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新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有多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它最主要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几年掀起一股语感探索热,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热点,不少教师认真实践并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感的培养同样也离不开生活,更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需要。

3、是本校特色发展的需要。太仓市一中是江苏省示范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时时迸发出勃勃的生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带动促进教育质量,是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心愿。为了培养全体学生的语感能力,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紧密结合新课标中关于语感培养途径的理论,进行了“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语感的培养的研究是领先的,特别情调语言的使用,当然,表音文字的语感培养也比我们有优势。

国内的语感培养,提得较早,研究较迟。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认认真真的记,以讲为中心,讲深讲透,不留盲点。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忽略了学生自读个性化的体验,忽略了培养语感。往往许多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这是违背学习和运用语文规律的表现,不符合新的语文课程的改革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又和谐的发展的。现在关于语感和语感教学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的途径也多样不一。但在新课程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研究还是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也缺少具体的操作措施。

三、            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要让我们的教师积极主动的走进初中语文新课程,不断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并形成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有效操作方法。

2、初中学生语感培养的理论研究。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理论,用研究出来的语感培养的理论丰富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2、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通过语文教学改革,深入研究初中生语感培养的途径,探索语感培养途径的新路。

四、            课题的界定

“初中生”:主要指七至九年级的学生。

 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是感性渗透理性的悟性,是经过长期间接训练后作出的直觉反映。它具有直觉性、整体性、模糊性的特点。

培养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让学生听得真、懂得深、说得好、写得美。

语感培养的途径:寻找语感培养的各种路径。

五、            课题的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理论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感的培养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2、心理学认知过程理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本课题则侧重于其中“感觉”和“语言”阶段的研究。

3、现代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要重视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的作用。语文教学必须集中力量搞好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真正落实双基教学的任务,才能真正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

4、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理论认为: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一种感受,它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直觉思维的训练对于语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言语材料的大量积累并对此进行逻辑分析,找出言语规律,并灵活地运用语言,从而在语用层面上借助直觉思维以形成语感。抓住了语感培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直觉思维训练是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关键。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则        

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研究,在实施中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体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泳的过程中习得的,老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文情景中切身感悟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到底。
  2、实践性原则。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的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
  3、个性化原则。促进个性发展原则。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的表现要素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而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否则便会在意识中泯灭学生的创造火花。
   4、整体性原则。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接触了某种语言的现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为此,语感能力培养务须坚持整体感知。
    5、开放性原则。本课题研究要求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六、            课题研究的内容(子课题)

 

 

子课题

负责人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语感的研究

冯敏  王志萍

通过对话培养学生语感的研究

马学民  曹根元

通过视听培养学生语感的研究

潘月花  李亚  吴贇

通过写作培养学生语感的研究

戈红芳  许红  顾哲茹

  (注:其中,每一项里都包含课内外。——也就是“听、说、读、写”四种方法和策略。)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认真搜集、整理、分析同类课题的研究信息及理论和实践成果,提高研究者的理论修养和认识水平,促进和改进课题研究工作。

2、个案研究法:

通过语感培养途径的教学案例,考察其具体的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研究的范本或借鉴。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作出调整,提出改进意见,边研究边反思,使研究逐步深入,形成具体的操作措施,以培养学生灵敏准确的语感。

3、教育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调查表、谈话和问卷等形式接触和了解教育对象,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分析研究。 

4、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语感培养途径的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案例、论文等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2.10——2002.11

(1)    确定研究对象,组建课题组,操作实验员的学习培训。

(2)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    设计课题的初步实施方案。

4  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一)(2002.12——2003.7

(4)    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制定第一阶段实施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和实验。

(5)    进行经验交流,学术讨论,作出阶段小结。

    3  制订《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实施方案》。

3、实施阶段(二)(2003.9——2004.7

1  初步评估方案的可操作性,即时做出修改,制定第二阶段实施计划。

    2  完善《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实施方案》。

4、总结成果阶段(2004.9——2005.5

1)撰写“初中生语感培养途径的研究”的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研究论文,编辑教案。

3)研究成果鉴定。

十、课题组的管理

     顾问:陆秀亚

     组长:冯敏 

副组长:王志萍  马学民

     课题组成员:戈红芳 许红 潘月花 李亚  吴贇  顾哲茹 曹根元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