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南京市教研室    陈平

南京二十九中    陈嵘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在中学,特别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市教育局要求所属各中小学在相应的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与其它学科不同,具有本学科特有的规律和特点。

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评价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没有相对科学、规范、稳定的考核来检验教学质量,因为没有统一的评价要求,大多数学校对初中信息技术考核评价的随意性较大:考核不考核无所谓,怎么考核也无所谓,即使一个地区用同一套试卷,但由于考核不规范(时间不统一,监考无要求,考后无质量分析等),也无法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对教师起不到检验教学和反思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往往一人承担一个年级或二个年级多个班级的教学,教学、测试、考核都是一人做主,甚至学校教导处都没有过问信息技术期末考核卷的来源、质量,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没有考核的压力、没有学生考不好的压力,导致的结果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情况都是一笔糊涂账,出现了学校不重视、学生混、教师糊的现象。另外,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受其它学科的影响较大,没有一套适合本学科特点、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采用的考核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仅仅局限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客观,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使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化。

为了发挥初中信息技术在学生评价中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满足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需要,研究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市许多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评价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尝试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角度,通过总结自己以及同行们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研究探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施方法,以利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为了在初中正常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满足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评价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符合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初中毕业生;为了给初中学生一个科学、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学科考核评价,我们与南京市所有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一道,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本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始于20042月,20056月申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200511月被批准作为重点课题立项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系统研究,是近几年的事,而工作在一线的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早在十几年前,在开设计算机课时,就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了。3年前,从网络查找的资料以及出版的国内外有关书籍资料中可以看出:国内有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许多学者特别是大学教师们注重的是系统理论的研究,缺少具体实践经验,没有丰富的可行性教学案例。而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的是教学实践经验,而缺少理论支撑,也许是因为教师的工作量太大,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坐下来研究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多年来,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的研究工作一直是一项空白,学校实施信息技术的考核评价没有统一的要求,随意性较大,教学中教师们在没有合适的教育理论指导的“无政府”状态下,不断探索,试图寻找符合信息技术教学规律的考核评价实施方法。自从新课程标准发布实施以后,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带领下,教师们的视野扩大了,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特别是对学生评价研究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教师们由过去的盲目探索试验到现在有目的的去研究实践,大学同行们的加入给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实施带来了质的变化。

对中学信息技术考核评价的研究,目前处在新旧交替时期,这里“新”指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旧”指的是处处留空的已有的考核评价方法,我们要做的工作是: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在已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验创新,在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探索实践,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及其实施方案,在南京将它付诸实施于教学中,以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观点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于1966年提出的,他创立的学派被称为皮亚杰派,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建立新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威尔逊(Wilson1996)认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在追求学习目标与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使用多种认知工具及学习资源,学习者一起工作并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学生成为信息的制造生产者,而不是信息的消费者,而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以及学习团体的一员。按照建构主义观点,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活动环境。教师选择生活中有真实意义的内容、时间或问题,并提供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现实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更深层次、更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可能性。学习者能通过互相交流,相互协作学习获益。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师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设计练习。因此,教师就成为课堂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在发现学生问题后应进行错误诊断与纠正,努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效果的评估。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指标。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协作学习,一方面让学生独立思辨并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内部之间进行讨论和争辩。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诊断与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这种源于建构观的评价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学习者的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通过诊断和反思进行的建构主义的评价应该是审视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它所面对的是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者的进步。这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学习者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获得持续的进步。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人是加德纳,他对智能的定义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主张“情景化”评估。

1.评价项目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价要尊重学生智能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智能组合的差异和特色。既然每一个学生均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并且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这些智能的协同作用,那么评价学生智能发展就应全面考察其各项智能。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自我认识反省和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些智能可在实际学习和评价情景中得到培养。评价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后,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班组、教师、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提高学生的成长内需、内省意识;家长参与评价可增进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最强的家、校教育合力。这样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使评价更客观、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水平。

3.评价内容的情景化

在教学评估中,加德纳反对仅仅依据标准化考试的评估,主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景评估。评估应成为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注重真实性评估,使评估的实施日常化、过程化。只有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或模拟情景中施测,才有利于学生各项智能的展露,也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真正智能。

4.评价时空的开放性

加德纳主张评估以学生个人为本位,而不是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评估应该是持续的、动态的,而非间断的、静态的。所以,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应该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日常行为考查相统一,这样才能敏锐刻画出学生成长的轨迹。

5.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加德纳指出,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为评价双方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反映学习,而是不断强化学习;评价应是一个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动力及重视学生学有所成的机会。评价信息可使学生清楚自己的智能类型和发展状况,并促使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来开发其潜能。

()真实性评价

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指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真实性评价任务都是学习过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重要经历。

真实性评价强调评价与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的整合,以学习或生活中真实的任务为基础,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真实性,为教师改进教学与学生发展自我提供支架,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发展。

真实性评价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学习情境中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如书面的作品、问题解决、实验、展示、档案袋、教师的观察记录、学生作品集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品等等),有时也因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和途径的不同而被称为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动态性评价等。真实性评价的核心就是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相关领域类似的真实性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充分应用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及智慧,展现其理解水平和对已有知识的驾驭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体系,使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工作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正常、顺利开展。

(1)系统研究中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体系,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新课标下初中学生应具有的信息技术素质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形成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方案,建立较完整的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

(3)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中的评价类型、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适用范围。

(4)通过研究实验,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一套能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考核平台,包括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作品评价等。区县以及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入所辖各校督查学校实施学生评价的情况。

(5)通过课题研究,在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努力提高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确保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考核评估工作正常进行。

(5)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骨干教师。

 

五、实验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研究原则

本实验的自变量因素较多,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市区县教研部门、软、硬件设备、教材、教学指导纲要等,它们决定了学生评价内容、学生评价方法、学生评价标准、学生评价平台等因变量的结果。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校是实验研究单元,学生是实验研究的对象,教师既是实验研究的实施者,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着的个体。实验研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各种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2.量力性原则

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不尽相同,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自身与本校的实际组织研究实验。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研究的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得到本校领导和教师的理解、支持,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根据本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选择实验内容,通过研究,努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实用性原则

研究实验是围绕目前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现状进行的,实验教师研究的内容必须符合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实验结果必须要有具体的实用、推广价值,通过研究,尽可能的为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施提供良方妙策。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较多,涉及的面较广,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②调查统计法;③行动研究法;④实验法。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2005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2007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这些文件为我们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指导性文献。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具有工具性与操作性的学科特点,本课题主要探讨符合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

()收集研究信息,明确研究方向

早在2004年,我市很多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发现,教学评价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很重要,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极强,不同于一般仅靠一场笔试就能检测教学质量的学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很少。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造成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对不稳定,且知识呈现的体系也会因教材不同而迥然不同。这些都使得评价的内容和方式难以有较长时间的稳定,也使得教师对于评价的研究很难深入,比如,去年才把A版本的教材教了一遍,还没有深入研究、提炼,今年可能已更新为B版本的教材了。另外,信息技术学科的部分评价手段依赖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如教学系统软件、网络条件、智能考试平台等),从教学环境中提取评价技术也需要教师潜心研究。

于是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带领自愿参加实验的教师收集研究各种有关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信息资料,做试探性研究实验,为形成研究方案做准备(具体见《调查报告》)

在此基础上,我们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

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目的、意义与作用;

②影响初中信息技术学习行评价实施的因素;

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要求、评价标准;

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方法、评价手段;

⑤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知识技能评价、作品评价)、总结性评价为一体的初中信息技术考核题库及考核平台;

⑥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的总结性评价测试题。

()发挥各种优势,教师积极参与

为了让研究具有广泛性,课题组选取了五所不同层次的学校,由专人负责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学校见附录1)。为了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南京市教研室给各实验学校发出通知,希望参与实验的学校给予配合,并要求实验学校的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实验研究。

为了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水平,课题组还为教师们做了《如何撰写研究计划》、《如何研究报告》、《如何写论文》、《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计算》等专题报告,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指导教师做好评价研究工作。

课题组动员南京市所有对本课题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课题的研究活动,把课题研究活动与市区教研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动员全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参与实验研究,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举办讲座、上公开课、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等活动,南京市面向全市专门组织了初中信息技术试卷评比,并组织进行交流,在推广研究成果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是在高中,接着是在初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否需要像其他学科一样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这是教师们在组织教学中经常遇到并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实践,达成共识:要确保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需要一套完整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

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使教师们在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遇到难题。我们发动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

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每学期期末,请骨干教师出一套初中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样卷,南京市教研室通过各区县下发到学校,由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使初中信息技术每个学期的总结性评价走向正规(具体见《试卷、试题集》)

为了提高教师组织评价的能力,在2006-2007学年、2007-2008学年两个学年度,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试卷评比活动。评比前,我们在全市教研活动中做了《如何出好信息技术试卷》、《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命题研究情况介绍》、《初中信息技术试卷的命制及评价》等讲座,评比后我们在全市教研活动中请骨干教师点评优秀试卷,请获奖教师反思汇报,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具体见《试卷、试题集》)

我们每学期都在教研活动时开设与评价有关的研究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全市教师共同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具体见《教案集》)

在研究经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试用智博考试系统、自己开发评价平台等方式为教师实施学生评价提供可能的工具。(具体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研究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1.研究评价内容

与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一样,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现代基础工具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常随着教材的变化而经常改变。因此,我们根据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变化着的教材来确定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评价内容。

同时,我们还寻求信息技术评价内容中静态不变的一面。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学生今后学习工作中,初中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可能已被淘汰,若想他们能随时熟练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信息技术评价内容的选取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评价内容中始终不能变的。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的要求。

另外,初种信息技术评价内容必须与小学、高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衔接,避免课时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效率。

2.制定评价标准

研究制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是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和首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课题组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以及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际,研究制定了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具体见《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建议稿))

()研究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实施

评价标准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体落实。参加实验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在信息技术课堂实施评价研究。

1.研究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是以教学的形式加以实施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而评价方法的选取是影响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规律有别于其他学科,所以信息技术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南京市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学生评价经验,本课题组织教师们进行实验研究,总结适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评价方法,以上公开课、论文评比、案例评比、试卷评比等形式交流推广,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评价效果。

我们在实验学校以教学模块为基本研究单位,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实验中,要求实验教师研究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探讨信息技术软硬件设备评价平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以及师资水平等对评价方法的影响。通过实验,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从而得出既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满足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评价要求,又符合南京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法。

2.研究评价手段

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决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实际操作、作品应用、研究论文、因特网上的表现、合作学习、交流协商、自主解决问题等,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需要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评价手段,以协助教师实施评价,否则会由于时间的限制导致评价难以实现。

我们首先引导教师探讨如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全面考查学生,并把他们应用到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中。

我们请名师做专题讲座,在试卷评比、作品评价中鼓励教师从体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注重信息能力等方面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并通过研究课、试题点评、反思交流等形式推广。我们将教师们的研究成果以作品评价方案、试卷和试题集的形式提供给教师,方便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从中有选择的运用在学生评价中。(具体见《试卷、试题集》、《作品评价方案》)

为了方便实施评价,我们对多个信息技术考试平台进行评估,并选择较好的智博评价平台,请他们免费提供给近50所学校使用。教师们常使用这个平台提供的操作、判断、选择评价和分析功能,进行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另外,课题组成员还自主研发了评价软件,实现作品评价中的自评与互评、选择题的评价、档案袋评价、作业上交等功能,提高了评价效率,使这些评价的实施成为了可能。(具体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我们还尝试研发建立一套能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考核平台,包括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作品评价等。区县以及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入所辖各校督查学校实施学生评价的情况。这个平台中记录并管理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学生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每一个作品、每一次成绩、学习中的各种表现都记录在这个平台中,这个平台帮助教师高效、合理的评价学生学习、管理学生成绩,为学生每个学期、每个学年、整个初中阶段全面、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提供了依据,也为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提供依据。(具体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3.研究评价的管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施,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管理和要求。课题组尝试从教师、学校、区县教研室、市教研室几个不同层次,研究管理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作用,教师、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区县教研员乃至市教研员都参与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中。

 

七、研究的主要成效

3年的研究实验中,我市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效,还撰写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如:《英美港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总结性评价调研与分析》、《ETSICT素养评估方法研究与分析》、《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质量评价的思考》、《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利弊性探讨》、《谈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要点及问题》、《在评价中进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让能力在评价的过程中增长》、《电子档案袋的理论与实践初探》、《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的“作品评价法”》、《展示自我  共同进步(WORD小报作品评价)》、《如何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具体见《论文、案例集》)

()明确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教师们通过教学实践总结,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1)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四个制定性学习领域之一,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在07年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初步学会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江苏,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基础,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未来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基础的基础,在当今的义务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很重要的。

(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基本途径。评价中通过诊断、反馈、评定和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对学生评价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下的直接原因。

(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是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4)在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学科新、内容新、学习方法新……过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几乎没有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学科导致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评价体系;新内容导致没有现成的评价手段去沿用;新的学习方法需要新的评价技术支撑……

教师们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评价是可行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建立与完善多维度、立体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提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师评价能力,高质量地达成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在评价内容上,教师们从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延伸至整个学生学习认知领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体现出的技能水平和信息素养;在方法和技术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单纯的定性分析,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使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化。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制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是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且首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因此,课题组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定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建议)》。

该评价标准由“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和方法”、“评价内容和要求”、“学生成绩评定办法”组成。评价标准力图既体现课程理念,又具有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对评价的实施提供指导性的案例。

特别是在“评价内容和要求”中,依据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根据本市的教学实际,按《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发布与交流》四个模块提出具体评价要求,每个模块都由评价要点、评价内容与评价建议、成绩评定建议三部分组成。

(1)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是评价内容的集中体现,以表格形式明确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一改过去单一、刻板的形式,力求全面、多元、客观的对学生成长过程给予评价。

如:在《信息识别与获取》模块中,评价要点的部分内容为: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价目标

评价方式

用浏览器获取信息

文字的下载

操作流畅

当堂达标

图片的下载

操作流畅

当堂达标

网页的下载

操作流畅

当堂达标

文件的下载

操作流畅

当堂达标

用浏览器获取知识

理解表达

资料呈现

电子邮件基础

电子邮件的概念、作用及工作原理

积极领会

察言观色

电子邮箱地址的构成

积极领会

察言观色

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

善于鉴别,明辨是非

察言观色

综合应用

建构本单元的知识网络,体会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传递的过程

积极领会

试题考查

养成通过上网查阅并筛选、获取资料的习惯,熟练使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操作流畅

操作考查

借助因特网完成专题研究学习中获取、筛选、传递信息的任务

善于合作、善于探究

资料互评

评价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达成目标,对其中的每一项都有明确的含义,如“积极领会”的含义是:上课态度认真,注意听讲,积极发言,主动理解。

评价目标不仅体现在考试的时候,而是贯穿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始终,强调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个目标不是只用分数或等地来衡量,它是对学生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综合评价,是对学生信息能力培养和信息素养提升的过程评价,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是教师组织开展评价的形式,它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全体学生作出的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地、语言描述等。评价方式有具体的含义,如“察言观色”的含义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情况给出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

(2)评价内容与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中将模块的评价内容根据教学实际分成若干单元,对相应的评价内容加以细化,提出具体的评价要求,并从具体的教学评价需要提出对该部分的评价建议,可以是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知识技能评价等,但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很实用。评价建议力争具体实用、操作性强,可以是具体的案例,对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教学评价(如:在哪个阶段开展评价、如何评价等)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3)成绩评定建议

一个模块完成教学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的评价,应该是该模块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综合成绩。

评价标准中的最后一项是“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它包含每个学期的成绩评定、每个学年的成绩评定以及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成绩的评定办法,这些成绩的评定不是通过某一次或几次考试来完成的,而是以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评价为基础,分别对学生每个学期、每个学年、整个初中学习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学生成长的评价,是客观的、全面的、信度高的综合评价。

()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的实施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标准的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在全市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探索符合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实施学生评价标准的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1.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方法

在评价教育理论中,按照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学生评价可以分为: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教师们在实施评价标准中,总结出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法。

(1)定位性评价(placement  assessment)。又称安置性评价、预备性评价。它主要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参加预定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习惯以及其他个性特征显示何种教学模式最为合适。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初中教师在进行某个模块教学之前必须通过定位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利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定位性评价一般采用谈话、观察、调查、测验等方法。

(2)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也称为过程性评价。在学生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不断地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它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显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工作的具体的学习错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是实施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全面、及时、灵活、深入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它几乎可以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既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着重大影响。

考虑到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形成性评价中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可以避免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消除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要起到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作用。教师在组织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要挖掘学生闪光点、鼓励独创、培育成就感。

形成性评价方式有表现性评价、作品评价、测试等。适合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访谈、调查、测验、操作等。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等。

(具体可见《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教案集》中的反思与点评)

(3)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如果把形成性评价看作是对学生学习错误的初诊的话,诊断性评价就是复诊。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它需要一些精心准备的诊断性测试以及专门化的访谈技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诊断性评价很重要,它往往在形成性评价中肩负着特殊的评价任务,在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诊断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

(4)总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它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了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总结性评价可以运用于学期或学年结束、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测试等,早期的表现形式为试卷笔试的形式,以客观题为主,加以少量的主观题。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操作性特点,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增加了操作题,评价内容以考查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为主。

课程改革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全面客观,在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仅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教师们发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不仅必须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在设计总结性评价试卷时,不仅要注重提高试卷效度和信度,也要准确把握试卷难度;不仅要全面、合理、实用,还要充分体现过程化和人性化。试题的类型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主观题、客观题和操作题,也可以主观与客观题、主观与操作题、客观与操作题联合使用,以实现对教学目标达标程度的判断。

在实施总结性评价时可以采用笔试试卷,也可以采用在线考试形式。实验证明,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也能够做到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考查。采用笔试试卷,投入的人力较大,成本低;采用在线考试系统,需要完善的技术的支撑,效率高投资大。

在实施总结性评价后,要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及时而良好的服务。实施总结性评价,关注的不仅是静态的鉴别、选拔功能,也是评价的动态的调整改进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发展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老师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学生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具体可见《初中信息技术试卷、试题集》中的相关点评、反思文章)

(5)各种评价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层层推进的,各种评价根据教学需要有机的贯穿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评价各有其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取代其他的评价,应该将三种不同功能的评价有机整合,构成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系统。

各种评价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教学未结束

 

继续教学

 

确定教学目标的

 

定位性评价

 

内容已掌握

 

已达到教学起点要

 

尚未达到教学起点要求

 

教学

 

形成性评价

 

满意

 

总结性评价

 

下一单元教学

 

达标情况分析与信息反馈

不满意

 

诊断性评价

 

补救教学

 

教学结束

 

 

 

 

 

 

 

 

 

 

 

 

 

 

 

 

 

 

 

 

 

 

 

 

 

 

 

 

 

 


其实,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也有一定的诊断性评价的作用,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总结出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在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师形成性评价的水平对学生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是决定学生在总结性评价中表现的基础。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评价能力直接影响到能否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初中信息技术评价题库,可以为教师设计评价内容提供帮助。

各种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评价类别

评价形式

评价方法

评价手段

定位性评价

谈话观察

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在课堂或课后,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交谈、群体交流,观察评价学生的现有水平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记录

调查

通过学生或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学生学习的现有水平,如:问卷调查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调查、统计、记录

测验

主观题、客观题、操作题测验评价学生的现有水平

手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测验、统计、记录、管理

过程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交流、调查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的定性或定量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评价、统计、记录

作品评价

对学生学习中的成品或半成品给出定性或定量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

人工;学件;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对作品进行管理、评价、统计、记录

测验

主观题、客观题、操作题测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测验、统计、记录、管理

诊断性评价

访谈

用高度专门化的访谈技术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记录

测验

用精心准备的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测验、统计、记录、管理

总结性评价

考试

主观题、客观题、操作题考试,关注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考试、记录、统计、管理

真实性评价

完整、客观、全面的评价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需要一个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所有评价过程的档案袋式评价平台,这个评价平台集考试、练习、测验、评价、记录、统计、管理为一体,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提供方便、快捷、客观、可行的评价平台。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不能生搬硬套。实施评价前应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加以培训,比如在学生进行作品评价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学会评价和鉴别才能达到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态度、情绪等方面的反映,通过问答、讨论、课堂练习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的状态,及时做出评价并在教学中尽早做出改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作为系列化的技术,应该完整地在教学活动的过程管理中实施:学习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以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以检查教学的效能;学期(学年)结束时,对学生整个学期(学年)学习情况作一个全面的总结性评价,形成一个循环。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个评价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学生评价的实施平台

评价标准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套完整的网络评价平台,它可以帮助教师收交批改作业、组织考试、记录成绩、记录学生表现、开展作品评价和研究性学习评价、管理、统计学生资料和评价结果……支撑评价平台的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它真实的记录了每一位学生在初中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可靠依据。这个平台的另一个作用是方便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教学情况的督导。以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这样的平台是不难实现的。

课题组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了开发评价平台的需求分析,并量力开发实现其中部分功能的软件,使学生评价的实施得到技术上的保障,具体有:

(1)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了评价平台需求分析,为今后研制推广使用评价平台作准备。

(2)实验学校尝试使用公司开发的《智博考试系统》,通过实验应用测评,试图寻找既能实施总结性评价、又能开展过程性评价的考试测验系统。

实验证明,用这样的平台组织进行各种主观性评价是非常有效的,而操作题需要结合教学具体要求,与公司共同开发,不断完善,才能做到既能实施总结性评价、又能开展过程性评价,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高效、快捷的评价平台。

(3)Excel  VBA研制开发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软件,包括调查问卷自动统计程序、作品学生互评程序和作业自动批阅程序,这些软件简单方便使用,可以让教师在课堂快速完成客观命题的评价统计工作。

(4)研制开发用于作品评价的《“e”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管理班级和学生、学生上传作品、下载作业文件、教师定制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自评和互评、系统自动统计评价成绩、师生便捷地查询成绩。

(具体可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中的文章)

3.尝试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管理

评价标准的实施离不开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统一要求和管理。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实施需要学校、区县和市三级教研部门的协调统一管理。

(1)以摸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为目的的初中信息技术定位性评价可以由教师和学校组织实施。

(2)为正在进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反馈信息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可以由教师和学校负责实施,区县和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负责指导、监督。评价平台的使用将为区县监督指导各校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施情况提供了方便可靠的依据。

(3)以检测目标达成度为目的的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可以由学校、区县和市三级共同负责实施,其中,期末等考试主要由学校实施,区县管理;初中阶段毕业(结业)考试由市实施和管理。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的实施应以减轻师生负担为前提,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的总结性考试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改进教学,提高质量;通过评价,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全面发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建立自信;通过评价,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潜能,发挥评价教育功能,体现评价的诚信和公平。

()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将教学经验加以总结,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又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将一些适合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现代教育理论直接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的教师还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适合的学生评价方法加以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我们通过上公开课、试卷评比交流会等形式在全市教师中加以推广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教师们在教学中都能自觉地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组织学生评价,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活动,锻炼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会了如何出试卷、如何进行总结性评价后的质量分析、如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如何开发使用评价平台、如何组织进行实验研究、如何写论文和研究实验报告,了解了现代教育评价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许多论文在一些期刊上发表,有的在各种评比中获奖,为本课题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具体情况见下表。

内容

总数量

青年教师数量

发表数量

获奖数量

公开课

21

18

 

 

论文

84

81

4

30

实验报告

14

13

 

 

试卷

229

213

 

26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编辑了《论文、案例集》一本、《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教案集》一本、《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建议稿)》一份,《实验报告集》一本,《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作品评价方案(建议稿)》一本,《初中信息技术试卷、试题集》一本,《学生评价平台研究》一份,从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进行了研究探讨。

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在提高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八、总结与讨论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是针对2005年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几乎是空白的现状提出的,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积累学生评价实施经验,建立、完善适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评价体系,并使之实施成为可能。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总结,不仅明确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重要性,而且还从学生评价理论、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评价管理等方面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探讨了适合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为学校、教师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施的可能。

本课题关于学生评价实施的研究,将评价理论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合适的评价手段而无法正常开展学生评价工作的问题,从而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成为了可能。

本课题研究设计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思想、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都力求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真实性评价的思想和要求,特别是在评价标准和评价平台等方面更是体现了这些教育思想的内容。本课题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建立与实施的一种成功尝试,其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通过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初中信息技术实施学生评价体系,并不意味着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本课题提出的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平台功能的研发使用既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又能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正常化、规范化,还能帮助上级教育主管领导部门检查指导监督。这对贯彻《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范围较广,由于精力和条件有限,有些方面仅做了一些研究尝试。评价平台的研制只做了需求分析,由于评价平台系统庞大,而教师的精力与能力有限,更没有较大的经费支撑,研发任务难以完成,只是研制了部分的软件,但研究表明今后依靠公司的力量是可以实现的。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时少,且很少有学校开展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故对初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研究难以开展,这是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研究的。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实施更多需要各级主管领导部门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学生评价的正常进行。

总之,本课题仅仅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尝试,今后还有很做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确保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能像其他学科一样正常化、规范化的进行。

 

九、主要参考文献

苗逢春       《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史实》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文虎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河北大学出版社

董玉琦       《信息技术课程导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薛维明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玉琨       《教育评价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澜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教育科学出版社

[]Barbara E.Walvoord & Virginia Johnson Anderson

       《等级评分—学习和评价的有效工具》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Scott G.Paris & Linda R.Ayres

       《培养反思力(通过学习档案和真实性评估学会反思)》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Linda Campbell & Bruce Campbell & Dee Dickinson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天赋)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JP戴斯  《认知过程的过程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哈特

《真实性评价:教师指导手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

陈福华

《教育评价的概念、分类、步骤和基本模式》

http://www.guangztr.edu.cn/gztr/llts/llsy/zjlt/jypjms.htm

附录1

实验区

实验区

负责人

鼓楼区

 

玄武区

 

六合区

吴克春

 

实验学校

实验学校

负责人

南京二十九中玉泉路校区

栾富海

南京市中华中学

 

南京工大附中五十中校区

蔡晓红

南京市共青团路中学

管海蓉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刘维明

南京市第九中学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实验教师

姓名

学校

南京二十九中

何丽娜、吴  倩、周 

南京市第四中学

张艳云、王 

南京市中华中学

葛伟江、谢  伟、朱青松

南京二十七中

李蓉华、毛 

南京市第六中学

 

南京市第九中学

 

南京十三中

包桂霞

南京九中弘光分校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

  静、蔡艳红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王孝东、程起虎、李楠楠

南京第三高级中学 文昌校区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