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东昌中学《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课题组*

 

    诚信是人为之人最根本的品德,也是构建健全人格的基础。学校中开展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发展期间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从对诚信与诚信教育的概念入手,通过我校两年多对诚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从师生共同考量的方式,在大量的第一手行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中学诚信教育的原则、策略,并具体描述了在实施诚信教育过程中五个方面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中学  诚信  诚信教育

  一、引言

  课题研究意义:在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炎黄子孙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期以来,由于有些人受到错位价值观的影响,在市场交易中出现了各种不诚信的行为,使诚信缺失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的基础,出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诚信危机。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诚信,受到了当代中国各层面的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20013月全国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部分代表发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建设”的呼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弘扬爱国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20033月〈中国教育报〉刊出“加强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一文,呼吁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20043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社会的主体,今天的诚信校园可以支撑起明日的诚信社会。“自明诚,谓之教”(《中庸》),学校教育在诚信社会的建立和完善中负有重要的使命。从现实来看,诚信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呼唤,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要从教师的诚信意识与行为入手,充分发挥在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体验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研究的目的:诚信教育对于个人诚信意识的养成和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构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究竟应该怎样开展中学诚信教育?如何通过某种形式的教育使得受教育者能够习得诚信并在生活中自觉践行诚信?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从研究的层面来看,在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中,除了在品德教育、道德教育等专题中略有涉及外,鲜有专门研究诚信教育的课题和成果,从一线实践出发而进行的实证性研究更少。因此,我们确立了实践研究为主体,在实践行动中,一要引导东昌学认识到诚信的人文价值和内在价值;二要促进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就上述价值关系中的冲突进行辨识、选择和践行,唤醒他们的价值批判意识,养成他们的诚信履行能力;三要培养学生基于文化传统、人文理想与理性精神之上的诚信意识、习惯和人格特质;四要培养具有“诚信观念以及诚信行为能力”的教师队伍。

  研究的基本思路:东昌中学几十年的诚信办学,坚持“行以至诚”的校训,《中学诚信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将作为实践“诚而自律,合而共进”主题发展规划的重要载体,统领学校的课堂教学、师资建设、学生德育及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渗透、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行为实践中,最终落脚于建设“诚实求真有底蕴”的教师队伍,培养“诚信立身会做人”的东昌学子,以实现规划提出的“立人以诚”目标。因此,学校拟从多方面保障此项课题研究的真正落实,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诚信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课题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侧重于案例研究、叙事研究与具体的教育方案设计等实证研究方法。以本校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基于正常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境,通过精心的构思、切实的观察,获取一线案例,得出适合我校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新视角。

  本研究报告分为七部分:一是引言,主要对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背景与必要性,研究目的及主要结构进行简述;二是文献综述,对本课题研究重要要概念进行分析界定,深化了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三是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四是回顾主要研究过程; 五是总结研究过程中主要成果与结论;六是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对后续研究的思考;七是相关附件。

  二、文献综述

  诚信。诚信的内涵经历了一个由古及今的发展过程,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二义,一是本体特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就是实际有,真实无妄的意思;二是德性之义:《礼记中庸》言:“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指向不再是自然界而是人本身。可见,诚主要是诚实,虔诚,真实的含义。就是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讲实际,符合事实,真心真意,不能欺骗别人。信,从外形结构上是人从言,讲物是言谈的真实性。信要义之一,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论语为政〉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为人要信实;信的要义之二,是完善人格须遵循的原则,《论语阳货》言:“子曰:‘能行五者天下为人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即信是修为人的五行之一;信的要义之三,是办事认真的态度,《论语学而》言:敬事而信。可见,信指信用,以及维护自己的信誉等,要求人们说话办事要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要按时保质完成。

  因此,诚信可以表述为:真实无伪、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作为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诚而有信、求真务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信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赋予了诚信日益丰富的时代内涵。现代意义的诚信,是对法律、规则和契约的忠诚,体现出诚信“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试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诚信教育 华中师大 高玉平)。诚信可以为个人建立高尚的人格力量,可以为企业增加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为社会建立稳固的生产生活秩序,可以为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结合学校教育,教师工作要坚持“对学生诚信,对家长诚信,对学校诚信,对党和社会诚信” (“诚而自律,合而共进”学校发展规划),教育学生“对自己诚信,对他人诚信,对家庭诚信,对学校和社会诚信,对国家和民族诚信”(4)“诚而自律,合而共进”学校发展规划。

  诚信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全面了解诚信的内涵与意义,让受教育者加强对诚信的道德认识,形成诚信的道德情感,强化诚信的道德意志,并外化为诚信的道德行为,最终形成诚信人格和诚信世界观。诚信教育,从教师的角度,要求教师全面理解学校“行以至诚”的教育价值,理解诚信的内涵与对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从“立人”的高度去看待学校诚信教育的现实意义,并转达化为自己育人的自觉行为,在平时的言语行为中为学生做好榜样;还要深入思考社会热点,针对社会现象从“真善美实”的角度引导学生诠释“诚信”更多的内涵;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将诚信教育思想落实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诚信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就是对诚信的认知、认同、内化、外化的过程。学校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从理性的角度开展诚信知识的教育,也要的具本的情景中培养学生讲诚信的情感,特别要在利益情景中提高诚信意识,还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落实诚信行为。当然,中学诚信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具有在各方面获取信息能力,但是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及自控能力的发展程度还不高,社会问题往往不能全面分析,只看到一些消极的东西,缺乏正确的分析能力。因此,中学诚信教育应该针对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展开。

  综上所述,中学诚信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方案的设计和教育行为的实践,帮助师生理解诚信内涵并能与当今社会需要结合,理解诚信教育的现实意并能为之努力;就是要教育师生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做事,坚持“行以至诚”,将“诚”为作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又使人人达到“行之诚”为回归点。

  三、研究主要方法

  本课题主要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与行动研究为主。

  文献研究。研究组成员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了2003年以来国内主要教育杂志有关诚信教育等五十多篇文章,两份关于中小学诚信教育的研究生论文,从而对于本课题国内的研究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本课题中的“诚信”和“诚信教育”等有关概念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与界定。

  调查研究。本课题的调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课题组对高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现状作了必要的调查与分析,在高二年级中发放问卷530份,回收515份,有效问卷510份;分别对诚信教育的现状、诚信教育的影响、诚信教育的途径和不诚信行为的主要表现等方面进行调查。二是通过课题组对高一学生就当前高中学生“在同学、家长、教师相处的诚信状况”和“学习过程中的诚信表现”做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85份,回收485份,人有效卷481份。三是对高一学生学习《诚信读本》后的感受作进一步的调查,共发放问卷36份,有效34份,为学校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提供了基本依据。

  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课题组将中学诚信教育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学校德育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主要设计了:(1)高中学生诚信知识教育,即开设《诚信教育读本》课程;(2)设计进校时“诚信教育宣誓”仪式和离校时“亮出诚信护照,步入成功坦道”的毕业仪式;(3)设计了诚信专题教育活动,如诚信格言征集,诚信主题班会,诚信故事采编等;(4)在传统的活动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如漂流读书节,行为规范自我查等。

  二是在教师教育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主要设计了:(1)诚信教育与师德讨论,形成基于“五有”教师形象组织师德规范“三字经”;(2)结合我校“十有”精神的讨论,思考“人总是要讲诚信的”的专题,在丰富了“诚信教师”的意义;(3)诚信为基础的教师团队建设。

  三是在课程实施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主要设计了:(1)结合民族精神教育开展课堂教学中贯彻诚信教育的实践;(2)征集学生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不断丰富学校《诚信教育读本》的内容;(4)在教学组织中落实诚信教育思想。

四是在师生自主管理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课题组主要设了:(1)“东昌中学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的电子版;(2)“东昌中学教师发展性诚信档案”电子版;(3)组织“师生发展性诚信档案”应用的系列活动。

  四、研究主要过程

  1200512月研究准备

  1)成立课题组。200510月,学校结合“诚而自律,合而共进”主题规划申报了《中学诚信教育》课题,2006年初,本课题被上海市教育科研究规划办公室立项。20063成立学校课题组,并设立“中学诚信教育概况“、“诚信教育与学生德育”、“诚信教育与教师教育”、“诚信教育与课程建设”、“师生发展性诚信档案”五个子课题。通过学校新闻发布,教师主动报名,有46名教师参与。

  2)开题论证。本课题组与2006517,由上海师大夏惠贤教授、华东师大刘莉莉博士、华东师大沈玉顺博士、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忠老师等前来参加开题论证,参加课题研究的46位教师也参与了讨论。

  3)文献收集。课题组通过华东师大资料信息服务中心收集2003年以来有关期刊发展的诚信教育文章52篇,还有华中师大高玉华和东北师大郝雪的硕士学位论文两篇。并开通了华东师大的期刊信息资料网。

  2、调查学生中诚信教育现状

课题组通过设计问卷,就诚信教育的现状、诚信教育的影响、诚信教育的途径和不诚信行为,还有学生学习《诚信读本》后的感受等情况展开调查;还通过资料就高中学生“在同学、家长、教师相处的诚信状况”和“学习过程中的诚信表现”做了调查。

  3、行动研究阶段

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通过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贯彻诚信教育思想,它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也是相互交叉又是互相纱弥补的。两年多的行动研究中,主要是通过下列具体十项研究载体而展开。

  1)开设《诚信教育读本》。《诚信教育读本》作为东昌学生高一学习的必修内容,利用八个课时,通过典故演说、诚信与社会经济、诚信与做人、诚信与法律等专题,使学生对诚信教育的意义、诚信的内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2)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的研发与电子档案的开发。将东昌原有的“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结合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进行改版,并在此基础上研发电子档案。

  3)学生诚信宣誓仪式的方案设计与具体实施。学生诚信宣誓仪式作为东昌学生进校的第一课,学校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给予实施,无论从形式与内容上逐步成熟,让每一位师生在这样的宣誓中接受一次洗礼。

  4)诚信教育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主题班会是开展学生集体教育的有效方式,学生通过班会前准备,班会中情景设置、个人发言、小组讨论与交流,班会后反思等过程,对具体教育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5)诚信格言的征集与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开展“我写格言话诚信”活动,从活动的开始,展示前届学生的格言征集情况,并组织相关学习讨论,以利得到教育与启发,征集完以后在班内开展有交流评比,并将部分格言在学校报栏中展出,有的挂在教学大楼里。

  6)身边诚信小故事的收编与演讲。诚信小故事是通过师生对身边事例的观察、挖掘与提炼,并编写成一个个小故事,一方面在宣传栏中加以宣传,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演讲。

  7)诚信与师德教育。开展“人总要讲诚信的”专题讨论与征文,开展教师形象“三字经”编著。每学期设定专门的师德讨论内容,并将诚信与师德讨论

  8)诚信教育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贯彻诚信教育思想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教师个人教学过程与教学行为要体现“求真立诚”,另一方面要善于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诚信教育资源,开展情景化的诚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专题实践研究讨论,总结课堂教学中的诚信教育案例。

  9)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是将学生教育的内容与社会实践和考察结合起来,贯彻诚信教育思想,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更大的收获,而且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也进一步加深对诚信教育思想的认识。

  10)教师发展性诚信档案的设计与开发。基于学校网络管理系统,将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与教师发展性档案结合起来,即是充分使学校数据库资源共享,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与反馈为师生发展提供参考。

   4、课题总结

  1)收集原始行动研究资料。主要是反映开展行动研究以来的各方面基本素材(调查的数据、师德教育讨论中的记录、身边小故事等涉及到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分研究子课题进行分类汇总);还收集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的阶段成果与有关成熟的实施方案。

  2)子课题分报告撰写。各子课题组根据各自开展研究的情况自行总结子课题分报告。

  3)汇总分报告撰写总报告。在各个分报告的基础上,全面部结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与内容,重点提炼在本课题研究中的主要成果与经验,为今后更有效地开民诚信教育提代更好的基础性方法。

  五、研究主要成果与结论

  1、中学诚信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和生理状态极不稳定、变化很大。所以对他们的诚信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为基础,有目的的进行,这样才能把握方向,达到预期的效果。

  1)阶段性原则。诚信应属道德范畴, 贯穿于人生全过程。不过,诚信教育应遵循阶段性原则,不同年龄阶段应有不同侧重。具体说来,对于青少年,应从养成讲实话、不撒谎的良好行为规范开始,帮助他们认识诚信对个人、集体、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及时肯定和鼓励他们的诚信行为,使他们逐步自觉地把外在的行为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2)说服力原则。青少年诚信教育要坚持合理的说服力原则,既要关注行为结果,也要关注行为过程。传统的诚信教育更多地看重行为结果而忽略行为过程,采取一系列的告诫和警示,强调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这种教育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生活中有些不诚信言行不一定马上会带来麻烦或消极后果,这样往往会给不诚信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不诚信不会有任何不良后果。因此,过分看重行为结果而忽视行为过程的传统诚信教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3)真实性原则。诚信教育不能停于口头,留在纸上,要尽量让青少年置身于真实的诚信道德冲突之中。一般而言,当个人面临有违自身利益的矛盾或冲突时,往往会经历这样的心理过程:对诚信事件的认识——个人情感投入——诚信价值判断——责任态度明确——诚信行为抉择——诚信行为的实现。每个阶段都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意识和诚信水平。在诚信教育中,只有合理运用、精心选择和设计符合青少年心理活动、认识水平和社会交往的真实的带有冲突性的诚信情境,让他们直接面对、判断、抉择和处理,才能逐渐促进他们诚信水平的提高。

  4)渗透性原则。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开放使青少年接触外界的渠道增多涉及面广,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思想复杂,处理问题匆忙、简单,不考虑后果,这给诚信教育增添了难度。所以,诚信教育要强调教育的渗透性。开展诚信教育的活动,除了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还要讲究实效,反对形式主义;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切实感受到诚信对做人、处世、事业的发展和成功的重要性,使诚信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

  5)示范性原则。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不成熟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是非辨别能力低,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诚信教育时,不能低估成人行为的示范作用。青少年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只强调教育青少年是不行的,要教育周围的成年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他们的言行和诚信程度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诚信道德的养成和发展;教师是社会主流文化以及道德的象征,他们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往往是知识和道德的双重权威;而社会上其他人对青少年诚信道德及行为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2、中学诚信教育的基本策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全社会开展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诚信教育活动。学校作为教育青少年的地方,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诚信教育的责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正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学诚信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构建诚信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所以优化校园诚信环境、营造校园诚信氛围对培养学生诚信意识,促成个人诚信行为至关重要。

  中学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的,也涉及学校领导者和教师。确切地说,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都是诚信教育的参与者和诚信意识的体现者。学校领导者应当廉洁奉公、坦诚待人、履约践行、与时俱进;教师应当遵纪守法、敬业爱生、教人求真、勇于创新;学生应当尊师敬长、遵章守纪、诚实学习、学做真人。开展诚信教育,教师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学生时代,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教师,无论是接受教育还是学习知识,他们都把教师看成是自己人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人生态度等都会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诚信与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以示范。因此,教师应严以律已,为人师表,真诚待人,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要大力营造校园诚信教育的文化氛围,校园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可张贴诚信的名言警句,教室的黑板报要经常体现这方面内容,使学校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气氛。

  2)促使诚信教育手段的多元化。诚信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或仅限于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德育内容,而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开展。可以让学生走向社会,观察周围的诚信事例或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收集正反两方面事例,然后以诚信为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和演讲,激发他们思考;也可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电影电视片,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报告会、辩论会、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比赛等,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再者可以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要求学生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等,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要我诚信到我要诚信。

  3)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使之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从所周知,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细胞,是整个社会诚信和谐的基础。诚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因为孩子生下来后首先接触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和道德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如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座谈、电话联系等,发挥他们在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促进作用。另外,诚信教育不能忽视各种社会因素,应把社会当成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法律和政策是密切联系的,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法律与政策意识淡薄,诚信意识必然失落。诚信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共同协力下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4)确立有效的诚信评价体系。任何措施的推广或教育的实施都必须有相关的评价体系的支持。确立诚信教育评价体系要考虑诸方面的因素和具体的指标,要充分体现思想引导与利益挂钩、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应设计出一系列可量化的考核标准,如我校设计的“中学生发展性诚信档案”,如实记录了学生平时的个人表现、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作为今后综合测评、推优保送、三好生评选的参考依据。“东昌中学师生发展性诚信档案”对规范自我行为、培养诚信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中学诚信教育的重要举措

  1)贴近诚信教育现实,提升诚信教育信度。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以诚信教育为主题,构建丰富的诚信教育内容,为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对东昌的学生而言,我们的理解的诚信教育的内容:一是对自己诚信。做到举止言行以诚信为本,自觉约束自己,尊重自我,热爱生活,奋发向上,坚决抵制有悖诚信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对他人诚信。言而有信,遵守承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热情对待,真诚帮助。三是对家庭诚信。热爱父母,敬老爱幼,对家庭负责,学会自我管理和服务。四是对学校和社会诚信。维护学校利益,树立学校形象,遵守契约,有是非观念,维护社会正义。五是对国家和民族诚信。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尊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弘扬民族传统,乐于奉献;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为投身国家建设事业作好准备。

  对东昌的教师的而言,结合我校的传统与特色,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师德规范体系。我们认为:做一名诚信的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诚信,在师生的教与学的交往和活动中认真负责;还要对学校诚信,积极维护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参与学校的所有教育改革活动;也要对学生家长诚信,在与家长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中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做一名诚信的教师还不止这些,它还包涵着更为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诚信,认真履行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那就是对我们的社会诚信,真正肩负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下一代的神圣使命,将其自觉体现和落实到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这样来理解教师的诚信,诚信已经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 的一个基本底线道德,它完全体现为作为一名教师全部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规范体系。

  2)形成诚信教育系列,加大诚信教育力度。我们重点抓住“诚信教育”这根主弦,将有关的德育管理、学生个性化教育、特色班创建、综合社会实践、校园文化读书节等突出诚信教育思想,形成了“九个一”的诚信教育系列。

  参加一次“诚信宣誓”。通过高二、高三学生代表就在开展诚信教育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的交流,还有教师代表和学校领导的祝贺与期望,再通过学生庄严的宣誓,为学生生动地上好进校的第一课。

  修学一门“诚信读本”。 诚信读本是学校根据诚信教育需要而编写,每位学生在高一年级修学八个课时,通过学习理解“诚信是人类传统美德之精髓、诚信是社会经济之脊梁、诚信是当代社会立身之必需”的真实意义,通过“诚信与法律”关系的把握,为学生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处事方式,使学生对诚实守信意义与行为的有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解。

  记录一次诚信事例。我们依托学生社会实践开展“讲诚信”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记录诚信事例。每年的“爱心大义买”,“进入孤儿院”,传递着学生“诚之心”的善行;每个假期的“文明在脚下”交通协管、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假期社会调研、交通违纪调查等,不畏烈日和寒风,通过访问、问卷、实地考察等形式采集数据,撰写了质量颇高的调查小论文,展现了东昌学子“行合于诚”的有成效实践;体现了同学们“诚之行“的求真精神。

  主讲一个诚信故事。动员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体验中,收集相关诚信小故事。通过主讲小故事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讲述者更深地理解故事对人生成长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进行阐述,使故事更贴近同伴的实际,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加一次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学生专题德育的重要方式,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将学生的真实感受在主题演讲中达到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上的升华,完成知、情、意、行的统一。为了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学校重视学生自主管理机制上的保障,坚持“把学生组织还给学生”的方向,对于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校园节日活动的策划实施,学校专题教育节目等让学生在自主管理,让主题班会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成为践行“诚而自律”的有效载体。

  编写一句诚信格言。人生格言,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学校通过诚信格言的征集,一方面让学生选出或写出对自己最具意义的格言;另一方面,也请学生家长参与此项活动,写出家庭中认为最有意义的诚信格言。希望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培养诚信的品质。我们还将学生征集的格言通过宣传标语的方式展出,使格言在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中,让学生更广泛地理解诚信在不同情景中的意义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撰写一篇认识体会。在格言征集的基础上,让学生撰写对诚信教育价值的体会文章,在自身理解基础上进行诠释,从而能在较长时间内影响其为人处事方式。

  参与一次诚信宣传。学校德育应立足于学生的道德体验和生命感悟,学生通过对诚信宣传和纪念活动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增强对社会诚信的意识。学校通过黑板报、校园环境布置、升旗仪式、社区义务宣传员等方式为诚信社会建设尽到宣传义务。

参加一次纪念活动。学校逐步形成具有东昌特点的诚信教育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文化风景,让学生在一次次的纪念活动中真实感悟诚信教育的思想意义。

  3)拓展诚信教育途径,提高诚信教育的广度。诚信教育既是思想观念的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要求个人的内在修养与觉悟,又需要很强的个在约束和规范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学生的诚信教育要贯彻学生生活链的全过程,还要贯彻学生学习链的全过程。

  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是像学校那样正规进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不正规,使学生在父母的日常言谈举止中,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做好表率,承担起道德示范和辅助教育的任务,父母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注重完善自己的诚信人格,通过自己的诚信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行为习惯。

  学校积极引导。当今的社会大环境的诚信状况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学生的许多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做好积极的引导,一方面从建成学校小环境及与之相关联的环境营造入手,另一方面从正面教育引导。学校的小环境,要侧重搞好校风、学风、师德等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从而使学生对诚信产生共鸣。在与之相关联的环境中,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区紧密配合,扩大学校的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从教育的角度,学校要弘扬“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为人处事准则,并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说明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立身”人生观。

  强化教师示范。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生动、最重要的表率,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行为道德的示范者、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正如没有人能够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做到。我们在行动研究中,非常重视对“诚信教师”的理解,通过学生心目中的“诚信”教师故事的收集宣传,使教师由内而外的认识到:要做学生装的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要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诚信形象取信于学生。教师的诚实守信、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诚信教师”的重要内涵,也是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

  课堂教学渗透。课堂教学中的诚信教育课题探索是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一是反思当前学生中出现的不够诚信的现象,发掘并运用学科教学中的诚信资源,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其二是教师教学过程本身是诚信的行为的体现。只有当教师始终牢记“诚信教育”这根主线,才能使教学资源的诚信内涵得以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诚信人格的力量。学校通过专题的“诚信教育”思想进课堂研究与实践,很好的展示了东昌中学教师在“诚信教育”方面的创造性做法,使课堂成为贯彻学校诚信教育思想的大舞台。

  规范学习行为。学生的诚信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许多表现,通过规范学习行为一方面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在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加强作业管理规范、考试管理规范、课题研究规范等方面加以实施。在作业管理中,首先要求教师能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与适当的作业量,其次要求学生在到校后立即交作业,不要简单的抄其他同学的作业,第三教师加强对作业难以完成学生的辅导。在考试管理中,首先提高学生与教师对考试功能作用的基本认识,其次设计考试方案,采取年级学生混排式使舞弊的可能必减小到最低,第三加强考试舞弊学生的教育与处理,从而有效地形成不利于舞弊的环境,为学生诚信习惯的养成提供保证。在学生课题研究中,学校首先通过讲座对学生阐述科学研究的本质要义之一就是实事求是,其次对于研究中的调查与引用的真实性及其出处进行考证等,使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接受诚信研究,也就是科学研究的教育。

  4)加强诚信教育实践,增加诚信教育效度。诚信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知行统一,而且关键在于实践,要使诚信的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确立牢不可破的地位,就必须使诚信教育与诚信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彰显诚信道德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我们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传统的教育形式赋予诚信教育内涵。

  礼仪教育中讲诚信。“礼于外而诚于内”,我们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礼仪结合结来,更使学生感爱到诚信就在他们身边。学校每学期结合行为规范教育,开设礼仪教育讲座,有“公共礼仪”、“西餐礼仪”、“鲜花礼仪”等讲座内容,全方位的展现礼仪在人们生活的的作用,而其本质是“内诚于心”。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结合学校规范检查变自己报告,从早上的上学时间,到出操情况与遵守学校规范等方方面面,使学生在具体的自我管理中体验诚信的做人价值。

  社会服务中讲诚信。为他人与社区服务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结合起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两大类的社会服务与实践课程。一是社会服务类,主要是通过学生下社区街道担任主任助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处理日常居民的事务中,体验社区内以诚信为基础的人与人相处的重要性,是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还有让学生参与交通文明值勤,从现实中体验到人的认知与行为的统一需要反复的强调与训练,当红灯亮起而没有管理人员和另外方向的车辆时,考验人遵守实通规则的自觉意识。另一类是社会实践类,我们研究中设计了“追寻上海发展的足迹”主题,要求学生自己在三天内走访能印记上海发展的七个地方,没有教师陪伴,需要自觉地执行相关景点的规范,也需要诚实地完成这样的追寻。

  学校活动中讲诚信。学校每年组织重大节日活动,有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每个活动节都有着相应的评选制度,如何在具体的学校活动中贯彻诚信教育思想,是我们研究的内容之一。在读书节活动中,我们设计了“漂流读书节”的方案,好就是每一个学生拿出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学校也提供一定的好书,放在教室里供学生自主阅读、归还与撰写评论。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原来担心的“好书会被学生拿走不还”的现象没有出现,证实了这样的环境中使学生的诚意识到到了强化。还有在科技作品的展示中,这个作品是自己做的,还是与家人一起做的,还是全部由他人代劳的,都需要一一列出,强化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没有一颗求真之心,难以将来为科学作出贡献。另有在体育节比赛了,原来冒名顶替的现象不见了,这一切学生行为,都是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前提下,反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建设师生诚信档案,增强诚信教育律度。“师生诚信档案”的开发与运用,是东昌中学诚信教育的亮点之一。为了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教师更好地专业发展,提高师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我校开发了“师生发展性诚信档案”。档案以“诚信”为核心,以发展性为原则,收集了学生的基本情况、诚信品行、学业发展情况和个性特质发展;教师的学习成就、专业成长、师德、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继续教育等。档案突出对师生“诚信”品质的培养,秉着“自己的档案自己填写”的原则,给予师生足够的信任度。

  “诚信档案”包括了记录、归纳、统计和多元评价。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师生不断反思、修正的过程。它为师生提供了发现、展示和肯定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诚信品质,培养个性特长,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积累进步、发展个性。

  档案评价与以往的评价相比,更注重其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学生档案的评价包括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教师档案的评价包括了教师互评和自评、学生评价、学校管理层评价,以及认识与不认识的档案访问者的评价。将学校、社会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两者间互动的过程。评价的方法不再单一,包括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

  建设开发师生诚信档案电子版。传统的档案管理以纸质书面材料为载体,这种方式不仅难以实现信息的保存、分析、统计和动态管理,还给多元评价的实现带来了困难。以网络为载体的评价,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尤其在多元评价方面,通过网络能有效缩短整个评价流程所需的时间,方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间的互动,随时对照自己制订的目标和他人的反馈,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学校在开展诚信教育研究中,以师生诚信档案为载体,营造人人讲信用守诚信的校园氛围,是为整个诚信社会奠基的有效行为,通过档案,让师生在学习实践和教育实践中,将自己的承诺转化为道德观念,将诚信意识内化为诚信信念,再外化为自觉的诚信行为。

  六、研究的思考

  1、深化诚信教育,必须将诚信教育思想落实于师生的自主发展之中

  在诚信教育的研究中,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外力的推动而为之,尽管在一定意义上收到了实际效果,也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建立了诚信教育观念,但在今后的长期过程中,需要的是师生共同的认识,自主的实践,才能使诚信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2、诚信教育应与时俱进

  诚信教育的标准和内容应不断吸收社会发展元素,不断融入反映时代的风貌内容,时刻联系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心和社会焦点问题。做到议论有生动主题,行动有具体目标,实践有对象基础。特别是当前,我们着力联系“八荣八耻”学习与实践,联系“反腐倡廉”重大政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使得诚信教育更加活泼生动,更具有实际效应。

  3、诚信教育还要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育与家长的参与

  我们在中学诚信教育研究中,关注了将教师、家长的诚信教育与学生的诚信教育放在一起考量,是为了更好的创立一种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但是从现在来看,我们对于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家长的以身作则更需要学校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使诚信教育的影响逐步扩大到社会,反过来又为学校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

 

200836

*课题组成员

负责人:赵国弟

主要成员:张延青 林夕勋    徐洪桥 纪淑贤  郑燕红  张健 刘贤杰  钱李铭 王玉麟  向荣  孙丽杰 杨雪 殷继宗 浦冰洁等40多名教师

参与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通知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3、“诚信教育的价值与方法” 石中英  《人民教育》2003年第24

4、《中学生诚信读本》李文亮、廖静喻 2002年东昌中学校本教材

5、“诚信教育实验的反思”汤序俭《厦门日报》2004-05-24

6、“诚信教育在国外”张俊《中国教育报》2004-09-08 

7、“大力加强高校诚信教育”王泽应《光明日报2004-06-23

8、“诚信教育:我们还缺失什么”秦选强

9、“诚信教育:春风化雨润无声”潘志民 2003-11-12

10、“学校诚信教育难出污不染成人 “潜规则”困扰德育” 阎云飞、倪佳 《新闻晨报》2004-06-03

11、“新时期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措施探析” (郝雪 东北师大硕士论文)

12、“试论我国中小学的诚信教育”  (高玉平  华中师大硕士论文)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