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   郭亚丽

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实践性作业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了条件。所以对于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在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业。

关键词:初中数学    实践性作业     研究

一、背景与依据

(一) 选题背景:

1、主要概念的界定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思维碰撞,为学生探索实践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问题。初中数学实践作业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积极探究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体验生活、培养能力、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作业。它既是课堂作业的补充,又是课外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趣味性、活动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

2、本课题的核心观点

怎样使初中学生数学实践性作业更高效?可以从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入手,同时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探究的兴趣。

3、本项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学习《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数学实践教学》等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原理进行分析。

二、研究意义

数学实践性作业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了条件。所以对于数学实践作业的研究在初中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业。在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每章节末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通过多次的实践探索完成相应的实践作业单;改变了以往的布置作业的方式,更重视实践作业,因为实践性新课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学习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在作业时,也应给学生创造的机会,不拘泥于教材,既关注本,又关注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性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8年4月-2018年8月1月组建课题。

1、召开课题组筹备工作会议

召开课题组会议,准备课题研究的申请工作。拟定初步的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主持人、课题小组副组长、各科成员等。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要求。搜集查阅大量关于综合实践课中作业的设计方式、如何操作才能让综合性的作业更有效性等相关文献、书籍、期刊文章及相关著作,积极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阅读与其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并内化为需要的理论信息,为后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3、确定研究方案、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课题管理办法、准备阶段月活动安排。

4、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8年8月-2019年2月

1、本阶段的研究目标

调查分析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布置作业的现状,收集各类信息数据,全面开展各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基本探究出实践性作业有效布置的方式、策略。

2、调查学生活动和收集材料中的现状

通过对一线数学教师、初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问卷和后期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整理与统计,真实深刻的了解数学教学中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存在问题及教学现状,以便做出合理、准确的分析。

3、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每周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制定实施阶段活动安排。教师互相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遇到的问题、困惑,及时总结成功和不足之处,分享好的经验与方法及更加有效可行的综合实践教学方式,为师生互动的实施提供切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

4、组织数学实践作业优质评比活动。

通过组内优质作业、互评、互研,不断积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多种有效进行综合实践作业的安排与操作.并撰写相关教学案例

数学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课堂中多种不同的课型进行有效的设计作业,并不断反思与改进。撰写数学教学中实践作业有效性较高的教学案例,形成文字性资料。

5、邀请有关专家讲学,上研讨课。

通过邀请专家讲学,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审时度势,组织、讨论组内研讨课等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高效设计实践作业的能力。

6、课题专项研讨。

每月定期开展课题专项研讨会,对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阶段性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做好阶段性小结。对问卷调查结果、访谈结果、数学教学中实践作业的成功案例、经验分析概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性作业”。及时撰写有关总结、论文等,整理资料。

教师及时撰写课题研究心得、教学案例分析报告、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研究论文等,整理汇总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2019年2月-2019年6月

召开课题结题工作组织准备会,制定总结阶段计划安排。

编写《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案例集》

编写课题研究论文集。

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修改、完善并定稿。

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收集整理本课题成果的代表作,课堂展示光盘,相关教学案例、实践论文,问卷调查报告、课题研究心得、课题研究报告等。

组织鉴定结题。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是体现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但又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而“欲望”会让人产生一种冲动,是动力的源泉。

2、《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应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地投身于探究活动之中。创设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情境,要把握好“激励情感——设计问题——组织问题”三个环节,创设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层次性、开放性、难易适度。 例如,我在教学整式乘法中的乘法公式时,先发给每位学生四张硬纸片,其中两张是边长为a、b的长方形纸片,一张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还有一张是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通过拼一拼、想一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推导出完全平分公式。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创造或利用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以及数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数学方法的直观性,使学生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及时运用评价等手段,引导并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探究热情;

1、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时,尽量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就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相信学生的前提下,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就放手让他们去完成;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科学有效课堂实践作业的布置,促进探究激情;

1、伴随着新一论课程改革的开展,课堂评价学生再度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去探究、发现。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让学生通过把多边形划三角形的方法来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就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结论。当时,有个学生展示了他的结果。这个学生一说完,我就对他的结果进行了夸奖,同时还让其他的同学也夸了他。经过这一评价,同学们的积极性高了。所以在以下的例题教学中,大多数同学通过自主探究,大胆的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结果。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2、只要我们教师能把握住实践性作业的操作科学有效且富有趣味性,就会激起更多同学的探究欲望,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来。探究的形式应当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学生,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教学的高潮。

(四)、问题质疑,提供探究平台

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要什么都包办代替,而应起一个导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在质疑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努力积极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学“探索规律”时,由于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有一学生针对“已知平面内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若平面内有n个点,可画直线多少条?”提出“为什么要强调‘平面内任意三个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要行不行?”这疑就质得很好,显然质疑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而且应引导学生排疑解难,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和解疑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平台。

五、研究中存在问题

1、 探究中学生的积极性有待于提高,有极个别学生缺少探究的欲望,没有真正理解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目的及可操作性,只是盲目的为了完成任务,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数学实践性作业中布置有时缺少趣味性,导致实践性作业中有效性且质量较高的作业较少,没有从中呈现出实践性作业的特征和规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加强教师对实践性作业的管理进行变革的研究:针对新课程实施中布置作业教学中的问题,更新理念,变革管理行为,为提高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