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申报表

编号JZCZKTWL201401010

晋中市教研室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课 题负责人郭振刚

负责人所在单位榆次区晋华中学

填表日期2013年11月

晋中市教育局教研室制

填表说明

一、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

二、封面右上方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申请人如实填写。

三、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和县级教研室领导批准,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管理职责和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四、晋中市课题组设在晋中市教研室初中组,邮政编码:030600联系电话:3118845电子信箱:33549796@163.com

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

课题负责人指真正承担课题研究和负责课题组织、指导的研究者。不能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请。

工作单位按单位和部门公章全称填写。

联系电话必须填写课题负责人的电话号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不包括单位领导、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预期成果指预期取得的最终研究成果形式。请选项填写,最多选报3项,其中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和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

例如:A∣专著D∣研究报告

A.专著B.研究论文C.研究报告D.电脑软件E.其他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负责人郭振刚性别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7.1.6
行政职务 专业职务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初中物理
最后学历大学本科最后学位 身份证号142401196701062414
工作单位榆次晋华中学电子信箱1468912302@qq.com
通讯地址榆次晋华中学邮政编码030600
联系电话(单位)(家庭)(手机)13466882435
负责人近期已取得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主持的重要研究课题(已结题,请提供相关证明复印件) 
主 要 参 加 者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作单位
聂俊芳1970.7教师初中物理本科 榆次区晋华中学
崔红云1970.10教师初中物理本科 榆次区晋华中学
崔广忠1965.10教师初中物理本科 榆次区晋华中学
王晋钢1973.1教师初中物理本科 榆次区修文中学
程够牛1969.11教师初中物理本科 榆次区庄子中学
       
       
       
       
       
       
       
       
       
       
       
 
预期最终成果C.研究报告E.其他预计完成时间两年半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总字数限4000字内,可加页。)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渠道就在课堂,只有将课堂教学搞好,才能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保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知识的探究具有明确的主动意识。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和研究教学策略,把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能力培养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上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养成热爱学习,健康向上的品质,使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 晋华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生源较差,不少优秀小学毕业生流向其他重点中学;学习领导和教师面临很大压力,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留住优秀生源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通过“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我校进行新课改已十年多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新课程的推进带给我们这样的感悟: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需要教育科研。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引领广大教师不断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1、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第二,倡导全人教育;第三,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明确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总体来说,突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构建和谐课堂。 2、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年龄个性特征,对课堂教学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调节和控制操作,以逐步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其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介于理论于方法之间,既是较低层次的理论,又是较高层次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的进程的反思性认知。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三、课题研究目标 (一)、全面提高物理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 (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并能尝试通过合作学习,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 (三)、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源较差的条件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生存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领会新课程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重点内容 1、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研究四个指标:①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准确;②教学过程是否优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③教学效率有没有提高;④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确立,情感、意志、个性品质有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改革的重点。坚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学生热爱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由不学到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 3、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解决“以讲代教、满堂灌,指导性过强”和学生“以听代思、被动接受,主体性偏弱”的问题,破除传统教学中“老师主讲—学生客听”的关系,让学生和教师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4、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培养教师的专研技能,使部分教师成“专家型”的教师,为我校走进新课程做好师资保障。 5、通过实施课堂教学策略,解决“如何在普通生源状况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搜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和经验论文,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测试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三)、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四)、案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践中,通过听课总结出出效果明显的个性化经验。 (五)、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一轮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堂研究服务,综合各学科的实践与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加以推广。 六、课题研究步骤 题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进行调查研究(2013.11-2014.3)成立课题组,对学校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建立课题研究的设想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制订相应的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开展相互听课、说课、教学经验总结的初步探索,初步提出高效率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结构及方法。学校邀请区教研员孟冬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4.4-2015.12)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开展工作,以教研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组织评课选优,观摩优质课、实验课、示范课。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交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总结和相关论文,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总结对实验工作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举办教师优秀课堂展示活动,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经过近十年时间的研究,预期的研究目标基本实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精心构建课堂策略,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改的精神和新课程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1、教师的角色明显开始改变。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新课改的精神,明确了教师角色变化,在教学中都能放下架子,让学生有了一种平等感和亲切感,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如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份子,经常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当学生的发言与教师不同时,教师也不象以前那样直接简单的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行比较,判别出是非优劣,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当学生的答案优于老师时,教师就及时地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堂教学更加民主,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平等了。教师的教学就从一个信息的呈现者、知识的裁判者转向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组织教学过程、分享学习结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一步。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前那些“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少了。课堂教学已经从过去的注重老师教转到了注重学生学,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是知识的建构者。这种改变优化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功能,更新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教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很好的贯彻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明显提升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新角色定位已经形成。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的课程观决定着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教材解读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彼此倾听和分享各自的认识成果的过程。由此要求教师应具有收集教育教学实践信息资源的能力及对信息资源加工处理、整合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使自己具有与时相通的教育观念,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网络与教育智慧。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教学理论,通过交流培训深化本课题的理论观念。随着课题的确立到研究深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校本培训。专门邀请有关资深课改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举办了“我看新课堂”等教育沙龙和科研论坛活动,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研究例会,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2、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课题引领科研工作,科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发现和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我校经常进行阶段小结,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优秀论文的评比。通过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水平有了很了的提升这两方面。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广大教师围绕课题积极撰写论文。另一方面,通过课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明显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堂教学策略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让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的热情 教师首先对每位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新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使学生乐于学习。 3、建造和谐课堂 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应用英语,尽可能多的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要 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机会和恰当的方式妥善处理。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增强了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 4、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交上了比较满意的答卷。通过这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期末统考中,我校学生的合格率、平均分、优秀率和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初三升学考试中,各项指标都在普通中学里名列前茅。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同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初三年级多名学生在数理化赛中获奖。 (待续)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主渠道就在课堂,只有将课堂教学搞好,才能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保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知识的探究具有明确的主动意识。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和研究教学策略,把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能力培养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上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养成热爱学习,健康向上的品质,使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 晋华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生源较差,不少优秀小学毕业生流向其他重点中学;学习领导和教师面临很大压力,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留住优秀生源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通过“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我校进行新课改已十年多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新课程的推进带给我们这样的感悟: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需要教育科研。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引领广大教师不断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程,适应新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1、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包含着三层含义:第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第二,倡导全人教育;第三,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明确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于合作的能力。总体来说,突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构建和谐课堂。 2、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达到某个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策略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年龄个性特征,对课堂教学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调节和控制操作,以逐步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其落脚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介于理论于方法之间,既是较低层次的理论,又是较高层次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的进程的反思性认知。教学活动的调节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三、课题研究目标 (一)、全面提高物理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教学的能力,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的转换。由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的合作者。 (二)、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实现从对问题的单向认知到对问题的多向思维的转变,并能尝试通过合作学习,从“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衔接与过渡。 (三)、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源较差的条件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生存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发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领会新课程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重点内容 1、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研究四个指标:①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准确;②教学过程是否优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③教学效率有没有提高;④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没有确立,情感、意志、个性品质有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改革的重点。坚持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学生热爱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索由不学到学,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 3、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解决“以讲代教、满堂灌,指导性过强”和学生“以听代思、被动接受,主体性偏弱”的问题,破除传统教学中“老师主讲—学生客听”的关系,让学生和教师都成为课堂的主人。 4、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培养教师的专研技能,使部分教师成“专家型”的教师,为我校走进新课程做好师资保障。 5、通过实施课堂教学策略,解决“如何在普通生源状况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搜集和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和经验论文,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 (二)、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测试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三)、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四)、案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践中,通过听课总结出出效果明显的个性化经验。 (五)、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一轮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堂研究服务,综合各学科的实践与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加以推广。 六、课题研究步骤 题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进行调查研究(2013.11-2014.3)成立课题组,对学校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建立课题研究的设想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制订相应的课题研究计划,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开展相互听课、说课、教学经验总结的初步探索,初步提出高效率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结构及方法。学校邀请区教研员孟冬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进行培训。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4.4-2015.12)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开展工作,以教研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组织评课选优,观摩优质课、实验课、示范课。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交流,撰写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总结和相关论文,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总结对实验工作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举办教师优秀课堂展示活动,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课题经过近十年时间的研究,预期的研究目标基本实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精心构建课堂策略,形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改的精神和新课程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1、教师的角色明显开始改变。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能深刻的认识到新课改的精神,明确了教师角色变化,在教学中都能放下架子,让学生有了一种平等感和亲切感,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如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也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份子,经常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当学生的发言与教师不同时,教师也不象以前那样直接简单的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行比较,判别出是非优劣,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当学生的答案优于老师时,教师就及时地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堂教学更加民主,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平等了。教师的教学就从一个信息的呈现者、知识的裁判者转向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组织教学过程、分享学习结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一步。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前那些“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少了。课堂教学已经从过去的注重老师教转到了注重学生学,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是知识的建构者。这种改变优化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功能,更新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教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很好的贯彻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明显提升 1、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新角色定位已经形成。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的课程观决定着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教材解读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彼此倾听和分享各自的认识成果的过程。由此要求教师应具有收集教育教学实践信息资源的能力及对信息资源加工处理、整合的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使自己具有与时相通的教育观念,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具有独特的教育网络与教育智慧。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教学理论,通过交流培训深化本课题的理论观念。随着课题的确立到研究深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强化了教师的校本培训。专门邀请有关资深课改专家作专题报告,并举办了“我看新课堂”等教育沙龙和科研论坛活动,构建了多层次合作的研究共同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课题研究例会,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统一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2、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课题引领科研工作,科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发现和解决课堂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我校经常进行阶段小结,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优秀论文的评比。通过课题研究,课题实验的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素养的提升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水平有了很了的提升这两方面。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广大教师围绕课题积极撰写论文。另一方面,通过课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明显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促进了学生学习成绩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堂教学策略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对方的过程中学会评价自己。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2、让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的热情 教师首先对每位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新的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使学生乐于学习。 3、建造和谐课堂 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应用英语,尽可能多的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要 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机会和恰当的方式妥善处理。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增强了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 4、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又必须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研究实践中,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交上了比较满意的答卷。通过这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期末统考中,我校学生的合格率、平均分、优秀率和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初三升学考试中,各项指标都在普通中学里名列前茅。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同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初三年级多名学生在数理化赛中获奖。 (四)、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形成了以下几种具体的策略: 1、生成性教学策略 “生成性教学”认为学习是知识意义的自主生成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归纳生成知识意义,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意义创造情境、条件和提供帮助。 生成性教学策略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生成性教学策略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指导生成型。教师提出学习课题,设想、假设由学生作出,但是验证和生成结论的资料由教师事先准备或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做好准备。第二类是协作生成型。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协作对于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生成均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成性学习都要协作,这要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区别,第三类是独立生成型。课题由学生自己或教师提出,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组织者 教学设计运用生成性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核心概念。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 第二,强调情境对意义生成的作用。即提供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第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生成的关键作用。通过协作学习,学习者的思想、智慧可以被整个学习者群体所共享,从而提高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生成质量。 第四,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意义生成。为了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主要用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会话交流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关注差异策略 在班级授课方式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机会,智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在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针对传统教学中的“整齐划一”“追求同一”忽视差异的弊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概括出“关注差异”教学策略。 所谓“关注差异策略”主要认为,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认为所谓成功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每个自认为平庸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只要他们找对自己的位置,达到自己的目标就是成功。个体在成功智力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身成功智力优势领域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身的成功的优势,发现获得成功的途径,为此应注意以下方面。 (1)、了解差异确立最近发展区 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位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应注意在教学前,要准确了解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及其各发展水平间的差异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授内容要达到的水平确立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从学生现有水平差异与潜在水平差异出发,教学才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2)、注重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力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认为个体间能力上的差异主要是潜在优势的领域的差异。我们认为在课堂上尊重这种差异,做到在目标的设置上要以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为中心,为每个学生创设条件体验成功,做到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程基础上不同的目标要求,目标要求上要体现学生自主选择,要能促进学生经努力而达到、并最终走向成功。 (3)、针对差异分层要求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进而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实施差异教学策略,依据学生差异现状,及教学内容的特性,制定出不同层次目标要求,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的基础、能力和非智力等优势,自主选择经努力能达到的要求。在层次划分上克服静态观点看学生及贴标签等为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弊端。为此,依据学生学业成绩分为独立水平、教学指导水平(经过学生努力可达成目标)、受挫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学生个体的内差异。所谓内差异是指个体在发展中以自身为参照在同一时间的横向层面与不同时间的纵向层面的表现出来的成绩、能力、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和发展情况。这样对克服当前学生评价中因过分强调个体间成绩差异所造成的不正常的心理压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3、合作分享生成策略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集体的条件。课堂教学是师生和生生间合作、交流互动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做为课堂学习的全体学生,都企盼学习成功,都希望感受成功的愉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合作、交往及团体动力的作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具体体现在: (1)、倾听:形成尊重与信任的精神环境 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人格、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信任每个同学都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上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各种意见及看法。对学生的谈话表示关注和兴趣,了解学生话语的内在含义。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现陶行知先生提倡的五大解放。 (2)、交流:形成理解与沟通的人际关系 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沟通和交流中,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亲和力。交流的内容是认知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这中间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习一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交流的过程是排除障碍,促进每个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成功的过程。 (3)、协作:互助与挑战是创新心理生成的条件 教学中师与生、生与生相互协作,在互助中有挑战,在挑战中体现相互激励,从而促进探索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合作学习过程是为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而产生的互帮、互助行为。在教学实验中发现,取得成功的合作小组成员,都认为同伴的帮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合作学习活动明显表现出共同努力的特点,同学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靠、相互信赖的关系。研究进一步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即使他们之间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学生也会认为他们的水平、能力是相近的。这种认识会引起一种平等的自我评价,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使思维活跃。教学实践还发现,学生在成功的集体与在不成功的集体中,对自己的成就会有不同的评价。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更能激起个体成就动机的追求。 (4)、分享:体验与反思是思维生成与提升的途径 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课上,通过在分享每个同学成功的愉悦中反思自己,扬已之长,补已之短,增强不断完善自己的信念。从相互分享成功之处,由结伴效应产生新的想法和做法,在相互学习中促进合作精神,使创新人格不断形成和发展。 4、鼓励质疑策略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力,鼓励其敢疑、敢问的兴趣,让他们不断地学会质疑问难的方法及养成善思、勤思等解决问题的好习惯。鼓励质疑策略与生成问题策略,有很大的联系,同时又有所区别,主要表现于,鼓励质疑策略,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敢疑及会疑的创造性心理的品质:生成问题策略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师如何将学习的过程设计成为能充分体现教育的生成功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生成真实意义上的学习,用生成的问题作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实施鼓励质疑策略中应体现以下要点。 (1)、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鼓励质疑问难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中小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疑问本身是学生天性的表现。实际上每个学生的问题意识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好问,有些学生则不好问或不敢问。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做到鼓励学生凡是有不懂、不明白之处要及时发问,哪怕问错了也应受到表扬。课上要对那些敢于挑战“权威”,“标新立异”的做法加以鼓励,让学生们对质疑充满极大的兴趣。 (2)、让学生敢疑 无数的事实表明,学生质疑的“火花”是极易扑灭的。为此,应给予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学中一要尊重每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肯定、鼓励他们敢于提出的一切问题。无论问题有多么荒唐、可笑或多么的幼稚,都真诚地表示鼓励。当年哥伦布提出“地球是圆的”,不是被认为是荒唐的吗?可最终却成了他创造发现新大陆的奇迹。因此教学中切忌对学生的问题予以嘲笑、挖苦甚至讥讽的态度和作法。二是让学生敢于怀疑或否定前人或权威的看法和作法。因为当孩子们一但认为权威永远是正确的,长此下去会导致迷信、盲从、缺乏创造的勇气。创新的“火花”就会被扑灭,这是非常有害的。三是鼓励学生不怕失败,只要认真研究导致失败的原由所在,就是成功的开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敢想、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探求。只有这样就会成功,坚信从错误中寻出导致失败、错误的根源,这本身就是创新。 (3)、指导学生会质疑 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能力,必须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让他们会疑。实践证明,主要从两个方面让学生会疑。一是让学生掌握质疑的视角,即知道从哪个方面质疑。在难点处质疑、在困惑处质疑、在重点处质疑、在关键处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质疑。二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即知道怎样质疑,抓住课题质疑、抓住主要内容质疑、抓住课后问题质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步步质疑,层层释疑而走向成功。 5、发展性评价策略 课堂教学创新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策略。发展性评价区别于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的评价。它旨在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内因是发展的根本,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注重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创新性健康人格的成长。 在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策略过程中,应用发展性评价策略,我们做了以下探索。 (1)、尊重学生,促进成长 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尊严及不同的见解。事实证明,求异、偏激、奇刁都表现为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体现为打破常规。这就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精神的表现。对这些表现哪怕是浅表的一丝,都应给予尊重、保护、培育,决不可采取否定、讽刺或打击的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2)、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促进潜能发展 评价要适应多样性人的发展的需要,尤其关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及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的能力。要充分开发、呵护其闪光点。因此力求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的多元化,用积极的眼光,从多角度或方法审视学生,发现其特长,促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他们在自尊、自信中不断发展。 (3)、尊重差异尊重成果 实施发展性评价,还要运用个体内差异进行评价,即以学生自身为参照点,将学生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比较,或将学生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利于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的热情。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所想、做法加以重视,哪怕不完善或不正确的都是他们的思维成果,都要真诚的鼓励。“小火花做大文章”,“助燃”创新火花。 八、对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在设计本研究时,我们的初衷是从探索课堂教学规律过程中,总结出有利于让学生热爱学习的教学模式,以资提高教学成效,但在研究实践中,越来越感到,仅仅追求模式的研究还不够,因为一个较为良好的教学模式还要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仅就有关问题作出如下讨论,为今后教学的实施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1、好的教学模式有赖于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模式的验证性教学中,我们发现,所总结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但不像设计初衷那样单纯,它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水平,同样一种模式,不同教育理念水平的教师,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为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的研制与实施,首要问题在于教师的创新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的端正。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必要的理论学习培训工作的信心。 2、各种教学模式互补作用不容忽视 在进行几个和谐课堂普遍应用性验证过程中,我们所总结的几个模式,虽然来自教学实践,但在实践重复性验证教学中发现,依据教学内容及年级的不同,在运用时,几种策模式搭配使用效果,均强于单一使用的效果。例如“关注差异课堂”与“合作分享课堂”搭配在具有研究探讨空间的学习内容教学中,均呈现出令人可喜的效果。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研究课堂的和谐,应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因此和谐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因此,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相信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扎实有效地推进课题,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总字数限1500字内)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可加页)
一、创新教育研究的社会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对知识的探究具有明确的主动意识。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和研究教学策略,把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能力培养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上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养成热爱学习,健康向上的品质,使学习得到主动的发展。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广泛开展“探究式教学”,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又是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为了建立新型的物理教育方式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得到主动地、自主地发展。我们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所以对于搞好初中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值得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概论》、《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创新教育》、《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等。 二、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参与课题研究的是由晋华中学初中物理组牵头,晋华中学教研组长郭振刚老师任课题负责人,由晋华中学联片教研片区的五位教师组成。这些教师年龄都在40岁以上,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还具有年轻教师激进的思想和超前的理念,教学基本功扎实,对课堂教学改革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干劲十足。 负责人郭振刚老师从教27年来,积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并大胆地开展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积极承担本校新课程改革课题组的实验,发挥了老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多年来,承担班主任的重担,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一直稳居同级前列,先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学生,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好评。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如今,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所上的物理课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课题参加者聂俊芳老师,从教二十多年,始终奋战在教学教学第一线,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念新,刻苦钻研教材教法,有多篇论文获奖,并先后获得“晋中市教学能手”、“榆次区学科带头人”的光荣称号。 课题参加者崔广忠老师任初中部主任,但一直痴迷于物理教学,离不开课堂,离不开学生,离不开研究,多年来获得许许多多的荣誉,如教学能手、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在今年的中考中,他所带的初三两个班的物理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第二,受到了家长、领导的好评,并得到了区政府的嘉奖。 课题参加者崔红云、王晋钢、程够牛老师也是积极致力于物理教学的研究与改革,也积极参与到这个课题中来,我们这个课题组对研究这个课题信心十足,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1)争取区教研室的支持和指导。 (2)争取学校支持,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经费和帮助,学校为实验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保障不动实验教师及所任教班级。 (3)课题组成员工作能力高,干劲足,保证能完成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 筹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课题开题动员,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本课题在课题组成员中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申报立项,开题论证。 理论学习:系统学习相关教科研理论,搜集相关资料,展开理论研讨,对各研究人员着手设计研究计划,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工作:①学习材料,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两种形式,每个月课题组成员上交一份有价值的阶段报告(不少于800字),主要以学习心得和个人反思为主;②培训骨干,在学习中培养有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并确定为科研骨干,定期召开培训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课题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③形成方案,让所有课题组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细节问题,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 2、探索实施阶段: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根据实验方案,调整政治 学科教学,开展实验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进行各类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按要求进行研究,完善研究方案和调整研究人员,进行中期评估和阶段性成果展示等。 主要工作:以教学活动为平台,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主要手段,以教师评价为依托,切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每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每个月教师上一节课题实施探索课,每个月上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 通过本阶段实验,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形成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优秀的教师群体,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全面生动地主动和谐地得到发展。进行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观摩活动,请专家鉴定成果,进行成果汇总、论文汇编,举办结题鉴定会、完善课题研究项目等并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交流。 归纳成果:将三年来课题实施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形成报告并在教师大会上做介绍。 推广成果:将在课题研究中效果明显并有推广价值的成果在校内推广,让相关教师做课题实施示范课,为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序号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 担 人
 2013.11-2014.3准备阶段制定《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方案及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全体参与者
 2014.4--2015.12探索实施阶段实施《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方案及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全体参与者
 2016.1--2016.6总结阶段总结《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的成果论文郭振刚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 责 人
 2016.1--2016.6总结阶段总结《初中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的成果论文郭振刚
     
     
     

五、经费

经 费 预 算申请款项金 额总计金额
1.研究、论证、会议费: 2.差旅费: 3.资料、文印费: 4.计算机时费: 其它:500元 500元 500元 500元2000元

六、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和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该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单位意见公章: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县级教研部门意见公章 年月日
市教研室评审及建议立项意见公章 年月日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