摆花架子”的现象。

3、缺乏与教材相配套的丰富的软件素材和一批专业软件开发人员,计算机辅助教学很难形成全面铺开和辐射的局面。

九、实验小结

两年多的课题实验,将美术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美术课堂教学呈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通过实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纵深探究信息技术带给美术教学的全新发展,提高了美术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优化了的教学过程和学习环境,使教与学和谐统一,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灵活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师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美术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师科研意识,通过不受时间、地域和资源限制的网络平台,加快了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推进了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