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课题研究申报表《初中数学学生学习反思研究》
武夷山市课题研究申报表
课题名称 | 初中数学学生学习反思研究 | ||||||
主持人 | 谢锋 | 专业技术职务 | 中一 | ||||
所在单位 | 武夷山二中 | 任教学科、年级 | 数学 初三 | ||||
课题组成员基本信息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务 | 课题组中的分工 | ||||
彭秀文 | 中一 | 整理编辑出课例、学生作品等成果集 | |||||
周文兴 | 中一 | 听课记录,课堂实录 | |||||
李昌旸 | 中一 | 听课记录,课堂实录 | |||||
王瑞贵 | 中一 | 评课记录,撰写论文 | |||||
徐桂兰 | 中一 | 教案收集,撰写论文 | |||||
课题界定 “学生学习反思”指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学习动机上自己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冲动,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积极参与创设学习的环境、自我寻找学习的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等一系列以“自我反思”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主动地学会教育自己、发展自己,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能的学习方式。学习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认知特征,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 |||||||
研究目标、内容 本课题研究以探索“指导学生培养学习反思的方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宗旨。研究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学习落实效益: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主体性,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反思学习,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习落实效益。 2、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提出多种设想、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促进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人际互动与资源共享:学习反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协作与沟通的良好空间,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学会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重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资源共享。 4、通过多元评价,改进反思方法: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已有反思方法的利弊,从而改进反思方法。 5、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学生在学习反思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培养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与学生的反思学习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学生的反思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较为有效的途径。 7、培养自我反思、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研究内容 数学学科实施“学生学习反思”关键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出发,唤起生反思意识,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意系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提升。 1、充分认识学生学习反思中相互联系的五个发展阶段。 “学生学习反思”从理论上讲应有五个发展层次,即“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能发展”五个发展阶段。自我认识是研究的基点,它可唤起学生反思意识的萌芽;自我调节是学生学会按自己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的内容、进度、方式,以适应自己兴趣、爱好和认知方式等,以协调兴趣爱好、个性情感与学习目标之间的矛盾;自我监控指学生自我控制不良的学习作为和习惯,使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自能发展是反思学习的最高水平和终极目的,从而达到“学会反思学习”的研究目的。 2、确立数学学习反思三“个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习反思必然使一些学生充分展显出自己个性和发展情况,也有一些学生的发展因素是潜在的,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采取合适的方法、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已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各个层面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是开展学习反思活动的第一原则。 (2)尊重学生兴趣和选择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主体的内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容、进度、方式有自己决定和选择的自由,可提出自己要探索的问题,并自行设计或活动。教师不能强行让学生去做某项活动,或不能做某项活动,要采取一些措施,吸引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向他们提出建议,让他主动地参加某项数学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并不意味着教师主体地位的削弱,而是强调教师组织、启发、引导、点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引导、建议和激励的原则 在数学学习反思过程中,教师重视创设数学学习环境,设计各种诱发学生兴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断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建议、帮助,进行恰当的激励。 3、建设“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反思环境。 (1)开放反思。指有开放的教育思想,有开放的教学方法,有开放的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在开放的数学学习活动才能为学生提供最多的选择机会,学生才会有最大可能的反思性地学习。 (2)互动反思。指数学教学中师生、生生实现积极的交流互动反思,注重教学过程中多层次的互动评价和反思,有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全班互动等。多层面的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充分表露出的他们的兴趣、喜好和个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反思性地学习。 (3)合作反思。指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其它人员之间共同完成反思性学习任务的一些活动。合作有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利于学生作自我调整和自我反思。 (4)探究反思。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寻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开展学习反思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以上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应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4、实施学生学习反思的策略 (1)认识反思——让学生认识学习反思的重要性和让学生学习反思的方法。以成功的学习事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2)学会反思——学习反思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的反思性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因而方法的指导和反思习惯形成是关键的一环。学会如何反思要点,如何合理确定反思过程,恰当使用反思方法。 (3)目标反思——让每个学生建立适应自己发展的学习目标体系,进行自我导向,让学生不断向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反思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建立自我奋斗目标,形成自我——小组——师生三层次互动的反思性目标学习。 (4)活动反思——以趣味性的反思活动激发反思意识。学生反思意识的唤醒和形成需要兴趣和动机的引导,需要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保持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动机,因此有必在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设计各种学习反思的兴趣活动。 (5)情境反思。学习反思需要民主、平等、和谐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反思性常常受情绪的制约。创设学生敢于说话表达,勇于反思的教学情境,创设富有情感体验的情境,创设感受成功的情境等。 5、探索数学“学习反思”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1)情境引入——自主发现——合作反思——点拨创新 此模式以创设情境为切入口,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反思为主,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及交流,其中穿插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2) 此模式以自得自评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我领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结果的互动反馈。 (3) 此模式以悬念和质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为主,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现。 (4) 让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然后开展各层次的评价的活动,引导反思,教师在各环节中仅作点拨. | |||||||
实施方案(说明研究的方法、步骤) 研究方法: 1、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 2、调查法:搜集有关学生学习反思现状调查及历史材料,用问卷、访谈、测评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 3、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反思。 4、行动研究法: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包括“计划、实施、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学习讨论,进一步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及观念,确定课题目标与课题内容,成立学校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调查阶段:现状调查与分析,学生自主反思学习的现状,包括师生对学习反思的认识与观念、现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分析对现状对研究的影响。制定更有效的学习反思的方法、途径和策略、 3、实验阶段:研究工作全面展开,进一步研究数学学生学习反思的方法、途径和策略;研究学生学习反思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研究数学“学习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4、结题阶段: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鉴定及推广研究。 | |||||||
预期成果: 1.80%左右的学生能自觉进行反思,养成反思的习惯;60%左右的学生在学数学中一些反思行为得以养成,小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2.教师上课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更注重有效性,师生关系不断融洽,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断提高,成绩有明显进步; 3.研究过程中的教学日记、个案分析、教师课例、学生反思小论文,教师论文有2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地级或省级以上)。 | |||||||
课题审查 | 学校意见: | 教育局教研室意见: | |||||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