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节,这是合作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同伴间交往的人力资源,使每个学生能够从同伴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详细、具体的帮助与指导。  

(2)评价方法与策略。采用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的策略,使小组成员形成“同舟共济”的意识,调动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以发挥学生合作的主动性,促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1.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性。  

兴趣是个体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满足各类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发展需要, 能从 老师尤其是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启示,能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因此,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态度。  

2.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化学学习体验,增强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化学课的学业成绩,较容易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断进步。合作学习同伴对相互之间的突出表现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都充分发挥了以激励为主的教育功能,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整个班级焕发出勃勃生机。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集体讨论和协作的意识与能力都有所体现。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的能力。对老师的设疑和同学的疑问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探究兴趣。有些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查找资料和分析资料,并提出看法。对问题的思考开始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并有一定的深度。学生的协作意识开始慢慢养成。  

另外,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有所提高。在课堂上发表见解时,由最初胆怯、语言不连贯,表达能力较差到课堂上敢于大胆发言、逐步可以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一天天进步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作学习研究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理论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中,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近三年来,我课题组全体成员撰写论文多篇,形成案例多则,上研究课多次。课题组老师们先后以研究论文、研究案例、教学设计等为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论文评比中获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课题的内涵,拓展了研究的思路。老师们和课题一起成长,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中,很多已成为校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的成长,带动了学校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的稳步推进,使校本教研工作更加繁荣昌盛。“科研型”化学教学骨干教师群体正在茁壮成长,化学教育有特色正在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六、问题与思考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虽然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研究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仍存在不少缺憾和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本课题是在初三年级逐步推进,全面进行的,由于初三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加上实验教师思想上的顾虑,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合作学习的要求去实施。这给我们提出两方面的思考:一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证;二是对于处于学习压力特别大,竞争性非常强的毕业班学生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合作学习研究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情景复杂的工作,在班额大的情形之下,12个实验教师很难顾及全班同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还有待改善。  

3.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靠一个学科、几个实验教师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必须各个学科协同,课内课外结合,尤其要从基础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希望通过化学学科合作学习的研究和探索,对合作学习在学校教学中全面有效地开展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二版。  

2.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上海教育,2001(7)。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9610月第一版。  

4.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月第一版。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