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实验方案
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黄 飞
[课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来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语文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综合性学习做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的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索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它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但从实施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认识还存在误区、实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他们认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添头”和“装饰”,在教学中不作为或作为不够,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有的过分依赖于课本,唯教材是从,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堂作业来完成;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只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之类的工作;有的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来上,把内容当作课文来讲;有的将综合性学习目标先行,把过程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只重视活动成果的交流,只重视活动终结时的评价,预设目标自始至终不断强化,缺乏生成性;有的综合性学习课过分语文化,缺乏整合特色;有的又科学专业色彩过强,把综合性学习课异化成了科学课;有的综合性学习课,教师走下了讲台,却搞起了“垂帘听政”:教师定目标,学生去完成;教师定程序,学生去实施;学生去“表演”,教师做“裁判”;学生出成果,教师来独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这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申报课题的动因。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与传统的文本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集中体现在教学内涵的扩展。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指的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强调的是教师的手把手地教,而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应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开展活动或研究的平等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推荐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教师要在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要监督学生自觉完成相应研究内容,以一个“闻道在先”的身份帮助学生,关心学生,鞭策学生。所以,教学内涵的扩展要求教师教的策略与学生学的策略也应发生变化。由此,我们将课题研究的着眼点定位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上。
[概念的界定]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为前提,以现行语文教材为基本研究内容,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通过学生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实验与调查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过程。
[实验目的]
探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策略和方法,重点研究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教的策略与学生学的策略,给广大从事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提供可供借鉴的操作方法和行为策略。
[实验对象]
2004级、2005级、2006级全体初中学生为实验对象。
[实验内容]
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板块内容为研究蓝本,按照教材编定顺序完成实验内容。
内容如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这就是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
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
第五单元《漫话探险》
第六单元《马的世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第三单元《说不尽的桥》
第四单元《走上辩论台》
第五单元《莲文化的魅力》
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
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
第三单元《科海泛舟》
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
第五单元《古诗苑漫步》
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演讲:微笑的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青春随想》
第四单元《好读书,读好书》
第五单元《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第六单元《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实验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实验调查、案例研究、经验交流等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4.9—2005.1)
对语文教师教学状况和学生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作为实验工作的基本资料,落实实验条件,获取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过程的动态性、发展性的资料,分析影响中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因素。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等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改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促进教师形成新型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科观。
通过教材分析、专题讲座、教学观摩、个案研讨等方法,初步探索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模式、基本策略及设计思路等。
执笔完成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确定实验组成员的分工。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5.3—2008.3)
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与提高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结合学生实际,组织课题组成员完成综合性学习观摩研讨课,从实践中归纳,加强教学策略的交流与运用。
实施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学生综合性学习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和机会,建立大语文教学观。
加强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实验的专项档案、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写好教学案例和反思,进行信息交流和阶段性总结。
在不断丰富活动策略与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实验方案,落实措施,深入探索,不断深化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课题阶段验收阶段(2007.9—2007.12)
整理、分析课题实验材料,进行课题反思,准备课题研究阶段性研究的相关材料。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08.3—2008.4)
开展课题组结题讨论与总结。
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将实验过程和实验经验撰写成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工作。
召开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会,并尝试推广应用。
[实验效果检测]
(一)、检测项目:
1、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2、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面。
3、学生作品展示。
4、教学成果展示。
(二)、检测方法:
1、观察记录: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反映、积极性等方面观察记录。
2、问卷调查。
3、成果展示。
(三)检测时间:
1、实验前问卷检测。
2、实验课检测。
3、实验中期检测。
4、实验终检测。
(四)检测数据处理:
1、建立实验资料档案库,精选、分类入档。
2、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得出结论。
[实验成果形式]
(一)阶段成果:
1、每学期写出实验计划和总结。
2、写出阶段性验收报告。
3、录制典型课例或活动案例。
4、每学期每位实验教师书写一篇优秀课例或活动案例。
5、每学期每位实验教师书写一篇实验论文或教学反思。
6、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汇总。
7、整理教师和学生制作的综合性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
8、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资料目录,对资料库进行中期验收。
9、完成中期验收汇报片。
(二)结题成果:
1、写出能反映课题实验成果的实验报告。
2、总结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策略和方法,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教的策略与学生学的策略。
3、整理、编制一套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方案集。
4、整理、编制一套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方案集。
5、整理、编制一套综合性学习优秀学生作品成果集。
6、整理、编制一套综合性学习教学课件集。
7、精选、汇编课题实验论文集。
8、完成课题资料总目录,对课题资料库进行总验收。
9、完成结题验收汇报片。
[实验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组长:高亚黎 黄飞
实验实施成员:黄飞 刘菁 周春燕 韩艳 甄新丽 刘婷 虎文婷 焦永世
实验资料的收集及分析:韩艳 刘婷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