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题开题报告: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那种灌输式、技能型的教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学生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整合教育,通过美术教材外衍与校园文化的结合,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自然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此意义上说,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通过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运用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表现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而是生活美术,它们包括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的,毕竟我们不是培养美术家。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他的耳闻目睹都是生活状态的,他们对生活自然充满希望、好奇、乐趣,他们习惯并喜欢与生活中的玩耍、游戏、乱涂乱画,并视作是轻松、愉快的生活,希望释放天真,摆脱不快与紧张。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的情感来源于生活,生活才是绘画创作的源泉,美术教学真正的课堂应该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从此意义而言,应该让美术走入生活,引导学生用眼睛来观察生活和自然,通过感悟,烘托激情,学习用艺术语言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

二、条件分析

1)、从新课程美术的实施建议上看:

《美术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课程理念的更新,美术课程不仅仅指课程教学,还可延伸到课外、校外。这是因为课程赋予美术教育新的内涵:“第一、重视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在鼓励学生在课外、课内以及校外主动学习美术。第二,重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提倡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第三、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强调努力开发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内容或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补充教学,灵活的利用课程资源。

2)、力求体现学校的的特色上看:

    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有特色的课程开发,学校如果没有探索与创造的空间,由此造成了学校“千篇一律、一个模式的现象”,就连“一些过去很有特色的老学校,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事实上,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在条件,这些条件的综合就形成了该校具有自己特色。结合种种优势,我校的美术教育利用本校的外部资源优势(横村针织)与本校的师资条件,力求体现学校“线贴画”的特色。

3)、从乡土资源优势上看:

    我校位于横村镇,学校周围有遍布了很多大中小型的针织企业,横村针织是当地的支柱产业。综合这些资源优势,结合本校的实际,因此,我校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放眼在多彩的线头上,学校的美术特色建设是线贴画,学校将充分发挥乡土优势,积极打造线贴画特色,走出特色之路。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以往美术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不适应素质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与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才会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所以进行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生活是绘画创作的源泉,美术教学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为此,我充分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努力促进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徐特立《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论:他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他说:“ 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 够对教科书进行批判,给以删削与补充。他说:“遍地是黄金,只要明眼人。’遍地是教材,只要有科学知识的人加以适当的运用,便是最切合实际的教科书,最能收到教学效果的教科书。”他强调乡土教材的重要性,他把乡土教材作为研究和教学的出发点。他高瞻远瞩地指出:“鼓励青年以及一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研究地方乡土为出发点,进而认识本国,认识世界,认识整个宇宙。”他说:民族化即中国化的问题,“民族化之外,还要地方化——注重乡土教材” 。他把课程教材建设的民族化问题从中国化延伸到地方化和乡土化,使课程教材建设更具有中国特色、民族气派和风格,使民族化更加具 体生动。

杜威社会教育理论: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他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可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 脱离眼前的生活,所以教育就该是生活本身,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溶为一体。概念的界定

“乡土美术”中的“乡土”是一个地域概念,因此,“乡土美术”指的是本乡本土的美术,即所居住生活的地方的美术,主要是与人们生 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审美价值。这种价值在于乡土美术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深刻的社会教 育意义。它包括人文景观和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两大方面,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特色文化。

五、研究内容:

1、立足传统,开拓创新。————剪纸与现代设计

在学习传统民间剪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的理念,体现艺术的本质,即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重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剪纸: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桌子、柜子……等,以表达自已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剪画”或“窗花”。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既饶富情趣又装饰美观,故深受大家喜爱,在今天,剪纸不再局限于应用的范围,其俨然成为艺术形式的一种。 一次又一次,我们为这平凡的艺术惊叹!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此地贴近生活,如此地根植于大众。

现代设计:在设计中要合理的运用和掌握符号语言的特征,使所提取的符号语言更好的融合进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这样才能更完美的表达我们的设计意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都很深厚的国家,从传统的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到现代的图形设计,有及其相似的地方,就是用抽象的符号语言来代替写实的语汇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这些艺术形式和设计手法分别出自民间艺人和现代设计师之手,但却都体现了符号语言的普遍性作用——易于掌握,易于流传,易于理解。

2、立足本土,开创特色。————线贴画

我们所在学校所处的是个特色乡镇,当地有很多的特产,而且还素有 “针织之乡”之称。这是一个针织的世界,横村镇的农民依托规模企业,连锁加工、配套服务,形成了千家万户的“老百姓致富工程”。现在全镇已经出现亿元村12个,工业销售产值达到40多亿元。有一大部分学生的父母从事针织行业,因此学生对针织应该是非常熟悉的。针织厂里多余的各色线头到处都是,我就利用这点地方优势,将线贴画引入校本教材。

六、实施策略

1、融入社会,创立特色

作为我们农村中学,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远离城市的喧嚣,大自然靠得我们如此之近,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感觉神清气爽。美丽地自然景色让我们为之陶醉,淳朴的民间艺术给了我们独特的艺术氛围。这些都是唾手可得的资源,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形成地方性的乡土美术文化,立足于本土而适应民间民俗习惯,以体现地方或民族特色,因而不易被其他形式所同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运用拍摄录像、照片搜集和整理资料中的乡土美术

2)结合相关美术教材,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多媒体电脑图形设计,文字资料介绍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乡土美术。

3)着重研究乡土美术素材与教学方法的结合。指导学生对乡土美术资料进行艺术加工,生成各类美术作品。也就是如何将多彩的线头运用我们的双手变成一件件艺术品。

2、发展传统,创造生活。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目前,文化部启动的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目的是寻求、保护并且发扬民间文化遗产,是进行文化寻根、唤醒群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在此背景下传承民族文化,与时俱进,重视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在教学中突出美术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人文素养。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里,传统文化往往总是在不断吸纳各种外来文化,不断吐故纳新,又随着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中西方近现代艺术均已发生了明显变化,相互吸收借鉴,推动文化创新。艺术的本质,即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重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1)通过各种媒介和方法自主探索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优秀作品等,了解桐庐作为“剪纸之乡”的文化底蕴。

2)了解剪纸的特性,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

3)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紧接着是实用而贴近生活的设计,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

4)广泛的欣赏剪纸艺术在实用美术领域中的应用,会有效地启发学生的设计灵感,更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从而使学生创作出极富个性的作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情趣。

3、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创设特色化学习环境。

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象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面对现实,我们的校园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中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的思想观念,一成不变的校园环境。“学校就是刻苦学习的炼狱,是考入高校的跳板”。这样的观念使得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十分乏味。其实,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还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呢!我觉得要提高美术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应该从校园环境中入手,让艺术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中。

1)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打破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如在教学楼内开辟作品栏、精品屋、特长展示等,张挂学生的剪纸作品、线贴画作品等,展示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让学生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2)教学区、活动区的设计要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这些设计的方案都可以交给学生完成,相信学生的能力。开展教室室内设计比赛,校徽的征稿,运动会会徽的设计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很多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体现了他们在学校中的作用。这样的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

3)要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家的努力。我们让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带的规划设计,当学生看见自己的设计真实呈现的时候,这比千万句表扬的分量要大的多,自然他们就更会努力保护它了,这样监督保护的工作学生就会自觉地完成了。

4、课堂教学生活化,特色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的走向。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选择必须以儿童的需要为中心,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艺术课堂教学切忌程序化、模式化,形成固定的套路,课堂教学应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这里只对一些组织形式的运用加以说明。

①发现学习,课题式教学

先由教师提出课题或出示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感知、领悟、分析、综合,探索规律性知识。教学行为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注重学习结构的形成,要求学生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去,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探究式学习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

①合作式教学

良好的合作态度和精神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都决非某个单独个体努力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采取个人学习、操作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只要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智能得到训练即完成教学任务。课堂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活动教学是值得推广的好办法。小组活动教学需要注意几点:1、小组可采取“同质划分”(只能相近的划在一组)、“异质组合”(智能相差较大的或相补的划为一组);2、活动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主题越明确,效率越高;3、小组内分工要明确,要有定期轮换的组织、协调、统筹者(小组长)负责综合小组集体意见,杜绝成员间单独行事,活动流于形式。

①游戏式教学

   “游戏”是人的天性,是人最自由的状态之一。艺术与游戏同具超功利性,艺术的学习和创造的首要前提是心灵的独立和自由,采取游戏式教学方式进行艺术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艺术教育有效的途径之一。游戏式教学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其一,游戏式艺术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游戏形式,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而流于形式,降低了艺术课程的学科性;其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又是游戏的参与者。教师必须下水作业,平等交流,以促使师生人文精神的建构。其三,低年级艺术教学应以活动为主。整个课堂就是一堂大活动,由多个游戏(活动)组合而成。

七、 研究实施过程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要确定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2、能动性原则:丰富多彩而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是实施课题研究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的美学素养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3、赞赏性原则:教师要以不断的赞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4、创新性原则:教育教学活动力求创新,以新的理念、模式、方法来增强启发性。

5、统筹性原则:以本土文化探索初中美术科教学,进行地方美术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从而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实验法。

有计划、实施、总结、等程序操作,在课堂上进行补充学习。并开设美术兴趣班并进行尝试。

九、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06.82006.12)组成课题实验组,制定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6.122007.10

1、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开放性活动;

2、制作设计本校特色的设计教学演示课型;

3、整理相关内容。

第三阶段:反思阶段(2007.102007.11)。对实施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矫正。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阶段,(2007.112008.3)完成结题分析报告;编写出实验校本课程乡土教材;学生作品成果展示,

十、研究成果形式:

课题成果以结题报告形式结题,作品成果展示等。

十一、研究对象:

横村初级中学全体学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