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立项号
  
  XKT20121005
  
  课题名称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负责人
  
  张教军
  
  负责人所在单位
  
  安康市汉滨初中
  
  关键词
  
  分层教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与成效
  
  结题
  
  报告
  
  摘要
  
  本报告从分层教学的课题背景、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与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五个方面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我校由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自入校时就已经存在,面向中等水平“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导致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级分化日益加剧,这种情况在我校甚至其他各校都普遍存在。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在教学中实行分层要求是不二选择。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评价等各环节的处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实行分层要求,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使每位学生得到最理想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数学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即:分层教学!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它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班大人多原因制约教改的现状在很多学校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每位学生的成长动力,有利于班级整体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实效,这与当前各校大力推行的教改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解决了有效分层教学问题,必将提高教学效率,必将推动课改。
  
  因此,对分层教学进行研究,探索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2.文献研究法:通过借鉴网络、《教育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文献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状况,在不断的实践、探究和总结中形成结论,并应用推广。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4月)
  
  选题、完成课题申请,申报立项;组织学习,制定研究方案,做好研究和实践的准备。
  
  2.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1月)
  
  (1)搜集有关分层教学的文献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展开教学案例分析。
  
  (2)统计调查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等真实状况,制定方案并尝试分层施教。
  
  (3)组织听评课,进行反思提高,收集相关资料。
  
  (4)设计优秀课例,撰写优秀论文。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
  
  (1)总结课题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2)在教学中尝试应用分层教学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努力,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简述如下:
  
  (一)通过课题研究,参研人员受益匪浅,撰写、设计了一些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等成果,积累了小课题研究的一些经验,提升了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张教军获安康市初中数学课改先进个人,论文《浅谈初二数学作业分层布置与批阅》获安康市论文评选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孙自叶论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浅探》发表于《安康学院学报》(2012.8),获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课题组成员张艳荣获校级教学新秀称号,论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初探》发表于《安康教育》。
  
  (二)初步形成了新授课、练习课分层教学模式。
  
  1.新授课分层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情景引入,导学展示 分层练习,合作互助
  
  分层检测,反馈小结
  
  (1)情景引入,导学展示
  
  “导学”即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预设的问题或自学课本例题。“展示”可以是口头回答提问、小组内讲解或作业本、黑板上书面表达。通过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按老师指导的方式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纠正,此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讲解为主。
  
  (2)分层练习,合作互助
  
  操作程序如下:
  
  ①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先完成对应层次的习题,再研究其他习题;②多数同学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有问题时共同分析矫正或请教老师。也可以抽部分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再分析讲解;③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相互指导纠错,达到共同把关、合作共赢的目的。
  
  教师把握时机,合理组织,及时调控。重点关注合作互助的落实情况和疑难问题的处理。教师也可以给出参考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互相检查。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分析,或教师做必要的讲解(重点关注B层),以澄清认识误区,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3)分层检测,反馈小结
  
  以分层测试的方式完成课堂作业,以检查学生对于新的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在学生测试过程中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批阅部分同学的作业,再组织小组内互批,查找问题,指导及时纠错、小结。课堂中没批改完成时课后由小组长组织批阅,并写出作业情况分析交老师审阅。(或者收齐作业本交老师继续批阅)。
  
  此模式的主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注重分层要求,分层指导,适合新授课的教学。
  
  2.练习课分层教学模式:以一次函数分层练习课为例(见结题资料汇编第44页)
  
  教学流程:精编题组,先练后教 小结提升,当堂测试
  
  分层批阅,纠错过关
  
  教学关键:通过学生全面参与学习(分层次要求),达到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
  
  (1)精编题组,先练后教
  
  操作程序如下:
  
  ①情景引入本节课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要求,同时分发导学案或课件呈现练习题(提前设计好分层练习题,合理选择习题的呈现方式是前提);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对应习题,有针对地指导C层和A层部分同学;③让学生在组内分层展示,C层同学先讲解,再B层,然后A层,有问题时集体纠正或互教。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交流,对部分小组进行指导,收集共性问题;④抽部分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分析讲解重难点问题,教师评判或补充讲解。
  
  “先练”是高效、自主、独立学习,练习内容分层要求(C组:1~5.B组:5~6.A组:5~7.),或者统一练习内容,但提出不同的层次要求。“后教”是学生分层讲解、互教或教师评判、点拨、补充讲解。教师的课堂辅导重点关注C层,面向全班的课堂讲解重点关注B组,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强化A层。
  
  (2)小结提升,当堂测试
  
  操作程序如下:
  
  ①结合前面研究过的习题,梳理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数学思想方法,构建知识体系,达到复习强化本章核心内容的目的。例如(以一次函数分层练习课为例):师生小结强调以下几方面内容:1. 一次函数有关概念;2.一次函数图象;3.一次函数的性质;4.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5.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②让学生以考试的方式先完成对应层次的必做习题,有时间再选做其它习题。(C组:1~5.B组:1~6.A组:4~7.)
  
  ③小组长按教师约定的要求收齐作业本。
  
  “小结”可在小组内进行,也可面向全班进行,尽量先C、B层,后A层,先学生,后老师。按时交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效率,养成竞争意识和当堂完成作业的习惯。
  
  (3)分层批阅,纠错过关
  
  操作程序如下:
  
  ①测试过程中教师批阅指导小组长(培养小老师,为学生的组内批阅准备)。②组织各小组在组内互批,指导及时督促纠错过关。③教师查阅学生作业情况,并做相应处理。
  
  课堂中没批改完成时课后由小组长组织其它时间批阅,并督促纠错过关,并写出作业情况、纠错过关情况分析交老师审阅,或者收齐作业本交老师继续批阅、督促纠错。本环节可在课内进行,也延伸到课外。
  
  此模式主要特点:在练习、小结、检测、批阅的过程中梳理基础知识,强化解题能力,达到反思提高的目的。分层次要求,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以博客为平台的网络教研方式创新了教研机制。
  
  通过博客随时汇集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或教学心得,相互交流信息。不足一年时间,我们的博客访问量达到近2900余人次,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已被大量学习借鉴。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在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而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一网络教研方式颠覆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优越性不言而喻,值得推广。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小课题研究自立项到结题的时间太短。课题组成员平时的教学等工作任务繁重,真正投入研究的时间有限。
  
  2.学校多媒体设备不足、缺少适合分层教学的配套资料限制了分层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上述因素制约下,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又能不计得失潜心研究,需要持续的热情和相当的钻研精神。
  
  (二)改进设想:
  
  1.立足实际,整合教材和学生手中的现有资料,分工协作,系统设计导学方案,注重可操作性。
  
  2.现代媒体设备的不足是暂时的,我们以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师如何撰写小课题研究方案》
  
  2.《创新整合教材三境界》/《中小学数学》2011 7-8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