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申报
课题立项申报书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学科分类 初中理科
课题负责人 曹小玲
负责人所在单位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填表日期 2009、4、20
联系电话 6665056
电子信箱 hedl@163.com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 | ||||||||||||
负责人姓名 |
曹小玲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82年 5月 | ||||||
学 历 |
本 科 | ||||||||||||
工作单位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联系电话 |
6665056 | ||||||||||
通讯地址 |
商南县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邮政编码 |
726303 |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务 |
学历 |
工作单位 | |||||||
余长有 |
男 |
1976、8 |
副校长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余李力
|
男 |
1978、5 |
教师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李 林
|
男 |
1978、2 |
教师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杨慧荣
|
女 |
1977、11 |
教师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李辉杰
|
男 |
1972、4 |
教导主任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曹小玲
|
女 |
1982、5 |
教师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贺笃礼
|
男 |
1977、7 |
教师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朱建国 |
男 |
1967、3 |
教师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王 建 |
男 |
1965、6 |
教师 |
本科 |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 ||||||||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无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正在承担的其它研究课题:无
四、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会探索出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找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最终也会使学生都到有价值的数学,获得自己所必需的数学,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素养、逻辑思维素养、运用与创新素养、唯物辩证素养等得到提高。为当地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五、研究内容与目标
1、课题的界定
“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知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生活体验出发,联系生活教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生活世界。
2、理论依据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堂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认识到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数学课程的内容就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主要目标
我们针对本校实际,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构建“生活背景—数学活动—数学应用(包括生活中)—数学素养”的学习体系。为本校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指导的理论。总结出具有本校数学教学的特色“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活动多元化,教学评价创新化。”对我校的数学教学产生“整体效应”。
通过对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效度,丰富数学教学的资源,拓展数学教学活动的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现实相融,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改善数学学习的方式;数学学科评价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注重过程与方法,有利于学习的持续发展;应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知识、能力、意识、创新等)、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展。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推动学校的校本建设。激发课题组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向教学的“空白”探源,抓住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不足点和困惑点展开讨论与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教研型”、“科研型”转化。
4、研究措施
加强培训,多方支持。建立师资培训制,采用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培训和校内外交流活动;定期开展“教研沙龙”、“教学论谈”等活动,不断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水平。
邀请数学教研员为课题研究做指导、做参谋,以确保课题有正确的研究方向与程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使课题能选择合理的手段,确保研究进展顺利。
实践研究,升华认识 。在与“数学教学生活化”相关的理论指导下,坚持求真的原则,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拓宽数学学习的空间、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积极意义。
水沟乡九年制学校 初中理科教研组
二〇〇九年四月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